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留了,人会不会再来也不一定。不管怎么说,那钱三确实是给了自己带来了财运,当然希望他还会再来。
“老毛头,这事儿办得漂亮,这玩意儿通透,老祖宗一定喜欢!爷也高兴,赏你的!”年三十,玉器行的毛掌柜得了一个大大的红包“老万头也是个人精了,居然雕得如此精致!”看着桌上佛龛里的玉佛笑道:“你是知道的,哪次的年礼兄弟几人不是较着劲儿的拼,次次被他们比了下去,好歹也轮着爷风光一次了!”
“谢爷赏!”毛掌柜乐得嘴都合不拢了,钱财是小,爷大大小小十三家商行,能亲自得他赏的可不多:“只要老祖宗喜欢,爷高兴就好!”
“当真,老毛头,这原玉从哪儿得来的?”越看越欢喜:“爷也要重赏献玉之人!”
“回爷话,这是一个叫徐洋的外地人阴差阳错让我们鉴定打磨的,小的和万师傅想着爷正寻年礼,这就定下了!”精品在民间,这话一点儿也不假,爷口中的老祖宗不说富可敌国,但库房里的精品也是无人可比。但像这种极品玉做成的佛那是万里挑一了:“他还有两件原玉,万师傅打磨了些物件,爷您看着好拿去赏人也不错!”那家伙拿了一个手镯一个玉佩和一根玉簪,其他的都被自己收下了,当然,三千两银子也不算小数目了。
“以后这叫徐洋的送过来的都给爷留着!”看过其他的物件,悉数打包全拿走了,临行前特意交待了一句。
毛掌柜想这叫徐洋的祖上积福了,小主子都记住了他的名字,他日有大福了。
“毛掌柜,有朝一日我徐洋能成大业,必当重谢于你!”听了毛掌柜的转述,王渊很是高兴:“这一点您放心,但凡我手中有佳品,一定第一时间送到行里!”要靠一棵大树很难,靠一棵稳固不倒的更难。私下里打听过,这玉器行不是别家的,居然是康亲王府的。康亲王是当今圣上一母同胞的弟弟,而毛掌柜口中的小主子正是康亲王唯一的嫡子,这位主不爱江山功名,只好古玩玉器和美人。与权势无争自然深得太后宠溺,皇上也是疼爱有加,丝毫不逊于皇子。王渊想,下次寻了好东西,就是不要钱也一定送过去。自己能不能在京城站住脚,靠的就是这棵树了。但凡搭上一点边,还愁生意不好做?
一年之计在于春,阳春三月,正是播种的好时节,山下却有一片地面临荒废,听说是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家道中落准备出售。按照当初王渊的想法,是要在水口山村建起自己的一片庄园的,机会难得,娇娘让胡嬷嬷将这片田土买了下来。
“少奶奶,这片地种什么?”韩老伯最喜欢地,一辈子和田地打交道,如今让他经管田土,真是多多益善,按他的想法,一百多亩的良田美土,可以种很多稻谷了。
“田种谷子,土种高粱,田坎上也种高粱!临山的地方就种苎麻,也可以找些果苗种上。别的不说,咱以后自家的孩子要吃也方便。”猫儿已经酿了几十缸酒了,在大宅院后院,专门挖了地窖贮存,娇娘想不出意外今年秋得卖酒了,否则就装不了。米酒和高粱酒是主打,果酒一直是娇娘想要偿试的,但水口山镇的水果几乎没有,还得从种果树开始,过程真是够漫长。
“对,咱们宅子前后也种些果子,等孩子长大了正好挂果了!”胡嬷嬷笑道:“以后咱们家的孩子越来越多,腌制些果脯吃起来也放心!”
“嬷嬷,你说这么多孩子会不会为争个果子什么的打架啊!”抚摸着高高隆起的肚子略略担心,不过看着旁边坐着的可儿和李燕娇娘又笑了:“孩子也真是缘份,说来就来了,等我出了一百天,你们相继临盆,嬷嬷,咱家得再添些人手了!”
“添,明天我就去县城里跑一趟!”水口山镇是小镇,民风淳朴,也不是天灾人头,没人卖身。而且,买卖奴才还得经过官府备案,人牙子处寻的丫头奴才经过严格的训练,比江铃用起来顺手,比可儿这没大没小的听话。而且,少奶奶身边得备奶娘丫头和粗使婆子:“少奶奶,我已捎信去了昌州,请张大夫在您临盆前务必到水口山村来!算着时间他应该都快要启程了。”
“有劳嬷嬷了!”胡嬷嬷说张大夫的千金堂在昌州有名气,是因为他擅长妇科,有他坐镇自己也要安心不少。娇娘还让阿生去了徐家接了了娘亲过来。都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不好,王渊那混蛋给自己留下一对双胞胎,近八个月的身孕肚子隆起都看不到自己的脚尖,走路都是江铃和郑嬷嬷掺扶着,刘大夫看诊后说在早产的迹象,真是愁死自己了。男人影子都没有,自己却要卖命的给她生儿育女,你说这是肇的哪门子的孽。也幸好有胡嬷嬷主事,要不然,她都不想混下去了。
王家的生意好,人丁却是单薄了些。
哪知道,胡嬷嬷去了一趟县城,呼拉拉的带了十个人回来,吓了娇娘一跳。
“少奶奶,这三个丫头你看着顺眼的挑两个贴身伺侯;余下的去帮衬可儿和李燕;厨房里配两个厨娘,一个负责全家的吃食,一个负责你的膳食;这两个男丁跟着阿生看家护院,两个奶娘,这个叫姓白的男子擅长种养,我让他跟着幺弟!”胡嬷嬷一一安排,但也是让娇娘自选丫头。
“我身边用不着这么多,给可儿和李燕一人一个!”虽然她们俩名义下是下人,但娇娘更多的当亲人:“更何况,我身边有你和郑嬷嬷,娘也带周嬷嬷过来,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
“少奶奶体恤下人,我都知道,只是,少奶奶,咱们家业越来越大,等添了小主子人丁也兴旺,有些规矩还是不能废了!”胡嬷嬷道:“老夫人曾说没规矩不成方圆,一家一屋看家规礼教就知道能不能兴旺长远。王家的家规是从林氏手中败坏的,既然我受了老夫人之托看顾少爷,那王家也不能在因我的怠慢而失了体统!”目前为止,少爷是没影没踪,甚至是死是活都不得而知,尽管不愿提起他,但心里隐隐作痛,幸好少奶奶怀孕了,而且是双胎,一个少爷没看好,再不能让少爷的孩子有闪失,胡嬷嬷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好,一切依你!”你还别跟胡嬷嬷较真,一较真论起来头头是道。有规矩也好,毕竟,等王渊回来了,这个家早晚得兴起规矩,到时候再来立规矩说不定还受他嫌弃了。想想娇娘就憋屈,自己时常想起他,他倒好,没有只言片语的书信捎来,当真还以为他是憨子不成?
