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杨贵妃的传奇一生_奇书网
返回

杨贵妃的传奇一生

首页
第四章(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第四章

几天没与杨玉环缠绵,寿王早就是心软难当,此时身体碰到杨玉环松软的身子,马上就鼓足了劲,只盼发泄一番,更是迫不及待,只道:“我看哪个人敢这么说,爱妃不用担心,谁要再敢这么说,小王非拔了她的皮不可?”

杨玉环微微一喜,道:“真的?”刚说完,只见寿王的嘴已经凑了过来,只吻住自己的嘴巴不放,后来的话再也讲不出来了。这一回不知为何,寿王的性能力比以前强了很多,连续让自己受到了多次高潮,完事之后,不禁喜滋滋的道:“王爷今天为何如此用猛,妾身可没有再用那些药物。”寿王更是得意,只道:“爱妃这回知道本王的厉害了吧,本王以前那是深藏不露。”杨玉环只以为是真的,想到以后的日子会好过,杨玉环只觉没有什么比这更高兴了,躺在寿王的身上,甜甜的乐的合不拢嘴。

要说这次房事,那自是寿王事先瞒着杨玉珏服了药物,只为博得美人一笑,却不顾自己的身子。杨玉环轻轻抚在寿王身上,道:“王爷,你年纪轻轻,才干远远超过其他皇子,王爷的心里有没有想过将来有一天能坐上皇帝的宝座?”寿王只以为她在开玩笑,也不及多想,便回答道:“父皇已立瑛为太子,将来自是他继承皇位。”

杨玉环皱着眉头,道:“王爷为何如此愚昧。皇上不立长子琮,而立瑛为太子,还不是因被赵丽妃的美色所迷,所以做得如此错事。如今赵丽妃已死,你母后权倾后宫,恐怕不及你想念,她就会为你安排。”寿王见她并不像闲聊的样子,也便不敢乱讲狂语,只道:“这一切父皇都会自有安排,况且一国之君不是谁都当的。”杨玉环又道:“事在人为,只要王爷有这个心思,何愁大事不成。”寿王觉得有些害怕,道:“凯窃帝位,那是犯上作乱的大不敬之罪。况且小王根本无心于此。”杨玉环见寿王除了性能力差外,行事却也是如此唯唯诺诺,不禁气道:“你不想想,王爷若是夺储成功,将来就是皇上,妾身就是一国皇后,母仪天下,何等威风,王爷就当为我想想。”

寿王也渐渐有气,只道:“做本王的妃子,难道委屈了你吗?”杨玉环经他一句重话,顿时眼含泪水,泣道:“妾身这一切打算,还不都是为了王爷着想,王爷这么说,真是太伤妾身的心了。”随即转身床里,竟是不再理会他。寿王一看到杨玉环哭泣的样子,心都快碎了,不知如何为劝,心中却是想着什么。

要说杨玉环想寿王夺储,有一天登上皇帝的位置,那自己就是皇后。面对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任何起色,便想到了李林甫,那日杨玉环嫁到寿王家里,也是靠叔父杨玄托他才办成的,于是这件事,便又想到了他。但杨玉环不知李林甫到底为人如何,自然也不敢把事情很明了的说了出来,但从另一个角度,让李林甫已经知道大致的意思。

正所谓女子的心大多如此,杨玉环这一边正在紧密的安排机会,让寿王夺得储君之位,那边寿王的生母武惠妃,由于图后不成,便改谋易储。武惠妃连产两子一女,都不幸夭折。后而生寿王瑁,唐玄宗与武惠妃整日怏怏,只怕重蹈覆辙,就将寿王李瑁送至宁王府邸,由元妃亲为乳哺,视若己生。如今年已渐长,渐渐有夺储的倾像。

李林甫受杨玉环所托,也正想趋这个机会,夺得相位,于是入白高力士,请他代为周旋。高力士已知武惠妃早有此意,便道:“惠妃娘娘,李林甫大人说,只要娘娘提拔他做得相位,他必尽心力保寿王。”武惠妃也正想有一个外援,心中暗暗答应,只道:“依你看李林甫这个人可不可靠。”高力士道:“李大人说过,寿王杨氏也托他办这事,只因官职低微,起不了什么作用。只要娘娘助他做得相位,他必以娘娘马首是瞻,助娘娘完成心愿。”武惠妃听得这话,随竭力保举,唐玄宗自然唯命是从,升李林甫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武惠妃早就知杨玉环貌美如仙,才华非凡,只是未得谋面。今又见她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便特加在意,招她入宫对话。一见杨玉环,俨然就像年轻时的自己,当下无比高兴,忙扶杨玉环与身边坐下。聊不得几句闲话,便说到了夺储之上。杨玉环道:“太子李瑛及弟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均因生母失宠,常有怨言,娘娘可以从此入手。”

