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表,离考试结束还有三刻钟,他想如果自己还有这些时间,《古代汉语》肯定能考得好一点,这门最没有把握的课程,说不定能过关呢,可这下肯定没有希望了,只好等来年再考了,谁叫自己身体这样不争气呢,这也许是老天安排的结果。
一下考完这五门课,保根反而心定了,他也不去查教材,一切听天由命,再说,这段身体也实在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一个月后又到了考分公布的日子,这次保根到自考办查分没显多少激动,心想只要能通过三门就算胜利了,也比去年下半年多通过了一门。没想到,当保根报完准考证号码,工作人员一会儿激动地跳了起来,他说,你真了不起,五门全部合格,打破了去年有人一次合格三门的最高纪录。保根又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马上知道了自己的五门课程的分数:《哲学》73分,《中共党史》86分,《写作》75分,《现代文学》70分,《古代汉语》60分。真幸运啊,《古代汉语》竟然刚好合格。
五门课一下子全部合格,保根对下半年考完余下三门课就更有信心了。可等拿到三门课教材,他又吓了一大跳。《古代文学》这门课的全称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用的是朱东润主编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六卷本教材,时间跨度从先秦到到清代,文体有诗歌、散文、辞赋、词、小说、戏曲等,看着这厚如砖块的六本书,保根的脑袋又有些发胀了。还有《外国文学》,主教材就有两本,一本是较薄的《外国文学讲授纲要》,另一本是很厚的十三所高校联合主编的《外国文学教材》,参考教材还有六本,有《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还有《外国文学作品选》一至四卷,这六本参考教材都厚如砖块,比六卷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厚。就连《现代汉语》也有上下两册。但毕竟保根有了前七门课的考试经验,他严格按考试大纲复习,识记题死记硬背,重点题一个不漏,普通题也要熟读能理解,有空多看作品。又奋战了三个月,终于取得了《古代文学》90分,《现代汉语》95分,《外国文学》84分的好成绩。
到这年年底,张保根终于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首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大专毕业文凭,也是全国首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当年,他还被评为本县自学成才先进个人。第二年年初,县教育局清理民办教师队伍,凡取得中专以上文凭的民办教师可以转为公办教师,只有初中文凭的民办教师一律辞退。三年前,教育局组织民办教师中师(中等师范,相当中专学历)培训,一笔不菲的培训费要自理,保根因家庭经济不宽余没有报名,自己和同事都感到有些遗憾。没想到,三年后,保根没拿到中师文凭,却直接拿到了比中师更过硬的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当然顺理成章地转为公办教师,并从东风大队的复式班小学,被选调到了鹤塘中心小学。
24小华高考
小华成为全县中考状元考上县中后,学习成绩一路领先,老师预计她只要正常发挥,考上一流大学本科肯定没问题。
四月上旬的一天下午,学校开了一次家长会。会议通知是下午一点半开始,那天不到一点家长们就来到了县中。保根提前一刻钟赶到设在县中阶梯教室的会场,看到会场里已坐满了人。保根这是第一次来参加家长会,以住开家长会保根都没来参加,他并不是不关心女儿的学业,主要一是他对小华的学习绝对放心,二是家里离学校要骑车近两个小时路程,来回要三个多小时,再加上开家长会,就要半天多时间,如果家长会放在星期天开,要影响他到地里干活(保根转为公办教师,本人的户口也转为非农户口,自己没有地了,但家里还有四个人的地要种),如果放在平时开,他还要与别的老师调课。今天就不同了,女儿高考是她一辈子的大事,保根再有事也要参加家长会。今天是星期天,保根上午抓紧干了三个小时农活,让母亲提前做好午饭,吃了就骑车往县城赶。保根好不容易在后二排靠右侧窗户处找到一个空位,他看到不少学生的父母亲都来了,后来的家长只好坐到过道的加位上。
主席台上坐着校长和教务主任。校长先讲话,他说,高考是检验我们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时刻,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考生的考前工作。保根想,这还用说吗,哪个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在高考中考得好一些,学校是每年都要面临一次学生高考,家长的孩子可能一辈子就一次,谁会不重视、不配合呢?倒是教务主任的发言对家长们很有启发,因为他既是老师,也是今年考生的家长。他没有什么客套话,他说,现在离高考还不到三个月,可我们有些学生还没进入状态,一点紧迫感也没有,有的学生放学后踢足球踢好几个小时,回家后看电视看到半夜,我们有些家长还经常约人来家搓麻将,弄得孩子没法安静复习,这怎么能行?我和妻子已商量好了,从现在起我们家不看电视,最多看半小时中央电视台新闻,并与一些亲戚朋友打好招呼,没有特殊情况,谢绝来家串门拜访,给儿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复习环境。家长们在下面都说,回去后也要这样做。
然后是分班级活动。保根来到最后一幢教学楼的三楼靠西第二间高三(3)班教室,桌子上都贴着学生的名字。头发有些花白的班主任王老师已在教室等着家长,他让家长按学生名字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保根找到了靠北窗的第三个座位,这是女儿小华的位置。小华的桌子上和其他学生一样,都堆放着很多书和复习资料,所不同的是,小华桌上的东西收拾得特别整齐干净,桌肚里没有一点纸屑。保根随手拿起一张草稿纸,女儿正反面都用上了,这是她多年养成的好习惯,不像有些大手大脚的学生,一张白纸写了几个字就毫不可惜地随手扔掉。想起女儿从小的懂事,保根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王老师讲评了最近一次模拟考试的情况,他说,总的讲,我们班这次模拟考试发挥得不错,全班总成绩在全年级八个班级中名列第二,这是学生们共同努力和家长们配合的结果,只要大家再努把力,我有信心让我们班的学生在高考中得全年级第一。保根想到,当初小华考进县中时,为分班还带来了不少烦恼。这个学校虽然教学质量不错,但每年分班时由于种种原因,要给两个班配备最好的师资,这两个班的学生不是干部子女,就是老师的子女,要不就是有钱老板的子女。照理小华也是老师的子女,但像保根这样的老师的子女哪轮得到进两个好班。但小华所在的三班学生在班主任王老师的教导下,是个很争气的班,他们暗地里都蹩着一口气,要与那两个班比一比,结果在历次考试排名中总是能占一二名。不少家长也感到,虽然当初自己的孩子没能进两个好班,但能碰到王老师这样的班主任也是够幸运的。
王老师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报着学生的名字,让家长上台领取成绩单。王老师报出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张小华,保根从王老师手中领了成绩单虽然是低头回到座位上,但他眼睛的余光仍能感到不少家长投来钦羡的目光。家长领完成绩单后,一个个挤上讲台,向王老师询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询问高考前还应注意些什么。保根自然也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他在等不少家长问完后,好不容易与王老师对上话。王老师说,像张小华这样的学生只要正常发挥肯定没问题,现在不是督促她抓紧复习,而是让她放下思想包袱,不要思想负担过重。保根想,王老师看得真准,小华这样懂事的孩子,学习上从不让家长操心,而是总想考得好上加好,不要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如果这样想得太多了,反而会影响她正常发挥。
所以开完这次家长会,保根待小华星期天回家,也没给她多关照,只是说,你不要考虑过多,就照着你现在这样考,相信你一定能考好的。
两个月学校又开了一次家长会,这也是最后一次家长会,内容有两项,一项内容是通报最后一次模拟高考的情况,这次小华所在的三班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小华不但考了班级第一,还考了个全年级文科第一名。保根当然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