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小庙之后罗承续发现了石家兄弟的不快。但是他也没有想到居然只是为了自己答应了教了几个孩子识字而以。所以罗承续不了解他们的心理,只好等着他们自己说出来。
三人一声不响的走了二十多里地之后罗承续决定坐下来休息一下。石柱还是没有忍住来到罗承续面前道:“二公子,我等都是敬佩二公子才会愿意跟随。不知……。”
“不知如何?”罗承续看着这样一个大男人站在自己面前一张脸憋得通红有点好笑。
“不知可否也教我等识字。”石住最后终于鼓足了勇气一口气把目的说了出来,他非常怕罗承续不高兴。怕他不同意。
“厄……”罗承续惊讶的看着眼前的男人。搞了半天原来是这样屁大点小事,自己还以为是什么。但是一边的石锁却以为罗承续不高兴了。于是忙跑来道:“二公子,柱子他不懂事。你别与他一般见识。”
但是罗承续却对石柱有了兴趣,微笑的看着他道:“你想识字?”
“嗯。”石柱是一个老实人,没有多说只是点头。
“还有其他兄弟想吗?”罗承续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原本他以为这些人之所以习武是因为不喜欢学习文字一类的东西,所以从来都没有在他们面前提过。但是现在他发觉自己错了,错得很厉害。
“还有些兄弟想,但是我等没钱。所以……”
“嗯……”罗承续突然沉思了。果然是万恶的旧社会啊。虽然明代比起其他封建王朝好了很多,但是文化的普及这一方面确实被一些封建的士大夫们所撑握。他们利用这种权力必随意的拉拢,打压可怜的老百姓,使得双方时时处于一种不平等式的竟争之上。并且从意识到给没有文化的阶层们灌输一处落后的道德意识。然后来达到让这些人老老实实做一个无产阶级者的目的。只有这他们才能更容易的搜刮这些可惜的百姓。罗承续突然发现自己好象又有一种责任了。但是他的沉思却引来了石锁的更多猜想。
“二公子,这柱子他。柱子他……”但是他想说的却被罗承续给阻止了。
“你回去之后告诉所有人,我已让王承平等三人去组字谱了,等其完工,便可开设一个学堂,所能想识字的兄弟都能够有机会进来。只要你们好好的学习,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罗承续说着说着居然站了起来负手而立。而他的话也上石柱吃了一惊,随即就是巨大的惊喜。他也飞快的跪了下来道:“谢二公子,谢二公子……!”
他当然不能够明白罗承续的心思。现在罗承续正在为自己手中的人材不足而发愁呢。武夫们不识字,那么商会办起来会非常的困难。毕近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几天以来自己每天过手写抄记录的文书几十上百。所以他也意识到了要多得到一些人材。而现在没有想到人材们就在眼前,只是需要一个过程。以后这人才就可以象是批发一样批量产生了。这让他非常的兴奋。这样自己的心理也有了底。老师这个职业后世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在这个时代里却有有远朝后世的巨大的能量。要知道明代历史上那些能量巨大的政治家们许多都以当老师为荣,高拱如果不是当了裕王的讲师能够成为后来的首辅吗。将来的蒋校长为什么喜欢人家叫他校长?
什么样的学校出什么样的人材。这帮子人如果跟着自己来学习的话那自己就能够利用这样的机会来对他们进行思想改造。而这样的人一但成材就是自己的嫡系。他们的忠心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思想是继承自己的。这样做下去自己的能量才会越来越大。将来如果商会里有着许多自己的学生那自己对于下面的操控也就容易许多了。虽然这个时代里明朝人材也不少。比如除谓不就是履试不第的人材吗。绍兴的师爷在这个时代里全国都是有相当的名气的。不过罗承续并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封建文人。这些人思维当中全都是忠君侍主的封建思想。而罗承续需要的是以民族国家为已任的有任责心的人材。这些人显然与自己想的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也不是说传统的明代读书人他就一定不用。只是现在自己势力小,请了大材来也没有用,商会里目前都是一些写写抄抄的工作。唯一不多的重要事件不过是记帐,但是由于罗承续本来就在前一世学过金融,其中就有会计。而且又在这后的工作当中经常接触到各种与经济有关的活计,加上一来他又主持过聚宝斋。所以商会目前那点小帐目他一个人就足够包了。而且能够不与大陆发生关系就不与大陆发生关系。以免引起仇家的注意。
办学校……这是罗承续的第一个目标。
……
一但确定了要办学校之后罗承续就开始选教材,目前他手头的书很少。所以看来他们还得回罗家一次。但是今天已经没有时间了,所以罗承续等人才决定先回双屿。回到船上的时候已已是太阳下山了。这个时代里晚上行船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特别是在近岸潜水的地方。但是张达潮依然是凭着他超一流的技术使得一行人安全的回到了双屿台门。到台门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所以罗承续直接回大屋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上起来罗承续就前往各个工作地点进行寻视,进行着各种的记录。目前铁器不足,所以工作非常没有效率。但是于由于岛上至处都是小树林,所以木材并不缺少,只是质量不高而以。所以这种情况下必需得有更多的铁器才行。但是由于没有铁矿石,所以他们只能够去买。自力更生是行不通的。但是他们现在却没有太多的钱。怎么样得到自己的第一桶金成为罗承续的第一个麻烦。于是罗承续下午看完了大伯之后就来到了海边静静的看着海水。很多人都喜欢看海。犹其是后世的那些感情丰富的人。总是在这里能够找到灵感,所以罗承续也来到这里来吹风。