一个叫林儿,一个叫枝儿,两个丫头怯怯的搀扶了少奶奶坐在宅院门口,见她又在张望了,天天这样看,也不知道在盼谁。
“这王家真是奇怪,怎么只有少奶奶没有少爷呢?”枝儿低声对林儿道。
“许是在外做官,许是经商,没少爷又怎么会怀孕!”林儿年纪稍长:“咱们都初来乍到,别忘记了胡嬷嬷交待多做事少说话,她可比少奶奶还严厉呢!”
“这也是奇怪的事儿呢,少奶奶万事不理,里里外外,听那掌柜和管事回事都是和胡嬷嬷说,不明白的还会以为是当家太太呢!”枝儿才不管那么多,两人谈的事哪就传到胡嬷嬷耳里了:“你不觉得奇怪吗?大家好像都避谈少奶的事呢,许是没了!”
“枝儿,别再说了!”林儿上前一把捂住枝儿的嘴,小声道:“真要是没了,少奶奶也不会还穿得这么艳丽,你再胡说小心受罚!”一行十人的身契都捏在了胡嬷嬷手中,罚赏分明,生死不论,一听就是大户人家的管过事的人。
“娘,娘!”两个丫头正在窃窃私语时,听得少奶奶来路上高喊,慌忙跑了上去搀扶着娇娘,原来这才是当家的太太啊!
“我的娇娇儿,可真是受苦了!”连坐都这么困难,可想而知,睡觉走该多痛苦了,季氏紧走几步迎上女儿双泪直流。
“太太,小姐怀着身子呢,咱回屋说去吧!”身后周嬷嬷小声提醒。
“是啊,太太,这一路上咱们赶路也急,回去歇着,从今天起你就要在这儿陪三小姐呢,有什么话咱们慢慢说!”梅儿上前看了一眼两个面带怯色的丫头心生疑惑:“小姐,可儿呢,她怎么不在你身边伺侯?”
“可儿如今正需要人伺侯呢!”娇娘笑了:“梅儿姐姐也来了,正巧可以教些经验给可儿,那丫头怀着孕都不老实,让我担心不已!”
“你们这主仆二人,就没一个让人不操心的!”季氏和梅儿一左一右牵了娇娘往屋里走,周嬷嬷靠后,而林儿和枝儿就更是被挤到了最后:“知道你修了房子,还不错,看起来倒像那么一回事了!”
“娘,早说了让您别担心我!”说起到水口山村以来的变化娇娘还是有些骄傲:“娘,作坊铺子生意都好,良田美土也有了,宅院也修了,你女儿我呀,日子是过得越来越顺溜了!”
“渊儿那孩子?”是,丫头婆子也添了几个,看着也像那么一回事了,只是,这女婿到底是生死不知下落不明啊。要不然,表面看也是和和美美的一家子人了啊。
“娘,谁知道呢,这人悄无声息的走了,说不定哪天,又悄无声息的回来了,咱不谈他!”没人知道,自己心里也是一份浓浓的牵挂,越到生产时越是爱恨交加。而且,自己还得替他守着这么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话说得!
所有人听到心里都不是滋味,而落在最后的林儿和枝儿则相互看了一眼,心里的疑惑也解开了,原来少爷是走了的,而且是悄无声息的走的,可能是看不上少奶奶吧。其实,怀孕后的少奶奶只是身子长得比冬瓜还圆润,但五观看来也不差啊。少爷居然会看不上她,那少爷该是怎么样的一个俊男子了?
季氏来了,胡嬷嬷自然上来拜见一番。让周嬷嬷惊讶的是,太太对周嬷嬷的态度,绝对不是一个主子对奴才的,而是带着尊长一般的敬重。
“嬷嬷多礼了!”季氏避过胡嬷嬷的礼双手握着:“早听叶姐姐说起过嬷嬷,娇娘全依仗嬷嬷看顾了!”
“太太是个好人!”胡嬷嬷看着季氏犹记当初的叶氏:“夫人曾给老夫人提起说订儿女亲家之事,老夫人听闻太太知书达理贤惠豁达欣然同意,如今看来,夫人有先见之明,太太是值得人尊重的!”两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