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一次……”
……
经过了这一次的会议沈二宝吴庞与薜仲青真正体会到了罗承续确实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会议当中那些年纪大他好几倍的功夫高手们居然一个个的被他的凛然之气给震慑得呆若木鸡一般。同时也看出罗承续做为一个上位者头脑的冷静和清淅,判断的决绝。哪怕是成为少数派也不会怀疑自己的决定。这不就是上位者们应当有的素质吗。其实他们不知道罗承续来到了商会之后已是几次成为少数派了。
所以散会之后好一会儿两个依然是战战兢兢的。这种心情并不是因为罗承续的身手或是地位、权力等东西而产生。而是因为他在当时的气质。
会议结束之后罗承续将三人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开始讨论起了战舰与捕鲸船的改造工作。
“这个东西子弩。”罗承续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张自己画的工程图说道:“相必两位应当有所卫闻吧。”
“老夫倒是听说当年于少保守卫京师之时使用过此物。只是未见过实物,不知二公子画此图作何用处。”吴庞沉声道。
“哦,此弩作用巨大。我商会虽欲购得水师战船,然我大明却不准百姓使用火器。故火器那水师却是不卖于我等。然商会人少力弱,若是与水师一般与敌船于海上互登敌船而战那却是必败无疑。就算是胜,怕是也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得不偿失。故我欲造出此物来,装于渔船之上可用之捕鲸之用,装之战船之上可用于伤敌之用。可好!”
“好好,当然好。他们说二公子乃神童,果然名不需传。”沈二宝可是中国目前不多的资深捕鲸专家。哪里能看不出工具的好坏,以往他们捕鲸需要在非常接近鲸鱼的距离(三到四米的距离)之上才能够投出渔叉。不是因为投不中,而是因为大鲸鱼身上有坚韧的表皮和厚达一尺的脂肪层。所以离得远了难以伤到鲸鱼。但是离得近了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受伤的鲸尾给打到水里去。沈二宝的几个同村都是如此送的性命。但是有了这个武器之后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接近鲸鱼了,远远的射出大形箭支。不但安全了不知道多少倍,还能够更好的在船上观察鲸鱼中箭的情况,方便做下一步判断。而且大船能够借风力箭支中了鲸鱼之后能够乘风跟上鲸鱼。不需要浪费体力在划船上。乃是一举多得好东西。所以他才会如此的兴奋。
但是吴庞却还是非常的谨慎的问道:“二公子。此弩虽利,然却笨重,便是在船上也难以移动。故也就只能对付一些大船吧。”
“吴师傅果然是常年监造大船的师傅。眼光毒辣。”
“呵呵,不敢当!二公子这辣为何物。”吴庞虽然不知道罗承续的话的意思,但是也知道罗承续是在夸奖。只是罗承续不记得辣椒还没有在中国被普极。辣椒现在在中国还是一个用于观赏的植物呢。
“哦,辣乃是历害的感觉。”罗承续随便的应付道:“此弩确实笨重。故承续也设计了一个专用弩座。”
说着罗承续又拿出了一张图纸放在了两个人的面前,只见此弩座与普通的弩座有极大的分别。这个弩座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一个方形的下半部。二是一个圆型的上半座。两部分之间是一个如同磨盘一样的机构。看起来让吴庞与沈二宝非常的不解。
“这……二公子?”