“嘶……呼。”深吸了一口气。在海边吹了半天罗承续还是找不到任何的灵感。于是他准备离开。正在往回走的时候看到周清云愁眉不展的走了过来。等他近了之后罗承续问道:“怎么了,周师傅。”
“二公子,盐吃完了。”周清云想了半天还是说了出来。他原本不希望把这些柴米油盐一类的问题来麻烦罗承续的,但是六个长老一合计,一天时间也想不出个办法来。万般无奈之下才与罗承续说。
“不会吧。”罗承续也是没有想到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是啊,没连盐都没有了人就会没有力气。进而更加效率低下。怎么办,买啊。但是钱从哪里来?是啊钱从哪里来呢。
“走吧,边走边说吧!”罗承续说道。两人慢慢的向着前面走着,罗承续的步子很小,走得慢还说得过去。就连大个子的周清云居然也走得很慢那就说明他们都不愿回到住的地方。因为那里就是责任,那里人们还希望他们能够带着好的消息回来,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罗承续也变不出钱来。
走了一会儿罗承续越想越头痛。他只是一个未来的普通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并不是经济人材。这样的情况下却要让他来生出钱来,实在太难了。
“哎……”不一会儿就回到了驻地。罗承续长叹一声,自潮的说道:“居然在海边也吃不到盐。”
“等等,海边?”罗承续突然想到了什么。对啊,这里是海边啊。罗承续突然的一下欣喜若狂。以至于周清云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是也知道罗承续再次的想到了办法来解决目前的困难。
……
“二公子,这样就能够出盐来。”周清云惊讶的看着眼前的罗承续。不过罗承续也不是很清楚。他只知道海盐是晒出来的,但是怎么样晒出来就不是他能够知道的了。于是只好在海边围一个大池子,把海里不断的引入其中。然后等着他干吧。虽然周清云等人是海边人,但是没有晒过海盐的他们也不清楚盐是怎么晒出来的。有了盐之后罗承续又想起了自己目前好象还有许多之前在罗家里常用的东西在岛上看不到呢。于是马上把岛上唯一不多的几个有点手艺的人给组织了起来。然后照着小工棚的形式让他们开始进行一些小生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马上又发现岛上除去木头和一些无用的石头之外什么原料都没有。就是想生产出一块肥皂都做不到。
干完了些事情之后罗承续就开始准备他的教材了。用哪些文章实在是太有水平的事情了,这些文章必然让岛上的人明白道理,懂得礼仪。同时也不能让他们变成封建制度下的读死书的人。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而岛上这些人自从石家兄弟回来之后就一传十、十传百,年轻一辈当中想学习的都欣喜若狂。
由于字谱还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罗承续却急于开学。所以他很快就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在这个时代里找到了教材。
而罗承当续的第一本教材就是——“三字经”。三字经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但是却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后世三字经都是可以用来给孩子们启蒙的读物。这个时代就更加没话说了。所以罗承续把本书定为第一本教材。
然后是教室和各种用品。文房四宝是不用想了,自己用都不够哪能够给这些人来玩。教室也容易,找个空地就是教室。黑板倒是不太难,原本这里就有一些房子的木板是刷了黑漆的。罗承续让人找来了一块将就着用上了,然后是粉笔。这个有难度了,但是罗承续却一样找到了替代品。一种石灰状的土块。
于是每天早上上工之前都会有一个时辰的识字课。想来听就听。学完了就回去工作,平时自己找小树技和沙子练习。但是就是这样坚苦的环境这些大老粗们依然学得非常开心。他们并不是很笨,也不是多蠢。只是被这个时代所害而以。
但是提意见的人很快就来了。
罗承续大屋,一盏小小的油灯一跳一跳的发出它昏黄的光芒,三个文士服的人静坐于地。时不时的长叹显示着他们的担心。过了一会儿门外响起了脚步声。
“二公子来了。”
“终于来了。”
这时门被打来,一直少年跳了进来。顿时三人就都站了起来。恭敬的作了个揖道:“见过二公子。”
少年被吓了一跳,一见晕暗的屋子里矗着这三人还以为是什么东西。看清了才笑道:“原来是几位先生。怎么在此。”
三个文士们听到少年的话本想说话,但是你看我,我看你的。一付欲言又止的样子。这三人就是岛上现在唯一的白衣秀才王承平、吴波与吴道林三人。
“几位先生有何话旦说便是。为何这些支支吾吾的让人笑话?”
“这,好吧,二公子。今日我等都有去听你的识字课。只是你那些字怎生与这平常之字如此不同呢?”吴道林见前两人都不说,横下心来道。
“哈哈哈。便知道几位先生夜深到防便是所为此事。”
“还请二公子见教。”王承平也恭敬的说,对于他们来说眼前显然是一个小孩子,却是一个有功名的小孩子。比他们这些白衣强得多。所以虽然是年长无数,却不得不拿出一付恭敬的样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