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的故事也会有个结局_默默的青涩哀愁_奇书网
返回

默默的青涩哀愁

首页
不完美的故事也会有个结局(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算是暮春?或是初夏?带走百花的芒种就要来到,花朵还是那样执着地绽放。她们那么纤弱而勇敢。反叫我不安,仿如撞见佳人后,相形见绌的懊恼。

默默站在花园池畔,合欢花又一次开满枝头。“本来就不该有任何的动情了,但是还是不由自主的感怀。难道心中还有希冀?就像高烧,只消一夜,便无影无踪了。

结局,呵呵,人总是期待知道结局,但往往,想要知道的结局通常不会好,因为好的消息往往走得很欢快,不待人询问,便会积极地蹦到你的面前,挥之不去。

如果我想要得到,或者想要舍弃?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现在的我想要什么?

人生变得诡异、靡丽。

也许我可以再创作出一部戏剧,就像是自传,去规劝那些内心躁动却举止贞静的女孩子,切莫将自己的心系在幻想的美丽的爱情中,人生不过是一场场体验,体验结束时千万不要留恋,不然就会伤害到自己的心,那颗有了裂痕的心会被彻底的撕裂,疼到哭不出来。”

看到他要结婚的消息,默默记得有种感动的气氛,差点又要把自己臆想为某部悲剧的主人公了,好在着没有经历很久,就让他的太太(那个时候也许是未婚妻?)很有气势地破坏了,有些败兴。

没有想到他的夫人用这样的字眼来描绘她,她对着屏幕哆嗦起来,不知是生气还是伤心,总之心情欠佳。

如意算盘本来是希望可以和他成为笔友,就像和物理王还有维吾尔先生那样的好朋友,可是上天没有给她这条线。她当时以为他们已经结婚了,只觉得“第三者”的名号实在太时髦也太普及了,她不喜跟风,同时道德驱使自己鄙夷起另一个自己:怎么这么糊涂――那次看到了他的婚戒,居然还问他,居然还相信他的解释,可以少去很多麻烦。呵呵,果然是“很多麻烦。”但强烈地受辱没的愤慨让默默突然变得不再退缩,可是网页上留下一篇充满愤怒的短文没有多久就被冷静下的思绪压制,很快,默默删去了一切和这对神仙伉俪相关的文字。

“不知您已有妻室,无奈尊夫人出言不雅。。。祝幸福康泰。”默默现在回忆起来,最后好像就是这么结尾的。看起来好像还真是文字典雅,态度雍容。默默有些得意,愿恼应该将自己的冷静和不妒嫉作为新兴的典范供人学习,这样包容的社会,氛围会和谐很多。

记得大叔曾对默默分析过巨蟹座的人内心,说他们其实有很强的好奇心,默默依旧不信。果然,距离二月的决绝已然四个多月,默默却始终很好奇,不知道好奇什么,就像不完美的故事也要有个结局,那道迷题中始终有一些悬而未决的地方吸引着默默去追寻。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春日雨天的下午,默默穿行在淮海中路,就像每一个行色匆匆的路人。

风是剽悍的猛士,把缠绕在你周身的热量一层层剥离,一开始还能用步行的热量来遣走风寒,待一停步,立刻像穿透脊背的利刃寒彻心扉。说不上是风凉,还是心冷,心下有些荒凉,像极《神思者》乐队的《安顿》从里到外曝露的苍茫之感。

此时的春风非但没有杨柳风杏花雨的温润,反而粗暴的卷起围巾,诱惑着青丝羽裳往一个方向不安分的招摇,突然之间又消失地无影无踪,留下后者无力与颓然。

往来的车声,风声,往来行人的言语声,红绿灯交替时倒数的嘀嘀声,就是没有那天清晨在山间听见的鸟雀的鸣声。这就是市声。

人人那么鲜活,那么潇洒,那么衣冠楚楚,多少人的心和他们的衣饰一样没有染上纤尘?或者看上去没有染上也可以。

拐到淡水路重庆路口时依旧下着雨,雨水把所有高高悬在空中的污秽都拉到了最低的地面,供人踩让人踏。可是雨还没有停,远远地又是灰蒙蒙一片了。

而这片迷离到了雨夜淮海东路更是动人。那是条水似的街,幽蓝的霓虹桥灯在润过雨丝的街面投下深沉的哀愁,人影,喧闹都销隐在这深邃的靛蓝中,只有安谧的蓝在地面静静地仰望苍天。

