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我们进入了新兵二连_181个定格_奇书网
返回

181个定格

首页
第五十七章 我们进入了新兵二连(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我们师的农场虽然人不是很多,却是一个正规的团级单位。

还有的单位有林场、苇场和渔场等,五花八门,广开门路,生产增收。

我们落地的四连,原来一直在家搞训练,按照上级指示精神,从1974年开始轮换,到黑龙江北大荒搞生产,需要连续干几年。

四连的人走了,营房空出来了,正好用来接受我们这批新兵,在这里组织新兵训练。

进入营房之后,我们才知道,我们这个火车上的新兵一连,现在突然变成了新兵二连,而原来的新兵四连,已经改称为新兵一连,替代了我们原来的名称。

他们已经早我们一步,从半道上与我们分离,提前拐进了另外一个小山沟里,进入了在盘锦执行生产任务(种水稻)的二连营房,提前成为了新兵一连的人了。

听老兵介绍说,我们落地的四连,是团里的训练标兵连队,军事技术很过硬,涌现出了不少的训练尖子,尤其是投弹能手的数量,在全军区都名列前茅。

现在团里管训练的林副团长,就是从四连出去的,原来是这个连队的连长,是我们那个军里最年轻的团职干部,今年才三十二岁,是直接从连长破格提拔为副团长的(有人私下戏称为“火箭干部”,意思就是说,坐火箭上升那么快)。

林副团长就是我们那个军有名的训练尖子,在我们部队赫赫有名。尤其是投弹,几乎无人可比。

单个手榴弹,随手一投,都是65米以上,正式考试和比赛时,没有一次拉下过70米。

一手握两枚手榴弹(教练弹)往外投,一般都在55米以上。

还没等老兵介绍完,新兵们一个个就已经惊讶不已。原来在我们刚刚进入的这个部队里,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领导,手榴弹能投那么远,都快赶上日本鬼子的小钢炮了。

第二天下午,我终于见到了这个在我心目中迅速高大起来、甚至有点神化了的训练尖子:1.86的高大个头,黑黑的脸盘,一双粗大的手,满脸笑容,一开口,一副浓厚的“海蛎子味”。

原来,林副团长是大连人,那个地方以前叫金县,现在叫金州区,国内著名的大连开发区,就在他们家那个地方。

来到新兵二连的营房之后,我们在最下面的一排营房门前的操场上,再次集合。

操场是临时平整出来的,操场的一头,还能够看得出是玉米地的痕迹:一根根垄和一排排不到半尺高的粗壮的玉米茬子,还清晰地矗立在地上。

这里原来就是操场,不过不是那种水泥地板或者其他建筑材料铺设的操场,而是普通的泥土操场。

年初连队出发到黑龙江北大荒农场执行生产任务后,在家的留守人员觉得,这么一大块地,绝对不能浪费了,如果把他耕开了,种上庄稼,到秋天肯定能够收获不少粮食,可以用来补贴连队的伙食。

那个时侯,部队的生活标准很低,每人每天一斤五两七钱粮食,四毛九的伙食费,的确少得可怜。连队如果不想点法子,自己进行补贴,日子肯定过得很紧张、很艰苦。

所以,各个连队都积极想办法,开荒种地,养猪种菜,自己动手,改善伙食,提高干部战士的生活水平。

连队走了之后,四连在家的留守人员,就套上连队自己养的两头老牛,把操场开耕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