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省法制报社记者来仁政会来找她。
与来仁政的认识也是缘于燕夕打人那件事。来仁政是个精明能干的小伙子。二十四五岁,个子不高,虎头虎脑的,大眼睛,乍一看一副憨憨的样子,接触长了你就会发现,所谓人不可貌相这个真理,在来仁政身上就是个绝好的证明。
来仁政告诉燕夕一个好消息。法制报要扩版,正准备招一批编辑记者。这是个不错的工作,政府编制,财政开支,工资不低,况且福利丰厚,时间方面也比较宽裕。燕夕觉得是个机会,决定试试。
“谢谢你,改天请你喝茶!”燕夕向来仁政表示感谢。
“好呀,这个请我吃定了。”来仁政笑眯眯地说。“非常希望能和你一起共事,我先预祝你马到成功!”
“对了,这次招聘虽然是面向社会,但是市里的头头脑脑们肯定会借机安排几个亲戚朋友的孩子。你想成功,除了实力,还得好好准备准备!”来仁政挥手告别。
燕夕拿出早就打印好的应聘简历,看看觉得有些不妥,于是又改动了几处,跑到打字社复印了五份。
学校已经停课了。除了几个工作有着落的在闲逛外,大部分学生都出去跑工作去了。燕夕决定到图书室看看相关的资料。
第二天八点,燕夕准时来到法制报社预设的报名处。报名的人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一样年轻的面孔,傲气的,不屑的,腼腆的,碰运气的,无所谓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让燕夕生出一种无奈来。也许,残酷的竞争,从现在就开始了。
报社看来非常重视这次招聘,报名即是第一次面试。由人事部主任过目,合格者通知进行笔试,再合格者进行第二次面试。最后筛选出六到八名待用,实习期一个月,一月后进行评估,从八人中再挑选出六人,那才是真正的录用。燕夕倒不担心前二关,凭她的条件这应该不是问题,就看录取过程是不是真正的公平公正了。
终于轮到燕夕了。
燕夕敲调皮门走进报社设在二楼的临时报名面试室。人事部主任是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透出一股精明,犀利的眼神,燕夕有一种一下子被穿透的感觉。男人对燕夕指了指办公桌前的椅子,
“请坐。”
“谢谢。”
“姓名?”
“燕夕。”
“年龄?”
“23。”
“毕业院校?”
“g大法学院。”
男人一边问一边记,时不时抬起头看一眼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