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日子,都很微妙,都蕴藏着吉或凶的玄机,只在于对谁有利。
度过了这个季节,下一个季节紧接着就来了,自然而然。
夏天过去了,便是秋天。
秋天,正是丰美的季节,预示着成熟。
帝国严酷的法令,最终激起了民变,导致了走投无路的民众的反叛。新一轮的战火再度在这个大陆帝国的土地上燃起。“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各地潜伏的旧势力借机四起,这些野心家们怀着一已之私利,借着伐秦的名义,群起为乱,一时不可胜数。
项梁所期待中的条件也在这个季节成熟了。他伸手从岁月之树上摘取了第一个果子。以恐怖手段夺取了会稽郡的郡守之位,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武力解除了属境之内的地方组织,巩固了这块地盘,建立了他的大本营,有了一个稳固的战略根据地。进则恢复旧国,退可据有帝国的官位。显示的是他思虑的深远精细。因此,他并没有立即露出他的意图,也没有打出任何的旗号,仍然以秦的会稽守的权杖在行驶控制权。牢牢地把这块土地控制在手中。募集八千江东子弟兵由他们叔侄二人统率,培育成为在只忠于他的私家武装。
他只在这个范围内活动,按兵而没有大的动作。如同手握剑柄的决斗之士,只是紧紧盯着对手,却并不轻易出手。
他在观察风向。
他在等待一个更有利的机会。
他有的是耐心,他已经忍耐了十多年了,他也有耐心再等一会儿。
他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等到一个最好的时机。
别的人们都在碌碌地忙活着,他却从容地以秦帝国郡守的名义,在训练着他的卫队,继续等待着。
有了秋天的第一个丰美的收获,他感到命运之神向他伸出了友好的双手。
秋天之后,冬天到来。
冬天本是农闲的时节,可是他却并没有闲着,他以帝国郡守的姿态,进行着秣马厉兵的准备。
守卫,或者出击。
总之,他在磨砺武器。因为他有的是时间,他可以从容选择。
冬天就这样过去了。于是第二年的春天到来了。又一个季节的轮回。
在这个生机勃发的季节,田野里麦苗在拔节了。
同样,壮士也该拔剑了。
苍生之劫!
他也终于等到了想要的东西。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了证明。
上天给了他这个机会。
广陵人召平,受陈王率兵攻取广陵(今扬州),广陵郡守,严加守卫。在广陵城下,召平无法前进一步。坚固的城防和坚定的守卫者,阻挡了召平攻占这座战略重地的梦想。
正在他鏖战坚城之下时,整个战场的形势发生了突变。帝国军队在少府章邯的率领下,沉重打击了陈王西进诸军的进攻,并且以横扫之势,击败陈王。帝国的军队迅速向东推进,局面危急,召平失去了后方,又没有前进的道路。前无出路,退无可守。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他做出了一个超常的决定,南渡长江。他自称陈王的使者,来到会稽,向项梁宣布了陈王的任命书:任命项梁为楚王的上柱国。
所谓上柱国,是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统率武装部队的高级统帅,地位略次于“令尹”(相当于宰相)。即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队总参谋长。
召平说:“江东已定,急引兵西击秦。”
对于项梁来说,并不必在意是否真有陈王的任命。他只需要这样的一个理由。
在他的内心,早就在想象着:渡过扬子江,所能看到的将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呵。
项梁于是以很服从的姿态,率领他的精锐子弟兵八千人北渡长江,向西攻击前进。
战略目标:帝都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