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郭公公留步,让小的领引。”
又走了一百来步,来到一座大殿门口,洛得荫抬头看,高悬的大匾上是“仁寿殿”三个大字。洛得荫知道,仁寿殿的前身叫勤政殿,慈禧太后将此殿改名为“仁寿殿”,是想标榜自己既仁慈又勤政。洛得荫想:“这里平时是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会见大臣的场所。我在这里被召见,恐怕是吉事而非凶事。”他提起的心稍稍放下。不过他知道,慈禧是个喜怒无常、变化多端的女人,应对稍有不慎,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
殿里的大太监把洛得荫引进仁寿殿,只见大殿中间有地平床,上置紫檀木雕制屏风,屏风顶上有金色闹龙九条,屏风后面的大壁上有二百多个不同写法的“寿”字,地平床中央有宝座。大殿中肃立着十多个宫女与太监,却静得如入无人之境。“她在搞什么鬼?”洛得荫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大太监示意洛得荫停步,自己进入暖阁,不一会儿,大太监走出,大声说:“太后召见洛公子。”
洛得荫走进暖阁跪下叩拜:“小民叩拜太后,恭祝太后万寿无疆。”
慈禧太后:“平身,赐座。”
洛得荫坐下后,慈禧太后道:“长得果然雄伟俊俏……你知道今日为何召见你吗?”
洛得荫低着头,诚惶诚恐地:“禀告太后,小民不知。”
慈禧:“前方我大清军民打了胜仗,哀家听说你和魏子奇都慷慨解囊,为这次胜利立下功劳。”
洛得荫:“启禀太后:前方胜仗是太后英明果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结果。小民身为大清子民,长期受惠于我大清国泰民安,今为大清国之安定献出微薄家财,理所应该,何功之有。”
慈禧笑着说:“好,你很会说话,我很喜欢。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洛得荫:“禀告太后:小民不敢。”
慈禧:“为何不敢?”
洛得荫:“因为太后是高山仙岭,小民乃小河流水,小河不敢仰望高山。”
慈禧高兴地:“哈哈,你就大胆抬头看我,不必拘束。”
洛得荫抬头间,看到一个满脸皱纹、涂了厚厚一层胭脂脸粉的老太婆,不由得打了个寒战,马上把头低下。
慈禧有点生气,语气变得冷漠与威严:“怎么了,是因为我长得很难看,吓着你了?”
洛得荫心里咯噔一声,顿时冒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自己犯了大忌,但他马上冷静下来,机警地接过太后的话说:“禀告太后,您很好看,只可惜……”
(bsp;慈禧不悦:“可惜什么?”
洛得荫:“只可惜清秀了一点,否则……”
慈禧更不悦:“否则又什么?”
洛得荫:“否则就更像观音菩萨了。”
慈禧扑哧一声笑:“你的小嘴真甜……你第一次来,觉得颐和园修得怎么样?”
洛得荫诚心诚意地:“美,太美了。”
慈禧点点头:“怎么个美法,你形容形容。”
洛得荫心里嘀咕:“这可难为死我了。小时候贪玩,学习不用功,就珠算凑合,要写景不会用词,要写诗不会押韵。只好拣好听的说,来个生搬硬凑……”洛得荫开动脑筋,边想边说:“京都往西三十里,一座皇园建其中。玉泉高塔奠其后,铜犀守桥在其东。万寿山顶闪金光,勤政殿前鹿鹤鸣。十七孔桥如月升,昆明湖水泛银波。风吹松枝婆娑舞,香烟缭绕南湖泊。有福之人福长在,石舫永固不沉岛……”
禧慈欢笑着,看得出她听得十分喜悦:“好了,好了,看来你在诗词上一般般,但触景生情,也算是有感而作,难为你了。不过颐和园修得这样好,却有人嚼舌头,说因我动用海军经费来修颐和园,致使海战失利。这是天大的冤枉。话又说回来,如果不修颐和园,多买几条铁船,还不是一样沉入海底,全打了水漂……就说到这里吧,我累了。”禧慈转头对太监总管李莲英说:“小李子,洛公子和魏子奇封五品文官的事报上书房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