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苏氏豪族_乱世家族_奇书网
返回

乱世家族

首页
第一章苏氏豪族(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第一章苏氏豪族

光宗十六年,关中昌合郡北部豪族苏氏经过两代人二十七年的奋战,终于消灭了当地最大的豪族金氏,统一了北部六州二十七县,成为了拥有三十余万人口,出产二十三万石的大割据势力.

祥云城是苏氏家主苏文通的居城,由于长期战争,此城完全被修筑成了堡垒形式,守战器械完备.今天,统率将兵凯旋而归的长子苏启芳将受到父亲的嘉奖,整个府邸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三十八岁的苏启芳身躯伟岸,虎背熊腰,武艺过人,在同辈的六兄弟中被称为”有大将之风”,亦被认为是下任家主的不二人选.此次率全族精锐与金氏拼杀四月有余,尽显其勇猛本色,功劳之高,盍族无能出其右者.

已是六十高龄的苏文通在内堂召集心腹长老商议立苏启芳为下任家主之事.五个长老中有三人极力附和,另两位则推举年方十七的幼子苏炎宁为下任家主.

苏炎宁自幼知书达礼,谦和恬淡,又文武兼修,也是深受各长老、家臣青睐的,他的兵法教习称其“文韬武略,内外兼修,是为俊才。”

其实苏文通也比较偏爱这个幼子,只是长子多年来战功显赫,已在军中立下了声威,幼子人微言轻,恐众人不服。别的家族苦恼没有合格的接班人,他苏家却苦恼合适的接班人太多,难以取舍。

五位长老分为两派,各执一词,说的苏文通左也不是,右也为难,心中好不烦恼。

正在这时,管家来报,朝廷派特使前来宣旨。苏文通心中纳闷,现下帝国皇帝已无实权,自己又是个“乡下豪族”,这特使的来意颇值得玩味。但又不敢怠慢,连忙换了衣服,率五位长老出门迎接特使.

双方见面,晗喧了几句,特使表明了自己的来意.苏、金两族的战斗惊动了光宗皇帝,眼见金氏渐渐没有了还手之力,朝廷为了拉拢地方武装势力,特派人加封苏文通为昌合郡郡丞,以示恩赏。别看这区区郡丞只之位只是从七品的官职,在帝国文官一系中属于最低的品秩,但却说明苏家已经从一个“乡下”土豪族摇身一变,成为了官宦世家,意义深刻。

得此殊荣,苏文通是受宠若惊.口中不断称颂皇上的恩德.领旨完毕后,派人好生款待特使,又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以表示感谢。并筹备了一批土特产请特使带回皇城,孝敬光宗陛下。

谁想到刚刚安顿好朝廷特使一行,管家又来通报,大相国府特使来宣诰谕。等见到特使之面,才知道拥有帝国实权的大相国也是处于拉拢的目的,赐予苏文通军尉之职,长子苏启芳守备之职。大喜过望的苏文通自然又免不了对大相国称颂一番,准备下了厚礼作为答谢。

听到消息的苏启芳赶来向父亲道贺,这是父子二人近半年来第一次见面。

“孩儿恭喜父亲双喜临门,祝父亲身体康健,再扬我苏氏威名。”苏启芳行了一个军礼说道。

“芳儿这些日子辛苦了,大相国也封了你的官职,是从六品的守备,以后你要再立武勋,为光大我族门户努力啊。”人逢喜事精神爽,苏文通此刻早已将立嗣之事抛在了脑后。

亲近大公子的长老吕述趁机建议道:“主公何不就在此时表彰嘉奖大公子及众将兵的功勋呢?”正在兴头上的苏文通含笑点头称是,吩咐下人准备仪式及物品。所有参加战斗的士兵每人赏钱两贯,好酒一瓶,牛、羊肉各五斤,家将每人赏白银十两,精钢战刀一柄,作为全军统帅的苏启芳,赏白银五百两,升任长老职。这一天,祥云城内喧闹不停,到处都洋溢着喜庆气氛。

天至午夜,长老费慎,周贵学二人来到了六公子苏炎宁的宅邸。这二位长老是亲近六公子的,他们都觉得大公子只是匹夫之勇,远不及六公子文武双全。

苏炎宁见到二位长老,只淡淡地问道:“父亲今天选定嗣子了吗?”费慎一脸凝重,道:“主公虽然还没有决定出最后的人选,不过从今天的情况来看,长老们还是更倾向于大公子。”苏炎宁笑笑道:“其实又大哥来当家主很好,起码以他现在的武勋来说,周遭各家族都不敢直攫其锋锐,这对本家的安全是个很大的保障,”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又道:“我本来也不想与他争这个家主的位置,只是一来我其他几位哥哥没有这个能力和野心,二来大哥也无容人之量,只怕他一朝掌权,反过来就要杀我了。”