武惠妃道:“详细讲一讲看。”杨玉环道:“娘娘在皇上面前跪下,请求退居闲室。”武惠妃眉头一皱,惊问道:“本宫为何要如此做?”杨玉环微微一笑,道:“皇上必如娘娘一样这般问,这时娘娘正好含泪在眼,对皇上说‘太子暗地里网罗党羽,欲害妾身母子,并且对皇上出言不逊。妾想太子久已正位,关系大唐国体,只有将妾身废除,太子才不会多心,皇上也不必为难了。’此以退为进,料想皇上听到这些,必会觉得太子李瑛狂妄,将予废除。这时娘娘只说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也是太子李瑛的同谋,若皇上将太子废除,必会引得二王叛乱,以此激皇上,皇上必会觉得二王不孝,大事可成。”

武惠妃听杨玉环说出这样的图谋,连自己也不禁毛骨悚然,觉得杨玉环果然有大将之才,且心狠手辣,善于用计,比之自己当年用计使皇上废除皇后,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只道:“玉环果然好智谋,瑁儿能妻你为妃,真是他的福气。”杨玉环欠身道:“玉环只是小人之计,所有一切还得娘娘从中周旋。”武惠妃见她语气又是谦顺,更是大赏有佳。

武惠妃依计而行,果然惹得唐玄宗大发雷霆,次日早朝,便拟废太子与鄂光二王。宰相张九龄抗旨道:“自从皇上登基以来,已有三十年余,太子与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如今普天之下,人人都是庆贺陛下享国长久,子孙蕃昌。如今三子都已经成人,皇上怎么能轻信谗言,遂加废除?从前晋献公听信骊姬,杀太子申生,三世大乱。汉武帝信江充言,罪戾太子,京城流血。晋惠帝用贾后谗,废愍怀太子,中原涂炭。古人有言:‘前车覆,后车鉴。’陛下必欲如,臣不敢奉诏。”言辞痛切。

唐玄宗听了,也觉有理,只默然无语,张九龄却毫不改容,见皇上有些被自己说动,徐徐引退。唐玄宗乃暂置前议。

杨玉环本来以为自己的计谋可以得逞,没有想到被张九龄所阻,于是对他很是愤怒,只因暂时没有拿住他的把握,不能起衅。隔得几日,实在是忍不住了,召来李林甫计议道:“如今张九龄有何异动?”李林甫道:“皇上早觉张九龄太过多事,已经对他有所冷淡。照此下去,我看那张九龄也支持不了多久。话虽是如此,但张九龄只要不犯罪,我们也奈他不得。”杨玉环沉思片刻,道:“他不动手,我们可以给他制造机会。听说你与张九龄近日为的一事争吵,所为何事?”

李林甫一怔,见杨玉环虽在王府之中,可却对宫中的事了如直掌,看来这些日子里,宫中早已有人成了她的眼线,不敢有瞒,便道:“王妃真是神通广大,下官想提升萧炅为户部侍郎,这个萧炅也太不争气,竟然误把伏腊为伏猎,被中书侍郎严挺之闻之,语张九龄道:‘何来伏猎侍郎,混杂省中?’张九龄乃在皇上面前弹劾萧炅无学,出为岐州刺史。”

杨玉环微微一笑,道:“萧炅也是愚昧,你怎么要提拔他?”李林甫道:“萧炅对下官可是忠心耿耿,想提升他为王妃与惠妃娘娘做事。”杨玉环道:“这些都算小事,但叫寿王夺嫡成功,还有什么可怕。”李林甫献媚道:“王妃真是圣明。”

计议已定,杨玉环遂与李林甫等人密商,趋势易储。附马都尉杨洄乃是寿王李瑁的妹妹,咸宜公主的丈夫。杨玉环要他诬陷太子李瑛及鄂王光王,与太子妃之兄,附马薛,阴构异谋,势将起事。却没有想到唐玄宗因没有足够的证据,几不复问。杨洄不禁情急,忙向杨玉环问计。杨玉环道:“事以至此,不能再姑息了。你转告惠妃娘娘,诈称宫中有贼,让三王衷甲入防,诬陷他们谋反,此事机密,关忽咱们的性命,切不可走漏风声。”杨洄虽觉害怕,但事以至此,也只得点头答应,匆匆到得宫中将杨玉环的话转告武惠妃娘娘。

武惠妃听了,不免有些害怕,只道:“这样乞不是要将三王致于死地,未免太绝了。”杨洄道:“杨王妃也不想这么做,可除了这一条路,再也没有其他路可走了。”武惠妃还是不同意,道:“不行,我只是要让皇上废了他们,并没有要他们命的意思,他们虽不是我亲生,但都是李氏子孙,你叫我如何下得了手?”杨洄见武惠妃不答应,又欲说话,突然有一内侍进得屋来,道:“杨王妃到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