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家庭的建立_师魂_奇书网
返回

师魂

首页
第二十二回 家庭的建立(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一日,杨世俊放暑假回到家里,在吃饭时看到家里人吃的都是白面白馍,从内心感到非常高兴。他对父亲杨春成说:“爸爸,在我离开咱家这一年的时间里,家里的变化可真大呀!”

杨春成笑着说:“是啊,这都是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搞改革开放的结果啊!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农民才能过上好日子呀!”

这时候,张能线也高兴地说:“往年咱们一年到头都是没啥吃。今年实行‘土地承包’以后,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咱家在完成‘公购粮’任务以后,还剩下一千多斤小麦,足够咱全家人一年吃了,再也不用为没粮吃而发愁了。”

正说着,杨春成一口饭没有吃进去,给噎住了。他赶紧喊道:“世俊,世俊,快给我倒一杯水,我噎住了。”

张能线笑着说:“嘿嘿,你是不是没吃过白馍呀?慢慢吃吗,看把你忙的。”

杨春成喝了一口水,然后说:“你这个人咋说话呢,吃饭发噎还管什么黑馍白馍吗?”

杨世俊说:“快吃饭吗,说那些多余话干什么?”

全家人沉浸在无比的欢乐和幸福之中,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疾病的恶魔正在慢慢地向着他们袭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春成觉得自己的吞咽困难现象越来越严重,几乎每顿吃饭都要发噎。

八月十日,杨春成对杨世俊说:“世俊,我感觉到我这病有问题了,是不是得了噎食病(食道癌)?”

杨世俊说:“哪能呢?绝对不会的。”

杨春成说:“你再不要说了,我这次总觉得我的病不是小病。”

杨世俊说:“要不然,咱们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有没有问题?”

当时,冯原地段医院还没有透视机,他们只得去到三十里路(指市里,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以外的王庄地段医院作检查。

八月十二日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杨世俊一吃过早饭,就骑上自行车,带着父亲杨春成去王庄地段医院了。

在王庄地段医院里,杨世俊替父亲办完挂号手续,就带着父亲来到透视室作钡餐透视。

过了一会儿,负责透视的医生从透视室走出来,他将杨世俊叫到跟前问道:“你跟这个老头是什么关系?”

杨世俊说:“他是我爸。检查结果出来没有?”

那医生将“透视检验报告单”递给杨世俊说:“现在我给你说,你爸的病属于新生物(癌症),已经到了‘中期’,你要交一千元押金,赶快住院治疗。”

杨世俊一听说是新生物,突然觉得脑子涨了起来。怎么办呢?住院看病吧,手中没有钱,当时农村的生活水平虽然略有好转,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但要住院看病,有相当一部分家庭都负担不起,特别是像杨世俊这样的家庭状况,更是无能为力;不住院看吧,那就只有眼看着父亲的病情一天天恶化,让他走上绝路。

杨世俊思前想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正在这时,杨春成从透视室出来了,他刚走出透视室就着急地问:“结果出来没有,我的病怎么样?”

杨世俊说:“医生说你的食道上部有像指甲盖大小那么一块溃疡面,要咱们交一千元押金,马上住院治疗。”

杨春成听说要交一千元押金,将手一摆说:“走,咱们回家,这病我不看了,回家后慢慢养去。”他一边说,一边拉着杨世俊走出医院,回家去了。

当天下午,杨春成去找大队的赤脚医生王春明,让他进行治疗。从此,王春明就是杨春成的主治大夫,三天两头为杨春成挂液体进行消炎。

九月一日这天,是杨世俊开学报到的日子,他明知父亲的病情非常严重,但却无能为力。王春明正在为杨春成挂液体,杨世俊对他说:“今天我要去学校了,家里只有我弟弟、妹妹和我母亲,他们老的老,小的小,我父亲的病还得靠你多费劳心呢!”

王春明说:“你就放心去学校吧,我一定会尽力而为的。救死扶伤,这是我们每个医生的职责。”

就这样,杨世俊丢下病危的父亲就上学去了。

一九八二年元月一日,学校里面放了假。午饭后,杨世俊正在宿舍休息,突然听见班主任老师在门外喊:“杨世俊,杨世俊,家里来电报了。”

杨世俊赶紧从床上起来,班主任已经走进宿舍,他拿着一份电报递给杨世俊说:“你父亲病重了,叫你赶快回去。”

杨世俊接到电报一看,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文字:

