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元年(1573)春,兀良哈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等率部犯边,驻喜峰口,索赏不得,遂大肆杀掠,蓟镇总兵官戚继光督兵将其击退。至年底,董狐狸又令其弟董长秃再犯边境,被戚继光俘获。董狐狸率部长亲族三百人叩关请罪,请释放长秃。戚继光及总督刘应节决定遣将受降。董狐狸献还被掠边民,戚继光乃释放董长秃,许通贡如故。终戚继光在镇,兀良哈朵颜等部,“不敢犯蓟门”。
……
忙碌的二月终于过去。精盐的销售让商会小小的有了一点收入。但是牙刷却让这些长老们埋怨不断。因为罗承续用了一点后世的销售方法。居体来说就是在大路边上送牙刷,每天送一个定数,于是贪便宜的百姓很快一传十十传百。自己得到了不要钱的牙刷之后便拉着亲戚朋友也来。但是每天只送一百把,于是每天一早就有人来排队。虽然这些人拿了牙刷之后便走,也没有几个人买。但是罗承续需要的是广告效应。而不是实际销售。很快通过口碑相传的关系。牙刷成为了这个时代里广告效应最好的产品。一开始商会几呼所有人都的反对罗承续这样去销售他们的产品。但是依然被罗承续给坚持了下来。因为这些牙刷很容易坏。而坏了自己制作很花时间,还不如买。所以罗承续知道将来他们只要使用成了习惯之后便再也无法离开这种好东东了。因为商会的这些人都开始每天使用了。所以室内空气开始变得亲新了起来。
但是收入的增加罗承续非但没有轻松,反而是而临着更为严梭的问题。一连几天罗承续收不断的收到更多的坏消息。
一个月前,也就是二月初的时候。一支千人的倭寇在松江登陆。之后连续奋战,连着抢着四五个村县,然后消失。等官军集中到松江的时候别说是倭寇,连毛都没有见到一个。
十天之后,又是一伙五百多人的倭寇再次的袭击了苏州周边的的村县。然后两天后他们居然进入了这个时代的洪泽湖,之后居然在湖边进行了近十天的大抢。听说直杀得湖边血流成河。这一次的大抢的消息传到了京城之后使得明廷震动。为什么只是五百多人的倭寇居然能够让明廷震动呢——因为他们深入了洪泽湖。
明代万历年间的洪泽湖是一个如同鸡蛋一样的椭圆形装,比后世的洪泽湖小一些。而最主要的是明代的时候洪泽湖正好是南北水陆的要冲地段。向北可以进入黄河,几天工夫就能够到达徐州。向南可以通过大运河直下扬州和应天。但是还好这些倭寇只是在湖里抢了一把之后就跑了。显然这些倭寇非常的小心,基本不去攻击有着强大防御能力的城市。基本只是小村小湖边洗劫。动作也非常的快,每每官兵们做出反应前之前他们已经逃了。
到现在都再也没有这支只倭寇的消息了。虽然罗承续依然觉得他们应当在某个地方进行无人道的抢劫行为,但是这个时代的信息流通速度就是这个快。新的消息怕是还要过几天才会有了。
这些消息都是李二狗和徐氏兄弟们平时在街头巷尾给打听来的。所以作为重中之重写在了日报里交章成带了回来。虽然这些人都在北方活动,但是难保他们会不会南下。而如果一但南下的话将会对商会如今自己苦心经营的基业就不定也就会因为这一次的突发事件而毁于一旦了。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威言颂听。五百多人、一千余人有多大的威力。但是明代倭寇不同,特别是真倭是一个很有特点的现象。
