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发话了,娘们书记说:“我看这样不妥,很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我们今后开展工作,一旦事情闹大了残局无法收拾。”
胖镇长犹豫了,拿不定了主意,问娘们书记:“那你说怎么办?”
娘们书记笑了,娘们书记笑着说:“就这么个小问题就难倒了我的大镇长?”
胖镇长脸红了一下,刚想抬起手来去后头,忽然就计上心来。
胖镇长看到了我,我发现胖镇长看到我的时候突然眼睛一亮,于是胖镇长就对我说:“这事就交给你办了,出了漏子,我拿你是问!”
胖镇长真会做工作,这样的镇长是人就会做,他把所有的责任一下全推到了我的身上,没办法我只能拼命去做了。
孟大胖打来了电话,孟大胖说:“再过两天我就能到达烟台机场了。”
我说:“到时打个电话来,我们开车去接你。”
八十年代初期,还没有手机,大哥大是奢侈品,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
放下电话,我有些紧张,时间紧急,只有两天的时间,我下一步该做什么,我心中没底,可千万不能出漏子,出了漏子胖镇长要拿我是问,胖镇长的说话算话,真出了漏子我吃不了真的要兜着走,再说了这么点事都办不了,给爷爷丢了脸,我今后有何颜面见人。
我思想孟大胖回来,肯定会回孟庄,回孟庄的老百姓动粗怎么办,真的要警察保驾护航么?我现在要做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知道孟庄的老百姓知道孟大胖回来是怎么想的,老妮朱老忠那些老奶奶老爷爷们是会怎么做的,说做就做,我放下电话立刻动身就去了孟庄。
孟庄我祖辈们繁衍生息的地方,在爷爷的故事里面,在我的梦里早梦回千百回。孟庄在我的意识里已经早不在陌生,我知道孟庄是一个有着二百多户的村庄,这在胶东大地上还是一个比较大的村庄。可现在这个村庄经过三十多年的休生养息,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发展,我去过一回,客观感受过一次,我还在镇的示意图上看过至今还是二百多户,这当怪罪于四十年代末还乡团那次骇人听闻地残酷屠杀,杀门绝户太多的缘故。
我到达孟庄的时候正值中午,推开老妮的家门,老妮的一家老小祖孙三代正围着炕桌在吃午饭,炕桌的头上放着一个大号的瓷盆,桌上放着几样小咸菜,瓷盆里热气腾腾散发着香菜和葱花的好闻香味。
老妮看是我进门,没容我张口,一下就把我按在了炕上,老妮说:“这个名就叫腿长赶得上,什么都别说――吃饭!”
老妮吩咐家人,又添了一副碗筷,当勺子在瓷盆里捣舀时,我才看到热气腾腾的瓷盆里原来是手擀得一水面条,用胶东话叫:面汤!
正好我也饿了,我就没客气,连喝了两大碗,喝的脸上身上都是汗,热气腾腾的心里真是个好受。说实话:我还从来没喝过这么好喝的一水面,不,当叫面汤!
老你很满意,一个劲地呵呵笑着。
胶东人热情好客,神情豪爽,很少有九弯十八转的人。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无论到了那一家,谁都不会让你就这样走掉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过过门槛就是一碗!
吃是必不可少的。
老妮高兴地说:“现在天下太平了,生活好过了,吃什么都能吃出味道来。”
我说:“就是宁做――”
话刚要出口,忽然觉得此比喻有些不妥,我讪讪地闭了嘴,改为了笑。
老妮倒呵呵地笑了起来,老妮点着烟锅说:“年轻人不诚实,话怎好说了一半就回去了呢?其实你说的话一点也不错,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毛主席领导我们闹翻身,我们再也不是华人如狗不准入内,我们不是犬了,我们是人,我们做了太平的人,我们不是更有福了么?”
我说:“是,爷爷说的真对。”
一家人都高兴,吃完饭围着我都在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