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去厨房打了个鸡蛋,又加了点面粉,和着清水调成蛋糊,然后从筐子里拿出两个苹果,想了想,又拿了一个,冲洗干净,削了皮,切成四瓣去了心,再切成接近等大的小块,放到蛋糊碗里挂糊。
小六还在拔着猪毛。我们有钱了,当然得顿顿吃荤的。只是猪毛不太好拔,这里的屠夫也不拿刮胡刀刮猪毛,所以得用一指宽的夹子慢慢地处理,费的工夫多。
所以现在菜还没开始炒,锅还是空的。
小六把锅洗得干干净净,连锅底原先附着的一些铁锈都敲掉了,她说这样比较省柴火,我试了一下,传热真的快多了,但是火候就不好控制,锅热得快,容易把菜烧糊。
融了三汤匙猪油,是大汤匙,虽然油贵,过惯了穷苦日子,还真有些舍不得。
这儿没地方买植物油,都是各家自己把肥肉用大火翻炒,逼出油来,放凉收着慢慢用的。猪油炒菜倒香,初期见着不太习惯,因为我前世的报刊杂志上宣扬吃多了动物油对血管血脂不好,可是没得选择,所以很快我也习惯了。
我不晓得猪油会不会影响味道。
看着油化了,不等冒烟,下挂上糊的苹果块,用筷子翻动,等它炸到外皮脆硬,呈金黄色时,用漏勺沥了油捞出。
到这个时候我才忽然想起,若我做好了再叫鸿儿的话,等他过来就该冷得拔不了丝了,所幸我们的炉子为了不熄火,总坐着一壶水,还方便随时取用,现下可帮了大忙了,要不临时烧水可就来不及啦。
我把锅子先架到旁边的铁架上去,打开碗橱选了一个刚好能把盘子架上去的大碗,把滚烫的水倒去,又另准备一个小碗,从旁边的瓷瓶子里倒了点冷开水,先把那小碗端到院子里去,交代小六去隔壁把鸿儿带过来。
小六刚走两步,我又把她叫住,难得我展露一下手艺做点大家没吃过的,还是把人家一家子都请过来尝尝的好,还有爷爷他们也一起来。
“叫他们快点哦!凉了可就不好吃了!”我不忘叮嘱。
“哎!”小六脆生生地应了,拔腿就跑了出去,动作灵活跳脱,裤腿处露出洁白纤细的脚脖子,不知怎的,让我想起动物世界里见过的小鹿。
走回厨房,又翻出些芝麻,因为以前只做过几次,所以把握不大,还是觉得有些紧张,最后一个步骤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做得好不好,曾经有次做拔丝芋头火候不够,结果搞成了糖霜芋头。因为把大家都叫来了,好面子的我特别怕做出失败品,所以在心里再确定一遍该准备的都已齐全了,拿起了大勺子。
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小六的声音:“集合了!吃好东西了!速度快些啊~晚了就没了!!”看来去过绣庄又回来了。
还是小六聪明,挨个儿跑过去叫,得叫到什么时候啊。
锅里还剩着些油,上了灶,油还是热的,我急急地倒了些白糖进去,用勺子不断地搅拌,看着糖开始溶化,渐渐地变成粘粘的浅黄色时,飞快地倒入炸好的苹果,我力气不够没办法颠翻,只能用勺子尽快将苹果都翻了个个儿,边撒上芝麻,便赶着出锅装盘了。
看来做成了!
我把盘子架上装了热开水的大碗,尽量拖延拔丝的时间,用快布包着,捧了出去。
我们家里的都在了,绣庄三口子还没到。
刚放在桌,赖老二直接就把手伸了过来,我想也不想条件反射般地把他的爪子拍开,小六咯咯地笑了两声跳进厨房里拿了筷子出来分给大家,这时绣庄两姐妹才抱着鸿儿走来。
大家赶紧让出了位置给她们,我示范了一下吃法,拖起长长的糖丝,将苹果块在凉开水中浸一下,再递给鸿儿。鸿儿看得两手直挥,吃到嘴里时眼睛更是亮了一下,就含着那苹果咿咿唔唔地对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