周贵学摸着颌下的山羊胡说道:“六公子此言不差,大公子勇则勇矣。只是心中阴狠,驭下太过严苛,统并打仗还可以,却不是家主的材料。不过他现在挟新胜之勇,又长年累积军功,声势颇大,我正寻思着找个借口稍挫其锐,却又怕主公立嗣心切,时间上来不及。”

苏炎宁看着烛火,淡淡笑道:“时间上二位长老不必着急,今天这么隆重的场合父亲都没有宣布立嗣的事情,可见他心中也是难以取舍。依我看,这事要想有个定论,起码也是三、四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这段时间要好好劳烦二位了,大哥最近喜事这么多,想不得意都难,只要他有了骄纵的心理,就不怕挑不出他的毛病来。”

费、周二位长老相视一笑,心中都觉得六公子如此聪慧有心机,自己的选择没错。

苏炎宁见到二人的表情,也明白了他们的心意,说道:“从我幼年至今,二位长老对我爱护有加,这份心意只有他日再报答了。”费、周二人自然明白“他日”的意思,心中更是欢喜。苏炎宁话锋一转,又道::“只是现在大哥军权在握,这方面我们还没有适当的人才能牵制他,二位长老有什么好建议吗?”

周贵学道:“现在家中有功绩,有实力的武将还真没有几个,这样的人才还要慢慢发掘。”

费慎却听出了苏炎宁话中隐含的深意,笑道:“这事不难,公子有两个玩伴,品行才能俱是上上之选,也到了入军的年龄了,不妨让这二人投入军中,以我跟周老的能力,直接保举他们当个什长还不是个问题。”

苏炎宁略做沉吟,说道:“还是一文一武吧,尹玉成不适合参军,还请二位长老费心保他个主计之职。”周贵学接口道:“军中统兵人才不多,索兴保叶元凯做个曹长,让他到北部新定的某个县驻守,也好历练他一下,也好借机再笼络一下金氏的人材,”顿了一顿,又道:“把尹玉成提为参事,让他们两个人一起去北部,多多累积经验,将来也好辅弼于您。”苏炎宁点头称赞道:“这个办法好,那就有劳二位费心了。”

四月初八,从关东传来消息,九山郡、新郑郡发生大规模暴乱,当地豪族弹压不住,已经向靖东大将军府告急,请求镇军压制暴乱。这次事件是靖东大将军府增加捐税,关东农民不堪重负引起的。

得到这一消息,苏文通立刻招集长老们商议。骆奇昌道:“关东暴乱,其势不小,大将军府未必弹压的住暴民,大相国迟早要调动府兵或者关西镇军增援,只怕这沿途的粮饷,本家要被摊派不少。”长老何永川主管家族财务,献策道:“战事一起,粮价必然飞涨。现在离秋收尚早,我们又刚历战火,粮草不丰,应该派人往关西收购粮草,一来补充本家不足,二来也可囤积居奇,狠狠赚上一笔。”

苏文通笑道:“何老不愧是钱粮总管,眼中任何逐利的机会都不放过。”众人皆笑。

苏启芳道:“父亲,四弟从小精擅算术,为人又勤恳,何不派他去关西办理收粮一事,也好历练历练他。”四公子苏又轩和大公子苏启芳是一母所生,年已三十,自来便和大哥是一条心,闻言忙道:“父亲,孩儿已到而立之年,至今对家族未立尺寸之功,天幸有此良机,万望父亲成全。”苏文通点头道:“又轩,为父就将此事交予你办理,万望你机灵谨慎,勿负为父,勿负家族!”苏又轩欣然领命。

坐在下首的苏炎宁俯身到五哥苏庆钧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苏庆钧眼睛一亮,起身道:“父亲,本家北部新定,要防止金氏余孽趁机鼓动民变,孩儿请令率兵巡镇北部,为大哥分忧。”苏庆钧二十六岁,长的一表人材,可惜才能平庸,被家臣们背地里称为“绣花枕头”,一向不为苏文通所喜。近两年与苏炎宁打的火热,全靠六弟帮他出谋划策,才不至于被父亲完全冷落,因此更是对苏炎宁言听计从。

苏文通见到儿子们争相为家族效力,喜不自禁,起身道:“我苏家上下一心,可喜可贺,实在另老夫欣慰!”传令摆宴,激励士气。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