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文战一_狼魂虎魄_奇书网
返回

狼魂虎魄

首页
第八十章 文战一(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高峦扫了丁谓和王钦若一眼,微微一笑,举杯说道:“文章如鬼魅,信则有,不信则无,岂能当真。同饮,同饮。”

眼见高丁二人碰了杯,王钦若笑道:“高大人如此说来,倒也入木三分。边塞苦寒,凭它怎么,也强不过中原风光。大梁海内之膏腴,汉祖得之,则齐楚之敌,相继败亡;梁王守之,则七国之师不敢西向。王气长存,万世之都。若论景色,城内无数,畿野万千。真是数不胜数,难评难说,欲举一例,竟取舍不出。”

高峦喷声哂笑道:“好!果然好景色!实在好风光!然而景色风光太多,亦非什么好事。如咱那鸣沙小县,也只数景。但景色各异,颇易取舍。峦试诵之,诸公看易识否?”

高峦说着,以筷子轻击桌面,吟唱起来:“翠壁丹崖指顾间,随时风物自阑珊。六花凝素寒侵眼,徒倚危楼看玉山;芦花飞雪涨晴漪,烟雨冥蒙望益奇。点点白鸥深处浴,扁舟遥动五湖思;秋城河外锁斜晖,风卷晴沙拂地飞。过雁数声清坠玉,征人何处问寒衣?黄河东下自昆仑,浊浪排山晓排律。来往行人喧古渡,只因名利少闲身。以上是我鸣沙景色中的数景,分别为黑山晴雪,芦沟烟雨,鸣沙过雁,黄河晓渡。诸公以为如何?”

“好!果然好景色,琼林玉树,日月丽天,屈艳班香。干一杯!”寇准拍案叫绝,举杯一饮而尽。

正沉思品味的众人,被老寇吓一跳。定睛看时,见他握杯静默,整个人凝固了一样。

大家以为老寇噎着或呛着了,顾不上看王钦若的猪肝脸,都瞪着寇准看,老寇却吐口长气,喝道:“好句!水底月为天上月......”吟出这一句,寇准又凝固住了。

众人眼见得老寇神一出鬼一出的,都是乐不敢乐,不乐又憋的慌,啼笑皆非地望着他。

原来,寇准受高峦诵景的影响,突然间想起一个好对子,但只得了上句,下面接不上了。于是,老寇雕像般地静默了一阵后,空着的右手开始在桌面上划拉。

向敏中忍不住地推他一下,问道:“平仲兄,你怎么啦?”

“对子,捞对子。好不容易得了上句,这下一句掉水里了,怎么也捞不上来了。”寇准茫然地回答着,手仍旧划拉着。

大家闻声愕然,愣怔了一阵后,忍不住地放声大笑。

捞对子,用词刁钻,却又不失古朴高雅。人们素知寇准诙谐多智,不知是确有其事,还是另有所指,借故嘲讽王钦若一干人。这个乐呀,恨不能笑塌天。

老寇还傻呵呵地问:“怎么啦?你们都笑什么?”

杨亿刘筠两个少年,乐得鼻涕眼泪一齐流淌,捂不住,擦不及,便用袖子掩住。

寇准莫明其妙,忍不住地又问:“你们笑什么?怎么,句子不好?水中月为天上月,谁来对对?”

众人止笑,细一想,这上句还真挺绝,急切之间,还真找不出好的句子相对。

杨亿眼见王钦若徒有其名,空洞无物。中原万千景色,用时居然一例不举,还想刁难人,便不免多看了他两眼。这一看,把寇准遍捞不着的下句,看出来了。

杨亿忙用袖子抹了一把鼻涕眼泪,朗声道:“眼中人是面前人。寇相爷,看看这句可使得?”