父亲病危,每天吐血不止,请速回。

看着家里发来的电报,杨世俊不由得掉下了辛酸的眼泪。

这时候,班主任老师对杨世俊说:“今天下午没有去澄县的班车了,你在学校准备一下,明天早上天明你就回去,办完事赶快来学校,期末考试时间就要到了。”

元月二日早上七点钟,杨世俊坐上大荔发往黄龙的班车,到家时已是十点多钟。杨世俊急急忙忙走进家门,看见杨春成紧贴着炕墙仰卧在炕上,他面黄如蜡,头部稍高一些,背后靠一个棉被,杨忠俊坐在旁边不住地为他按摩胸部。在炕墙上放着一个喝水杯子,一包“止痛片”;在棉被的旁边还放着半碗干土,上面还带有一些血丝,不用说这是杨春成吐出来的。

他看见杨世俊从门外走了进来,便说:“嗳!我每天都在想你,你怎么不回来呢?”

杨世俊掉着眼泪说:“爸爸,你看我这不就回来了吗?”

杨春成看见杨世俊流下了眼泪,又说:“世俊,你不要哭了,爸爸没事。你现在还没吃饭吧?锅里边还给你剩了一碗面条,快去吃吧!”

这一天是古历的腊月初八,按照农村的风俗习惯,这一天早上每家每户都要吃面条,并且必须在太阳升起之前吃下去,不然的话,将会给后面的日子带来不吉利。当时农村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腊八不见红,见红一世穷”。因此,家里人在天不明时就吃过早饭,张能线知道杨世俊要回来,专门留下一大碗面条放在锅里边,等待杨世俊回来时吃早饭。

再说杨世俊一清早起来就忙于坐车回家,没有吃早点,到家时肚子早就饿了,他揭开锅,端起面条就吃起来。杨春成突然伸出右手说道:“哎呀,快,快……”

杨世俊赶紧放下手中的饭碗,走到杨春成跟前问道:“爸爸,你怎么了?”

杨春成指着炕墙上的“止痛片”说:“我肚子痛,快把药拿来。”

杨世俊取了两片“止痛片”给杨春成塞进嘴里,然后再端来水杯喂了一口水。杨春成喝完药后说:“这药怎么在喉咙里边进不了肚子?嗳!看来我现在不行了。”

杨世俊说:“爸爸,你可不能这么想,我一定会想办法看好你的病的。”

杨春成说:“嗳!我的病我知道,我不怕死,我只怕我死后你们不会过日子。”他又对正在洗锅的杨俊芳说,“俊芳,你过来一下。”

杨俊芳走到杨春成跟前问道:“爸爸,你怎么啦?”

杨春成有气无力地说道:“你们三个没有一个成家的,爸爸的任务没有完成,对不起你们。将来你一定要找个好人家,好好过日子。”

杨世俊哭着说:“爸爸,你再不要操心了,这件事我和忠俊一定会办好的。”

杨春成突然掀开被子喊道:“快,快,热的,热的。”他让杨忠俊解开棉衣上的扣子,将胸口亮在外边。杨春成身上的汗水直向上冒,黄豆大的水珠从他身上淌了下来。

杨世俊拿来毛巾为杨春成擦汗,刚擦完汗水,杨春成又喊道:“哎呀,冻的,冻的。”杨世俊又把棉衣上的扣子扣好,再将棉被给杨春成盖上。

杨春成伸出胳膊对杨忠俊说:“我的胳膊难受得很,快给我揉揉。”

杨忠俊双手抓住杨春成的胳膊不停地来回搓动着。杨世俊一边吃饭,一边对杨忠俊说:“爸爸病成这个样子,你给爸爸照相没有?”

杨忠俊说:“没有。”

杨春成也说:“算了,我不要像片了。”

杨世俊说:“不行,无论如何也得照一张像。”他吃完饭,骑上自行车,直奔冯原照相馆去了。

大约在下午两点钟,照相馆的李师傅到了。他对杨世俊说:“让你父亲赶快起来,咱们到院子里去照相。”

杨春成说:“我不能下炕,就坐在炕上照吧。”

李师傅说:“不行,室内光线不好,我看还是让你爸坐在骑子上,你们抬到外边去照吧。”

杨世俊和杨忠俊刚刚把杨春成扶得坐起来,就看见杨春成要吐,杨忠俊赶紧将那半碗干土端到杨春成口边,杨春成先吐出的是像鸡蛋大小的一块黑色的淤血,随后又吐出半碗红色的鲜血,杨忠俊将碗里的血倒到院子外边,又盛了半碗干土端回来。

李师傅看到这种情况,也没有打招呼,收拾好照相器材,骑上自行车回冯原去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