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与想象不同_龙的诉说_奇书网
返回

龙的诉说

首页
第七节与想象不同(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二公子,这位就是老张头了。”周清云道。

在一间白天也十分昏暗中的小屋子当中罗承续见到了这位老张头。这个人虽然叫老张头,但是其实年纪并不大四十多一点,但是岛上都是些十多二十的汉子,自然显得老张头在这里特别的老。但是罗承续却明白一个道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所以对于老张头他道是十分的尊敬。走进了小屋之后就是一辑。吓得老张头差点跪了下来。

“二公子使不得,使不得。小老儿哪里受得如何大礼。”老张头果然是一付海边人的样子,皮肤如同那发黄的蜡一样的带着深深的暗黄色。许多不显眼的老人斑时隐时显。干瘦干瘦的身板老树一样的双手无一不显示了他一生的沧桑。才四十的年纪已经是头发半白了,也难怪这里的年轻人都会叫他老张头。

“在下听兄弟们叫您老张头,不知您真实姓名叫甚?”

“小老儿叫张达潮,二公子就与他们一样叫小老儿老张头好了。”

“这……”张达潮的话反道让罗承续犹豫了,老张头显然是岛上之人对眼前这个张达潮取的带有侮辱性的外号,但是自己毕近是一个从后世过来的人,他对于劳动人们有着天然的敬意。所以不想用那些带有侮辱性的词语来称呼这个历经沧桑的男人。

“二公子,何事不明尽管问老张头吧。”周清云示意罗承续不用在意。罗承续看了看老张头的银丝,心里斗争了一下还是决定依着自己的习惯。

“张大叔,我听兄弟们说你驾了二十多年的船?”

“呵呵,小老儿没甚本事,生在海边就只好驾船了。”老张头呵呵的笑了起来。显然他对于罗承续的认真感到了好笑。从来没有哪个人这样认真的问他驾了多少年的船。也从来没有人觉得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本领。就连他自己都不这么认为。但是罗承续觉得这是一个能力。还是一个非常的价值的能力。

“那张大叔都驾过一些什么船。”罗承续问道。

“小老儿还能驾过什么船,不过是原来家里的渔船而以。”

“哦,那渔船有多大。”

“两丈吧。”

“那如果给你一只大一些的船可驾得起来。”

“这要看有多大了,二公子。大船不是一个人可以驾得了的。”

“我明白。若兄弟中的那些汉子中有驾过船的给你几人呢。”

“那还要看船了,若是六丈以内的大船便无大碍。”

“对了,张大叔驾渔船都去过哪些地方。”

“渔船不大,就只在海边转转,去得远了怕回不来。”罗承续玩船模的时候看过一些资料。风帆时代一些大渔船甚至可以远航至深海区捕鱼一个多月才回港的都有。所以老张头的话让他有点失望。

“张大叔这二十年都跑过哪里呢?”这个问题只是罗承续随便的问问的,但是显然又引起了张达潮的不快。

“年青的时候跟着东家跑跑闽地,后来年纪大了就只驾渔船了。”

“那张大叔还是驾过大船的吧。”

“在东家船上打个架而以,驾船哪里轮得到小老儿呢。”张达潮自嘲的笑了笑。

“哦,闽地不是有许多的船吗,为何还要你驾船过去。”张达潮的话终于引起了罗承续的兴趣了。他要的就是这些远洋的信息。

“哈哈哈……,二公子不知道。其实我们这浙地与闽地虽然相近,但是陆路却是十分的难走,需绕道江西方可通过。而闽逝两地却有许多商品可以通贩。所以虽然海运出洋被禁,但是这通闽还是可以的。官府虽然也出公告不让我等去闽,但是我等去了闽地之后也不会出事。所以年青的时候就跑了多次闽地。加之浙地没有大船,而闽地大船众多。所以浙江的大户们都不下南洋的。所以南洋的货物都是闽商运过去的。而那个时候很多浙商都是将货物卖于闽商,货物再通过闽商贩往南洋的。想来罗家里当年也应当是这样吧。”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原来这跑南洋里还有这么多的道道。罗承续真是吓了一跳。当年就知道看国外的大帆船贸易。根本没有看过明史。所以现在居然一点都不知道这些内部情况。当年还人云亦云的与人在论坛上争来争去的,现在想想都为自己的无知而脸红啊。

“二公子可知沙埕?”

