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公元5世纪,会安是古代占婆国的著名海港,名为“大海口”。也就是说,会安作为一个海港城市,迄明代为止已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在欧洲人到达越南三邦的时候,占城的国王准予华人在他的国土中,选择一便利处所,建一城镇,俾可举行市易,该城命名为会安,即今中圻的中央。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形成与发展时期里,来自中国、日本、东南亚及南亚各国的商船都在会安港进行贸易交流,会安港则名列当时东方各大港的前茅。该城镇计为两区一属华人,一属倭人。各由一长官统治,该城贸易时期的揭幕,差不多和新年相符。……。在需时七日之久的商业交易期过后,倭人便装运货物载回倭国去。
同时,该港还是古代占婆国使节前往中国进行朝拜的启航港。从公元15世纪起,荷兰、葡萄牙、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在会安港设立商站。各国商船经常出入会安港口。其中,尤以中国的商船最多,有时一次竟多达上百艘。中国商船带来的商品有锦缎、纸张、毛笔、铜器、瓷器、陶器、银器、金币、银锭、铝、铅、硫磺,而从会安则购回胡椒、糖、木材、香料、鱼翅、燕窝、犀牛角、象牙、黄金、蚕丝等当地土特产。后来,随着商品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中国商人就在会安购买地皮,建筑房屋,作为销售商品和收购货物的场所。会安是最早出现旅越华侨的城市。粤闽海商在海外诸国自由贸易政策的支持下,贸易经营活动不断扩大,对东南亚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今天罗承续便见到了这座在明代对东南亚经济最为重要的城市。船队在经过了与海盗之战之后继续快速的前进。第三天便已到达了秋盆河的入海口。二十一世纪这里河道数次改变,泥沙淤积严重,失去了做为一个港口的功能。这才使得后世的岘港得以发展了起来。但是在明代的时候罗承续看到这里水深港阔。一路上除去他的大明船之外还有倭船与几只葡萄牙船停泊在河道里。证明这里确实是国际港口。
进入了秋盆河之后船队开始沿着河道的中间向着上游上溯前进,会安距离河口有十二里左右。在河里船队开始使用着帆橹一起推进的方式前进,庞大的大船将水面快速犁开,象小墙一样的大浪被推向了四周,许多在河里边来来往往的越南小渔船在这大浪当中,如同是后世公园里的海盗船一样上下不断的摇摆。但是这些人看来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并不觉得惊慌。
船队离港口越来越近,眼前的小城在罗承续的眼中不断放大。首先能够看到的便是河道里寻些这个时代里常见的船只,在这里罗承续见到了克拉克船、卡拉维尔船、道船等西方的大船。但是这个港口里最常见的还是中国的广船与福船。其次是日本的各种千石船和弁材船。看到这种盛景有谁能够相信这样一个繁盛的港口到了18世纪,由于越南国王们长期而激烈的权力之争,约束了发展,几乎被废弃呢。并且之后这座天然的港口终于淤塞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会安港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才使之焕发昔日的光彩。但是便是后世来到这里也不过是凭古一番而以。现在罗承续看到的却是真正的古城。
船队在当地广东引水员的帮助之下选了一个地方停泊,然后罗承续等人便坐小船前往码头上岸。整个城市都是中国人,那么自然码头上活动了也大多是中国人,而那些占城人只能够在这里做一些苦力的营生。
在小船上看两座小城分得一清二楚。整个会安的码头区有百分之九十在中国区这边。后世有名的景点日本桥(来远桥,始建于1593年)还没有开始建造。所以中国区与倭国区相隔着一条小小的水道。水道是北方的一片沼泽连接河道的出水口。却天然的将两城隔开。而倭国城远远看来则是小得可怜,其建筑与占地都与大明城没有任何可比性。