罗承续后世泡论坛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愤青们对于这个时代明代百姓和卫所军上千人会被几十上百的倭寇追着四处跑觉得非常的气愤。觉有这是这些人简真不可理解。上千人一人一口口水也应当把倭寇给淹死了,还用得着怕这些倭寇。于是罗承续看到这些人往往不会吝啬于恶毒的言语来辱骂我们的祖先们的无能和胆小。于是别有用心之人就引用此来证明中国所谓的劣根性。说明中国几千年来所充满着劣根性的历史由此可见一斑。年青的时候罗承续也受这种理论所影响,平时与同学们聊天的时候也会觉得愤慨。但是当他慢慢在边看小说边了解了一些明代历史之后才明白,狗屡理论就是这样被产生的。
首先做个假设,后世的一百名中国现代军队拿着先进武器杀到日本面对日本一千农民的时候,大家认为现在民族国家的日本农民们就会前赴后继的来送死?如果有人认为不会的话那么凭什么认为一个不是民族国家的大明朝的农民和同如农民一样的卫所军们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本浪人会象超级英雄一样与之战斗呢?但是有心人不会把这个关键点说明白。于是狗屡理论就此站直。然后是无数有心人利用此来攻击中国历史。证明中国人的劣根性,仿佛不把中国人变成世界上最差的民族就不甘心一样。在此罗承续无意论证中国人的劣根性。更不想去反博一些nc书里的狗屁理论。但是罗承续知道这个时代的倭寇,特别是真倭们与已方的战斗力的差距——那些人都是长年挣扎在生死线的最凶恶魔。
后世谈论倭寇的危害的时候总是呼略一点,就是为什么倭寇能够在中国大地横行。真是明军战斗力不行?那为什么戚家军能够打出上千比几的伤亡比。几千辽东铁骑加上二代戚家军(当然还有其他边军)能够吓得侵朝倭寇十几万正规军只敢当缩头乌龟。难不成倭国也有劣根性?
倭国在这个时代里正处在百年的战国时代里(真不要脸,居然好意思称自己为战国),村长们你打我,我打你。这种情况下自然会陪养出一大帮的打手来,要不然早给人灭了。虽然一个叫太田道灌的村长发明了让农民操刀子上阵的方法——足轻。使得倭国那只是几十上百人群殴的居面有所改观。但是战争的核心一直到战国结束都没有改变过。那就是——武士。当然这个时代的武士并没有形成后世的理论。但是也已经有了一个样子了。至少自杀的时候与后来的差不多。而在倭国村长们战败之后其领内的村民可以马上成为战胜者的村民。但是只有武士敌国大部分是不敢收留的,这些人有着强烈的二杆子精神。是这个时代标准备的楞头青,不杀了他们指不定哪天就把你杀了(典形如山中鹿之介,在外面混了几十年还想着当年那个村长)。当然如果是家族牵连的武士例外,基本上这些人完全没有武士的忠诚可言,今天可以服待这个领主,明天就可以服待那个。改个logo就可以成为胜利者的家臣。这就是日本武士!通过游戏罗承续清楚的了解这个时代的倭国的大至情况(感谢日本游戏的暴料)。
而就是那些失去了主子,敌对方又不敢要的倭国武士们一看国内活不下去了。干脆就下了海。再会同一些天天在海上抢东西的村长们——海盗大名,就是倭寇的主力了。试想一下。这些人都是从小接受杀人训练的,手上没有十条命也有八条命的亡命之徒。九死一生的来到了中国,却要求中国普通的农民们与那些与农民无异的卫所军去与之玩命,可能吗?请理解他们从来没有成功的用几百人追过明朝的强大的九边军。或是各地出名的特种军。如:狼兵、白杆兵、藤甲兵等。虽然许多中国的青年在玩游戏的时候都被日后的小日本给忽悠得一楞一楞的,以为武士是什么高尚的群体。但是请擦亮你们的眼睛,所谓的武士在中国不过是一帮只知道欺负农民的杀人犯、强奸犯和抢劫犯的集团而以。他们从来都不英雄,也不高尚,更不强大。看看他们在中国在朝鲜的所作所为吧。
