赤都,这座古老而又威仪的城池,屹立洪荒已有数百年之久。
自炎族先祖“炎”建立炎族之初,由昆吾山,岩底挖掘出的“火冥晶淬”构筑的固若金汤的城郭绵延百里之地。
“炎神殿”,作为炎族神庙,实为一修真名门,渤海澎滨方为其山门所在。神庙内乃分“巫士”、“巫祭”、“巫司”、“司命”四类不同权位的祭师,同时有按照修道者的“引气”、“炼气”、“凝气”、“紫祭”、“化祭”、“元婴”、“元坤”、“天坤”、“玄臻”、“虚臻”、“化劫”阶境划分为如下的所谓“十一位”:“玄士”、“地士”、“天士”、“玄巫”、“地巫”、“天巫”、“玄司”、“地司”、“天司”、“天命”、“紫命”。
与其他三大族氏相同,炎族由数百处大小部落组成,分由紫荆王氏统率一百二十酋部于东,朔王氏统率九十酋部于南,岩河王氏统率七十酋部于西,炎氏帝族居于中北。
都城“天赤”,炎族军政中心与商业枢纽。其间居住着上千户贵族富贾,乃炎族最为繁华的城市。
巍峨富丽的帝殿,汉白玉,素芒肃然,琉璃雕甍,异彩纷呈。紧接方圆千丈之大的祭坛,四际岑寂无声,高台之上,炎帝青须冉冉,面色异常凝重眉宇间无形地外散出一股睥睨天下的君王霸势!
身侧两名美妇绀屑,凤眸中含带几丝忧愁地注视着祭坛。
两名身穿暗灰祭服的巫司各自手托玉盘,恭敬地匍匐于法坛之下。
司命金缕丝袖,盘坐法坛正中,指尖咒决飞速变化,身上泛起一层若有似无的金光,法坛正上空九道赤光不断飞旋。
司命探手虚空,缕缕灵气溢出间紫玉飞剑划出一丈之长的金光将玉盘中的两股鲜血瞬间凝炼成两道血气,在飞剑的引托下融入赤光中。
刺裂之声不绝于耳,万里晴空青云骤聚。一时间,方圆百里之内一片青冥之状。
一道宽大十丈的青光普照而下,司命全身周光朦胧,一声脆响,以全身赤裸,仅就两寸之大的元婴手执紫玉飞剑,脚踏彩光。一阵冷啸司命喷出一道蓝焰,赤光重又运作起来。
玉剑脱手,金光暴涨,竟在青光之中蜕化为百丈之大的转轮。万丈豪光大作,原先的两股血气不断旋飞糅合,九道赤光愈渐压缩,元婴见此,化作一道金光射入司命紫府。
司命双眸蓦开。打出两道精光,手中法诀不断变化,转轮忽滞,紫光闪逝,已窜入司命口中。失去金光的普照,赤光压缩渐快豪光刺目,一声轰鸣响彻云霄
暴裂的能量生生扯裂了法坛正中八根丈许粗大的琅玉金柱,石板自坛心向四周掀裂,两名巫司在狂暴的反噬力下,强退数步方稳住身形。两股血气最终暴散四际。一阵金鸣交击,声彻寰宇。
法坛正中的司命轻叹了一声,手中化出一蓬碧光打入赤浪中,烈光渐黯,青云隐去,天地复又平静。
而在赤光消失的刹那那股血色凝化成八缕字迹,须臾间便消失了。众人之中也唯有道法高深的巫司与司命三人惊鸿一瞥罢了。
帝殿,鲛纱帷幔屑袅娜,玉珠帘幕翠屏开。金漆浇铸的紫岩柱,华表威仪。檀金镶玉的宝座上炎帝星眸颦蹙,观望着大殿下两名襁褓中的幼子。
司命在两名巫司的陪同下,缓缓步入殿内,向炎帝微微施礼后便一声不响地在雅座上闭目养神。炎帝轻拂袖袍,众侍卫、宫娥徐徐退出殿外。
一声轻微地闷响,金门紧闭,殿中灯火明灭可见,幽寂的帘幕深处,炎帝微显佝偻的背影略带沧桑。
司命清晰地看到炎帝俊毅的面庞上犹带几丝彷徨,当下悠悠道:“宪颌啊,为师知道你的难处,毕竟他二人都为炎氏嫡脉,你的骨肉啊!为师悟道已近两千春秋了,又岂非不明这世道沧桑。我等修道之人为了摆脱这无休无尽的轮回之苦,方历劫化渡以求渺渺天境。今日为师不惜耗费百年道行发动“玄宿命轮”大法以窥天机。烨午、夕尘二人精血相溶之时,不想竟引发如此噬逆的反差。这两兄弟命数相克,未及弱冠之许,断然不可相遇。否则,这炎氏千秋必将毁于一夕啊。”炎帝沉思了片刻,缓缓步下高阶:“师尊,事已至此,那依您之见,烨午就劳烦您费心了,待夕尘年长些,再行他法吧。”
司命闻言,眼底闪过一丝狂热,微微顿首:“三日后,烨午会随为师起身赶往渤海彭滨,师傅他们自会照料他。”
二人商议了半响后,炎帝方将司命送走。
一路上,旁侧的两名巫司悄声问道:“师兄,炎帝可有同意将烨午送去渤海?”
见司命顿首,另一位巫司面露喜色:“嘿嘿,三殿下身兼两大‘八虚仪元’,世间极品根骨之一的‘九阴寒元’、‘炎阳元煞’,纵观古今绝无仅有。我‘炎神殿’之名届时定然威震七界......,师...师兄,为何神色这般凝重?”
司命淡淡道:“你们可记得八缕字迹‘六合玄乾,八荒皇坤’。”
巫司道:“莫非师兄通晓其意?”
司命道:“不知,看来唯有去了澎滨,或许师尊能够解释。”三人加快步伐步向寝殿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