码头之上无数小船正在这里进行着装卸。这些东西罗承续并不关心。他让林施恩自己去处于船上的货物,而他则要“公费旅游”一下了。
有了身边的免费向导所以罗承续根本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迷路。刘巴确实是一张活地图。罗承续走到哪里他都知道一些情况。
这个时代的会安城中,中国式的建筑物是绝对存在。虽然这个时代欧洲人也常来这里做生意。但是他们并不在这里建房,如果需要一些房屋便租用中国的房屋居住,或是住船上。所以一路之上都是那些有着木制横梁和雕花的木门,飞翘的檐盖、雕梁画柱、影壁上画满了中国的神话的古老住宅。它们在后世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的财富。但是在现在却人属于中国人所有。
“二公子,这条道便是名为唐人街,此等为沿河直街,长三、四里,央道行肆,比栉而居,所居悉闽人。你再看那前面便是广肇会馆、潮洲会馆、福建会馆、中华会馆、琼州会馆……”刘巴指着一条大直道给罗承续说着。大明人在这里的实力分外的强大,所以实际上整个会安真正的权力中心便是这些会馆当中。而不是行政官员。
“在会安,有有福建帮、广东帮、潮州帮、海南帮和客家帮。所以二公子若是有事则找他们便可成事。其在会安之实力不可估量。”
“嗯。”罗承续一边走一边应着。两人正说着话,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嘈杂的声音。罗承续等人顺着声音走了过去。原来是几个身着武士装束的倭子正在追杀两个大明装束的人,而一路之上这两人只是没命的逃跑。而一路上的大明人却没有几个出手帮助的。这让罗承续怒不可厄。他马上命身边五个保护自已的陆战队员们去解救那两人。
四个倭子的武士一看居然有人怕出面来帮助他们的对手,这让他们感到有些意外,一个犹豫之下陆战队的战士便排好了阵形并将两人拉到了身后。几个倭子一看讨不到好。便慢慢的退走了。如果不是因为罗承续等人现在在“国外”,且不想引起“外义纠纷”的话,那么这几个倭子怕是今天定是要死在这里。
两人一看那些倭子被吓走马上跑到了罗承续的面前来。
“谢过这位公子。”两人眼力不错,一看这些煞神把罗承续围在中间就知道罗承续是他们的头。再看罗承续一身的长衫便用广东话称他为公子。
“嗯,你们是什么人,为何会被那些倭子追杀?”罗承续用广东话回了之后便开始打量起两人来。只见这两人都着长衫,一个年纪大些,一人是个后生,看起来很象是父子两。年纪大的约四十岁左右,身体微微发福,头发有些花白了。也许是刚才被惊吓了,所以现在满头冷汗的。而后生则平和许多,身子骨显然有些瘦弱的样子。
“在下黄柄文乃是新会人士。这位是犬子。我二人乃是宝石商人,去年我二人原本打算从暹罗回大明。哪里知道船在海上碰上大风,给吹翻了。幸得渔民救得我父子两人,但是在下又生了一场病,所以不得以留在了暹罗治病。今年看到倭船要来大明便乘其船前来,哪里知道这些倭子居然说我等银子不够要我等在此下船。我等当然不从,结果与其急吵后那舶主恼羞成怒便要那些倭子来捉我两人。”
“原来如此,那些倭子也真不是好东西。不过你们有何打算。”罗承续知道这个时代在海上什么一都有可能会生了。非常的危险,所以这些人说的话基本可信。而这个人到过暹罗又是宝石商人。这引起了罗承续的好奇。他很想了解一下整个东南亚周边的情况。所以才问起他们的打算。
“我等父子二人准备前往广肇会馆去求得相助。”那黄柄文说道。
“原来如此。”罗承续说道:“不如便由在下送两位前往广肇会馆好了。”
“那便多谢了。”黄柄文答道。于是罗承续与两人便向着广肇会馆而去。
到了会馆当中马上便有人接待了他们,一问情交便马上找出了掌柜的人。掌柜一听告诉两父子过几天便会有船,并安排他们住在会馆里。而后罗承续等人方才回船上去了。
……
“多谢前日罗公子相助。”在广肇会馆里休息了两天之后的黄柄文倒真有些商人的气度。罗承续让他休息了几天这后便主动登门,想了解一样这个时代的东南亚。
“哪里,区区小事不足卦齿。”罗承续客气着:“在下家中也算是海商世家,近日也想于南洋扩大生意。而今黄员外既然久于暹罗生意,那么在下便想请教黄员外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