再来看看其他方面。这些人手中命着世界三大名刀——日本武士刀(最差的都比中国大部分刀要好,日本铁矿石多富矿)和短矛,穿着有着日式特色的麻将甲(铁甲贵,不是个个人都穿得起,实际上绝大部分连甲都没有)。他们的对手却是中国的那些被官府压榨得面有菜色,没有任何战争经验,手里拿着农具的百姓。这样的仗有什么胜利的可能性。而中国的士大夫们抱着天朝上国的理念把个世界上最不要脸、最没有德道、最野蛮的国家定为不征之国。结果只能够被动的防御。这就是倭寇能够在中国横行的原因。请注意后世警察们最怕的是什么犯——流串作案犯是也。
所以对于罗承续来说倭寇来了,虽然他实在很想狠狠的消灭这些不能够称为人的动物。但是他知道目前商会还没有实力。所以他只能够忍。或是被人打上门来。虽然痛苦,但是保住有用之身,远比盲目死去有意义。
冷静的罗承续开始分析目前的情况。他发现现在老张头那里已经没有传来任何被跟踪的消息了。如果做一个前提,那些跟踪老张头的船与这些倭寇是一伙的话,那麻烦就来了。
第一,这伙人是一个极有智慧的团伙。行动过程当中来无影去无踪,抢了就跑,不做停留,极富效率。
第二,这伙人有着强大的实力,五百多人、一千余人的倭寇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再见到过了。这个的团队如果与自己碰撞的话,那就算商会能够败他们估计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现在岛上自己这一方才只有两百多人而以,还有一百多人是没有战斗力的孩子或是女人。如果发生一次死去几十个青壮年的战斗发生的话,那商会也就完了。更别说如果倭寇还不止这些人的话。
第三,这些人如果真的与商会碰撞,那是不是打败他们就完了。还是说他们就算是被打败之后还会卷土重来。
第四,也是罗承续最为担心的是他们会不会南下,南下会不会在舟山停留。因为一但他们在舟山停留的话那就算他们将来被明朝打败也好,被自己打败也好都会引来明朝对于双屿的重视。那样自己就要跑路了。毕近这个时代与明朝庭作对的都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所以罗承续再次开了一次长老会,然后全岛开始进入战时的状态,每天都会有寻逻。工厂里也不再制作任何手工制品了,全力的制作连弩使用的竹箭、藤牌、铜油等防御武器。并且不断的让人加宽加大寨外的壕沟。沟出来的土全都堆在木制的栅栏前面,这样不但加强的栅栏的防御力,还节约了劳力。在岛上各个重要地点设了暗哨,只要有船接近岛上他们就会派人通知罗承续,有人上岛就会放烟。这样给罗承续最大的时间准备。
而且显然这股真倭除去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之外,好象也引起了一些连锁的反应。没有几天黄权就派人来叫了周清云等几人过去商谈。第二天一早几人才回来,看着他们敖得通红的双眼罗承续实在是不忍心让他们继续开会了,于是让他们去休息。只是周清云坚持要把他人与黄权商议的细节告知罗承续。所以罗承续留下了周清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黄大当家的怎么说?”