“沙埕是什么。”罗承续的回答使得张达潮微微的一笑。他便猜到罗承续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以,也会有不知道的事情,哪怕这件事再简单,简单到许多老百姓都知道。但是大门不出的罗承续在没有人告诉他这些事情。

“沙埕便是当年小老儿经常去的港口。当年嘉靖爷时倭寇闹得最为凶的时候小老儿就下了海与几个同乡一起在东家的船上打杂,随船到了那里,再往南就不行了。之后倭寇没有那么凶了之后才能够继续往南。那个时候闽商们当中胆大的买了王五峰的船旗依旧跑东洋。而许多浙商们就是托他们带货的,所以那时沙埕真是千帆竟渡,遮天鄙日的。二公子要是看到那时的样子估计根本不会有兴趣与小老儿在这此聊天了。”张达潮谈起这个仿佛又回到了年青的时候,脸上居然出现了一丝欣慰的微笑。

“天哪,居然还有这事儿。自己居然都不知道。”罗承续心里痛苦的叫道。他突然发现自己象个小学生一样的无知。原本虑着是不是可以利用手中的银子做点生意的事情的时候,自己觉得自己还算是比较了解这个时代的。知道海禁啊、海贸啊这些东西。打从心理心没有觉得张达潮这样的老头会对自己的认识有如此大的帮助,还以为凭着自己后世那点认识能够横行东海,快速的来钱。而现在他的一点自信现在是被张达潮给击得粉碎。

“那我们若有大船能够跑东洋与南洋吗?”罗承续突然发现自己原本的计划根本无法实现。将来去东南亚、日本做生意的想法也无法实现了。于是他抱着自己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这,难。要想下南洋并非是只要有船就行。在这浙江海边转转无事,一但要出得远海就需要有熟悉各地的火长带路,熟练的船工们亦不可少。还需要不同地方的消息。哪里海寇多,哪里有险滩等。不同的地方要使用不同的船旗(指当地强大势力的标识物)。南洋之地虽然多有我汉人居住,但是那些人大多是当年无法忍受暴元暴政的宋人。所以他们与我天朝也并非是一条心思。除去他们之外南洋化外土番众多。这些人虽然不说会生吃人肉,但是也是凶残异常,不能以常理而度之。若是这些都没有碰上一路上顺顺利利的话也不是不行。但是若是有大风的话可能会有麻烦。”张达潮虽然说得不是很有条理性,但却让罗承续大至的对于自己的计划有了更多的认识。现实与他所想不同。原本认为什么东南亚,什么日本。只要有船跑跑贸易一下子就发了,但是现在发现原来船并不是最为重要的。而且就算有船也没有足够的水手。原本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了几百年的知识可以轻易的报得大仇。现在看来其路漫漫啊。国际贸易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怎么办?”罗承续痛苦的思索着。

“那张大叔可有到过台湾?”听到罗承续的问题老张头疑惑的看着周清云,见他也不明白只好回道:“这,二公子,台湾是何地?”

“啊!”罗承续突然一下子呆了,这老张头不知道台湾?于是回过头去看周清云,见到周清云也是一脸的问号。心道:难道这个时代里台湾不叫台湾。但是他的历史知识又无法解答这个问题。他不知道明代的时候台湾叫什么,只知道清代的时候那里已经叫台湾了。郑成功收回台湾的故事他也看了多回。只是没有想到当自己问起的时候居然两个人都不知道。于是罗承续不得不给他们解释了起来。

“台湾就是闽地以东的一个大岛。在……在澎湖之东的一个大岛。”罗承续说着说着想起明代好象澎湖有设什么机关一类的单位,但是他记不起是什么机关的。

“这,二公子说的许是小流球吧,闽人也称其为大员。只是那里是不毛之地,又有野人横行。二公子问起这些做什么?”