“哦,你们看不明白?嘿嘿……也正常。此座分成两部。下部方型用于固定,上部圆形用于旋转。你们都见着此处之磨盘状物了吧,此物内为空,放圆球与脂肪于内。方可使上下两盘之间得以转动,此即轴承。”看到两个人似懂非懂的样子罗承续知道他们还不是很明白。于是站了起来走到了自己的书桌边上拿出了一个小比便的弩座的模型出来。放在了两人的面前。并将上下两部分开。露出磨盘结构里边的木制圆球。自从从杭州请来了涂大力之后,铜制的圆球便已经制好。现在两台床弩已经开始装船海试了。差不多就可以交付给捕鲸船使用了。所以罗承续才会把眼前这些东西给他们看。
“有了此物,上下一合,转动起来便方便起来。只需一人之力便可转动,将弩装于其上操作方便许多!”罗承续说着合两个部分合在一起用手轻轻的转动了起来。
“哦,二公子真是认妙。”这回论到了吴庞赞叹了,他说得非常的平常,但是造了一辈子船的他又怎么能够不明白这个机关的重要呢。所以他的内心却是激动不以。这使得罗承续非常的得意。
其实这个罗承续并不知道在意大利奈米湖发现的一艘古罗马船只上,发现了早期的圆球轴承的实例。这个木制球轴承是用来支撑旋转桌面的。这艘船建造于公元前40年。据说列昂纳多·达·芬奇在1500年左右曾经对一种球轴承进行过描述。与他同时代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家和金匠的塞利尼(1500~1571年),也看出一圈自由旋转的滚珠可能减少两个转动体之间的摩擦力。1543年,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已作成了一尊美丽的朱庇特雕像,将它放在一个木制底座上。我在底座内安了4个小木球,木球的一大半埋在球窝内。整个设计十分巧妙,一个幼小的孩子也能轻而易举地使其前后移动和转身。可见罗承续虽是穿越者,但是他居然并不是发明滚珠轴承的人。不过好在不管是哪种滚珠轴承其发明的虽早,但是使用方面却非常的晚,普及开来就更别谈了。
滚珠轴承的各种不成熟因素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球之间会发生碰撞,造成额外的摩擦。但是可以通过把球放进一个个小笼里防止这种现象。于是在17世纪,伽利略对“固定球”的,或者“笼装球”的球轴承做过最早的描述。但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在机器上安装轴承一直没有实现。第一个关于球沟道的专利是卡马森的菲利普·沃恩在1794年获得的。距离这个时代还有两个世纪之久。
就算是现在罗承续所采用的松动地安在滚道里的进行滚动接触的滚珠轴承,也是直到18世纪最后25年才开始用在风车上。最先用滚珠轴承的风车是柱式风车(约1780年),机器的整个结构围绕中心柱旋转。1794年,威尔士卡马森的一个叫菲利普·沃恩的铁器制造商用经向滚珠轴承作为四轮马车的车轴轴承,并为此申请了专利权。从那时起到19世纪,特别是在19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人们将滚珠轴承用在儿童玩的旋转木马、螺旋桨轴、军舰上的机枪转塔、扶手椅和自行车等器械的轴上,并取得了若干专利权。但是,直到有动力装置的车辆出现以后,金属部件因快速行驶而发生大量的磨损时,这项发明才开始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汽车和能大批生产的精密的球磨机出现以前,滚珠轴承并没有真正起到像今天这样重大的作用。
但是做为一个现代人他还是明白轴承对于机械的重要性。加上他之前当伪军迷的时候听说过清代的火炮研制专家研究出过磨盘炮座给过罗承续这个灵感,所以他早在准备造战舰的时候就研究出了这个基座。但是由于现在没有足够的材料,更没有有技术的工匠。所以根本不可能在现在研究出火炮这种高档货出来。罗承续要不认为自己王八气一抖拿个泥巴也能造得出火炮来。
但是历史上简单的轴承也能有大功用,而这个是他能够发明的东西。看着眼前的吴庞小心的玩着眼前的模型道。
“由于此为模型。只需让两位了解其至理,故做得过于的粗糙,是以转动的时候上面的台座并不平稳。而实物必不可如此粗糙。如何?”
“二公子,只是便是有了此物虽可使那床子弩。然海战当中那床子弩也不过一箭伤几人耳。怕是也无甚大用吧。”吴庞依然对少量的远程武器没有什么信心。
“无用?若只用箭当然无用。但若是箭身内藏有手雷呢?”罗承续微笑着说道。只是这微笑让两人感到一种毛骨悚然。这个二公子小小的脑袋里关于杀人的办法怎么这样多呢。连弩,手雷、狙击弩等,现在又有了这个床弩。让二人惊讶不以。
“二公子思虑精妙,我等不及。”两人想着想着都为罗承续的想法所折服。现在在海岛上想大量得到刚铁不容易,所以使用床弩也算是有了山寨版的火炮了。而且这个时代全世界都不重视火炮(事实,西方国家这个时代也不重视火炮)而床弩射程对上风帆时代的火炮也不算是吃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