“好!若合符节。除此无句可当!”众人拍手称快,为少年人叫好。大家为杨亿叫好痛饮助兴。

王钦若、丁谓、林特等一干人,眼见得一伸头就来了个烧鸡入炉,大窝脖,真是又羞又恨。再看赫连山和孙式对战犹酣,心痒难耐,便又开始蠢蠢欲动。

丁谓想着,高峦才具或许是有,但看他懵懵懂懂的样子,想来大概未必有急才。他是人心惟危,便斟满一杯酒,对高峦道:“高大人,请满饮此杯,就眼前景物,当场赋诗一首,让学生等学习一下如何?”

丁谓说着话,向坐在高峦另一边的王钦若、林特睥视。

王钦若便也跟着起哄:“不错。学生久欲领教先生大才,一向还苦于先生远在塞北,无缘相会。想不到,说话间,人就在眼前了。真让学生感慨慕莫名。还望大人不吝赐教,让我等后学末进开眼饱耳。”

高峦眼见丁谓和王钦若一唱一合,欲做柔茹刚吐之举,为人头畜鸣之事。眉头忍不住地微微弹动了一下。

论说,王丁二人,少年得志,相貌虽说不上俊美,可也不是俗不可耐的凡品浊物,年岁同高峦又相差无几,本应该是惺惺相惜之情景。但高峦却从内心深处厌恶此二人。

高峦厌恶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与自己为难,而是讨厌他们的品德。

在相法上,高峦得到过李继智的指点,又同张浦有过透彻的交流。

张浦认为,世俗的相法,以面相取人,实在是流于末节。所谓上相相声,中相相形,下相相人。人若健康,其声也洪;人若正真,其声也硬;人若浮夸,其声也躁;人若淫猥,其声也飘......

对于张浦的见解,高峦深以为然。所以,高峦一听丁王二人的声音,便知其非是正直之士,心生厌烦。

眼见得二人不知天高地厚,一味地寻衅,便淡笑道:“二位见笑。偏远蛮荒之人,哪里有什么才学,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更不会作什么诗了。提起作诗,倒让咱想起一个故事来。在咱家乡,有一寺庙住持,很喜爱作诗。整日介不参佛,不做功课,只知道关起庙门来作诗。外人除去诗人吟客,别的人一概不见。一天,一个迷路人前来投宿,小和尚出来问‘先生从那里来?’客人答:‘天晚迷路,欲在贵寺借宿一夜。’小和尚道:‘敝寺方丈曾有话,不是诗客,谁也不见。如果你是诗客,可以让你进来。’那人一想,不是诗客不让进门,我何不冒充一下,混过吃喝睡上一觉再说。于是,他对小和尚道:‘俺是诗祖宗,特来找你师傅较量的。’小和尚一听,非常高兴,打开山门将客人请进去,入内禀报方丈。老和尚道:‘今日天晚,先请客人用饭,明日老衲再去领教。’小和尚出来把师傅的话告诉了客人,并给他端来饭菜。客人走得又饥又渴,见了饭菜,狼吞虎咽饱餐一顿。谁知吃多了,半夜要大解,起身找茅厕没找到,一时憋不住了,便把佛前的铜磬端下来,痛快淋漓了一回,然后将铜磬又放回原处。天亮时,客人怕见方丈出丑,便不辞而别。刚出山门,就碰上小和尚,小和尚问:‘诗翁怎么走了?你还没跟我师傅较量呢。’客人道:‘俺已经留下诗了,就放在佛前铜磬里。’小和尚听说有诗了,便把客人放走了。小和尚回到大殿里,恰好方丈出来要见客人,小和尚道:‘客人有事先走了,不过留下了诗,就放在铜磬里。’老和尚闻声道:‘快取给老衲看。’小和尚来到供桌前,用左手向磬里一摸,摸了一手,又用右手一掏,又是一手。老和尚见小和尚迟迟不来,便大声问:‘诗在哪里?’小和尚哭丧道:‘左手一手屎,右手一手屎。’”

高峦说过,端起杯来喝酒。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