“流球?野人?”罗承续这下完全的呆了。他对于台湾的历史只记得那里几十年之后郑成功的老爸郑芝龙就在那里建过什么十八营寨的。后来郑成功又从荷兰人手里把宝岛给抢了回来。但是这些故事也没有听说那里有野人一说啊。自己看过的小说也有n本了,也没看到有哪个作者提到过这一点的,好象都是说那里是无人烟的地方。虽然那里确实有些原住民,但是自己也只记得有什么高山族一类的。难道高山族是野人?而且台湾什么时候叫琉球了。琉球应当是指日本现在占领着的冲绳吧。什么时候变台湾了。罗承续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的学习历史知识。

罗承续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拿地图出来呢,在地图上一指大家不就知道那里是哪里了吗。真是笨啊:“那可有海图。”

“海图?何为海图。”周清云问道。显然他与老张头都不知道什么是海图,罗承续觉得自己一下子好象进入了外星球一样。难道他们是火星来的?

“就是出海的地图啊。若是出海没有地图如何知道目的地方位。”罗承续红着脸说道。

“这,出海自然有火长来指示方位了,何用海图?”周清云道,虽然不会开船,但是这点还是知道地。

“若是万里之外的地方也不用海图。”罗承续真是觉得自己象是进了外星球。明代人居然连海图都没有。

“若是太远的话则只有照针经前行了。”张达潮道。

“针经?那是何物。”罗承续虽然玩船模,也看海战知识,但是这些资料里都不会叙述这个时代航海的细节,所以罗承续并不知道这个时代里中国虽然有海图这一物,不过叫针路图而以。而针路图在这个时代里又叫针经。宋代人航海已经很先进了,每只船上都有指南针,平时他们在航行时便记下针的指向,编成书便是“针经”。也有叫“针谱”或是“针策”的。再绘制成图之后便是针路图。不过由于这处图并不是照着比例绘制,所以只有熟的火长拿着才有最大的作用。指挥象后世一样拿圆规计算航程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他罗承续不了解这些,自然双眼一抓吓什么都不知道了。于是他很明智的选择了先听听再说。

“我等只知道航海上则必需此物,但是都未有见过。”老张头说道。罗承续一听顿觉失望。他不了解这个时代里针路图都是各家的宝贝,平日里都是轻易给人的。更别指望象后世地图一样放在街边的小书亭里卖了。这时倒是周清云提醒了他道:“大老爷当年远洋四海,当是知道这针经此物吧。不若二公子去问问他。许是知道的。”

“大善。”罗承续一下子又来了精神。

从张达潮的小屋里出来之后罗承续与周清云两人一起慢慢的在岛上走着。罗承续第一次开始真正的了解他所生活的这个小岛。

双屿居舟山群岛南部、象山港口外,为舟山市第三大岛。后世称为六横岛。其型状是一个狭长的岛,最长处十六公里,最宽处十公里。总面积106。79平方公里,山峦起伏,依次有6座山体横亘其间,六横之名或由此而来。最高峰双顶山居西,海拔299米;次高峰炮台岗居东,海拔280米。岛上多良田沃土,足以形成发达的海岛农业区系,传统种植业响誉舟山群岛,若再兼营渔业,则粮食自给有余。但是明代来到这个岛上的人大多没有心思在岛上耕田。所以整个岛上森林密布完且没有后世的样子。

一边走罗承续一边与周清云闲聊着:“大家都平日里都吃些何物?”

“黄大当家的接挤好些物什与我等,章成也于几天之前在昌国卫所里卖了一些军粮出来。弟兄当中年青一些的在岛上找一些果子野菜什么的。年纪大一些的则去钓鱼。”

“嗯,原来如此。”罗承续皱着眉头的与周清云一起慢慢的走着。看来在这海岛上生活就连平时基本的食物都会成为一个问题啊。毕近要求这些个脑袋里都是肌肉的家伙们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确实有些困难。所以眼前这些人虽然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是却无法看得更加的长远。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