黑夜是白天的结局,急也急不来,但总会到来,甚至没有什么比这些宇宙的使者更为守信了。

某一天,默默看到了他们的喜讯,真好,真好。默默不知道应该有什么表情才是合适的,话说回来,又有谁在乎默默的表情呢?也许太过出乎意料了,那个默默规劝的“姐姐”其实不过和她相当,而掐指算来,那段迷惘的日子应该也是她们如梦的韶华!默默的鄙夷这下完全转了向,一时不知道自己这么多思,且一直纠缠于这么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会不会引发大脑的抗议。突然,默默鄙视自己,怎么被人当作笑柄这么久自己却依然觉得美好?怎么就能这么轻易评定一个人的人品然后让自己漂浮的情感扎下错误的根茎?

默默想到了有一天走在学校小路上的一件小事――两节课之间,默默出外透透气,适逢一阵风起,默默看见不远处的小花坛有株兰叶在向她招手,油油的叶瓣俊俏可人,默默不自觉地就走上前去。可是,他却不动了。默默伫立了一阵,刚要走,又起风了,小叶子又欢快地招起了手,可这次转向了另一面――风转向了。――孔子说过草和风的关系不是么?默默微微地向小叶子笑了笑,算是道别这淘气的把戏。可是对于真实的人,默默做不到心止若水。

默默喜欢嘉宝的电影,这两天重看了一遍《茶花女》,意义虽然远远超过一部娱乐作品带来的意义,但是终究是一部“影片”。

恰巧昨天,一些萦绕心头许久的迷题忽然得到了一个很让我觉得对于人格而言耻辱与卑贱的答案。默默可不愿嘲笑那个人,对于不能匹配的人,嘲笑是对他的高估,可是默默真的不能否认那时的自己心,如果否认,那就是对于自己心的否定。尽管那个女子用污秽的言辞污染过那片蓝色的天地,但是默默不会轻贱自己的心。“我愿诚挚地向那个不断追踪结果的痴心的我告别。”

默默曾经真的许过这样的愿望如果说一千遍祝你幸福,你会得到幸福,我愿意。如果说一万遍祝你快乐,你会快乐,我愿意。此时却觉得被愚弄。想伤心却觉得这样都是对自己的再次愚弄――那个人不配。

话虽如此,想却总比做难。说着有气度的话,做着有品格的事,心里却还是嘲笑自己曾经的患得患失,在臆想中把自己假设作崇高的悲剧中的主人公去成全所谓的爱情而实际上却可能被那个人嘲笑吧:多可笑的女孩子,只消问声有没有男朋友就会暗自认可,还会根据一些缥缈的话就幻想一个美丽的前景哈哈,现在看来感到可笑,他也许早就笑到鄙夷,然后转身忘记。。。最可恶的是居然是有妇之夫。。。我为他感到羞耻,原本在告别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做到礼貌,现在看来确实愚蠢,怎么会到今天才发现愚不可及?不过,要谢谢你,若不是这段经历,我恐怕对这曲折的人生和纷繁的人世有这么生动的体会吧,很好,你做得不错,还真配我常用的那句“老师”之谓。

前一夜,默默又做了一个久违的关于他的梦,梦中像武侠书里某个诨号,只闻有人谈起,却怎么都见不到人影了。早上起来,默默看了嘉宝拍的《瑞典女王》,为了爱情放弃权利的故事放在哪里都感到很震动,尤其那个诗意的结局,仿佛命中注定要与孤寂相伴一生。但是即便这样,女王没有处死那个邪恶的大臣,因为他不配。

突然想起拉辛笔下的安德洛马克,应该要学习求全以及隐忍,不过,也许那就不是我了?

再看《茶花女》默默疏忽记起什么叫成全,什么是平等的爱。是完全的赤诚是热是光。想起那些让人肝肠寸断的台词,我不相信这只是台词,也许在马丽·杜普莱西和小仲马告别的背后也会有这样的心语徘徊在夜巴黎得上空?

“你意味着太多了”

“先生,您不要搞错了,我这么做决不是为了你。”

“我的心不习惯承受欢乐。”

默默仿佛闻到了新人喜筵上的欢欣,默默也渐渐的开心了起来。她决定去杭州,明天就去,去西湖,去拜谒苏小小墓和领略中式温润的风雅,温习许仙与白娘子的美丽相遇的传说。

或者去乔治桑的故土,然后去拉雪兹神甫墓园去探访萧邦?

然后,默默想去四川。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