“黄大当家的认为咱们都是有血性的汉子,那倭人为祸我浙地几百余年。烧杀抢掠、无恶不做,此番前来必定又是如此。而其南下必定经过双屿,是以黄大当家的认为我等虽不必去找那倭人的侮气,但若其要居此岛那此不是那么容易。若是想要我等加入其中一起为祸乡亲,那不如与之一战。所以希望我等与其一同抗倭。”周清云说得非常的兴奋。想来他必定是受到了黄权的蛊惑。罗承续没有他的热情,此时他的心理更多的是冷静。
罗承续前一世做过老师、业务人员等职业,都是拿嘴皮子吃饭的。知道吹吹并不难。但是要到落实的时候每个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了。而且从他后世看的一些这个时代的海盗的资料来看,明代的海盗们象王直、郑芝龙一样有眼光,有头脑的很少。大部分都是象徐海、刘香老这样占山为王,渔肉百姓之辈。这种人心里只有他自己,并没有国家、民族观念。与倭人一起合作杀死自己的同胞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所以这些海盗们极为不可信。罗承续从来没有接触过黄权。只是从周清云等人平时与之交流当上所听到的只言片语。而罗承续知道这些话都是黄权说给周清云听的。换句话来说这是黄权希望周清云这样认为的。所以这些话并不代表一定是黄权心里真正的希望。所以罗承续并不信任此人。因为他与自己不象是商会里的人一样因为利益、恩仇而被绑在了一起。本着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理他不相信黄权。
所以罗承续认为这次应当是黄权对于周清云等人的试探。看看周清云等人对于倭寇是一个怎么样的态度。这样来决定将来自己的路是怎么走。必近这次倭寇前来给了他太多种变化的可能了。罗承续对于黄权的分析是:黄权此时应当也很争扎。五百多或是一千倭寇看起来不多,但是实际战斗力可能远超黄权手下的三百多人。是与之一起为虎做伥,还是统领手下们群起反抗的话并不是由黄权内心的想法而确定的。做为一个优秀的领导来说他应当首先知道手下们都想要怎么做。这样他才能够更好的驾驭好他的手下。凡事总是与手下的意见不合的话罗承续相信黄权也达不到今天的势力了。所以罗承续认为黄权抗不抗倭更多的考量应当是他手下有多少有想抗倭。所以今天的商议罗承续认为黄权除去想要试试周清云等人的思想之外,也许还有试试他手下那些非嫡系的头领的想法。
而且罗承续更担心的是。如果他早就对这里的几十个汉子心有觊觎的话,那他完全可能利用这次的机会来吃下整个商会。别看平时他表现出对商会的帮助。加上自罗承续来了之后一次性就破坏了黄权吃下他们的可能。罗承续认为黄权应当一开始就想要收编了这些人的。哪里想到罗承续对这些人的引导。之后这几十个人又是晒盐、又是练兵的。可见这些人的生机,如是任由这些人在自己的身边坐大,那罗承续相信除非真是老好人,否则断不会有人能够忍得下去的。
所以罗承续认为黄权只要是一个有点野心的人的话就会希望借这次倭寇的事情来收编了这百十人。要不就借倭寇之手来除去这几十人。还能够达到消耗倭寇的目的,说不定倒时候倭寇实力下降之后他就有得利的机会了。如果他内部之人大多希望与倭寇一战,那么他可以利用为自己报仇的借口来收得内部人心,并且激发战斗力。如果他内部人希望与倭寇合作为做汉奸的话,那么他可以达到与倭寇平起平坐的目的。总之无论如何他都应当会算计于自己。
“卧榻之侧……”
“什么?”听到罗承续呆呆的说了句什么东西出来,但是周清云此时很疲劳。所以没有听清。于是张口问道:“二少爷,你刚说什么。”
“胡言乱语而以。”周清云的话一下子让罗承续回过神来,笑道。他突然觉得自己也太以小人之心来渡人了:“当时会上你们都说了些什么?”
“哦,当时我们去的时候龚头领刚刚说完了倭寇的情况。十位头领都沉默不语。”罗承续早就知道黄权手下有十个当权的头领,各领三到五十人。其中姓龚的叫龚云,他和黄权的弟弟黄伯为心腹,各领了五十人。其他头领都只领三十人而以。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黄权当时带的都是各村出来的汉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形成以宗族姓氏为主的内部团体,所以黄权干脆就把各姓打散给八个自己并不信任的人来统领。这样这些人领下之人难以齐心自然无法与自已的嫡系的一百多人相提并论了。光是这个举动罗承续就认为黄权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家伙。
……
另一边黄权的大屋里三个人座在一张圆桌边一边吃茶一边焦急的说着什么。
“大当家的,老夫听说东边那些人好象是听一个孩子号令的。可是事实?”一个黑瘦的老头一边摇着手中的羽毛扇,一边气定神咸的说道。
“是。曹军师所不言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