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好种田_分节阅读_22_长白山下好种田_奇书网
返回

长白山下好种田

首页
长白山下好种田_分节阅读_22(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志新在一旁叹了口气,“既然这样,那就大家一起上山吧,等今年冬天,咱们再说。说不定那时候能好点了,就让你们去镇上念书去。”

志明夫妻在那听了,都有些难过。“文翰啊,是三叔对不起咱们家,对不起你。要不是三叔,你们还能念书,这下子,唉。”志明叹了口气。“三叔除了会给人看病以外,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以后就跟着大家伙一起,拼命的干活挣钱,咋地也要让你们都能去念书。”

志新看了一眼弟弟,“老三,你也不用再说什么对不起的话了,这过日子还能没有个起起落落的?这都正常,只要咱们一家人心往一块使,慢慢的就好了。”

吃过了饭,静涵和静雅帮着把桌子收拾下去,然后大家就各自回去歇着去了。这几天家里全都担惊受怕的,一个个谁也没能休息好,这会儿好歹看见亮光了,这乏劲儿也上来了。没多会儿,整个许家就静悄悄的了。

清明这天的早上,老爷子老早的就领着家里的男丁去上了坟。到了坟地那里,老爷子忍不住哭了起来,跟祖宗们说着忏悔的话语。无非就是子孙不孝,把老房子都给弄没了啥的,志明和志新也全都跪在那里,默默不语。

等到上完坟,大家全都回到了家。老爷子让把东西全都装上车,正好村子里的几辆车也过来了,所有的东西全都装好。志新勤,光是柴禾就攒了不少,这些柴禾不用全都运到山上的,山上有的是柴禾。所以陈氏的意思,是把这些柴禾全都送给慧心他们得了。慧心家里是在镇上,烧柴禾都得买,家里还有十来丈的柴禾,给了慧心,他们今年就不用买了。

志新也是同意的,所以昨晚上就去镇上跟庆年说了,让他们今天找两辆车来,把柴禾运走。这个时候,庆年也来了,后面跟了两辆车。大家齐下手,把柴禾也给装上了。这十来丈的柴禾,两车装不下,村子里又给出了两辆车,这才装完。

“庆年啊,赶紧的带着人回去吧,我们今天也忙,没时间过去帮忙了。等这什么时候闲了,在去你那看看。”陈氏让庆年赶紧的回去。

“娘,那我先走了,有啥事找人往镇上捎信儿。”庆年坐上了车,回头跟大家说了声。

既然东西全都装好了,大家全都上了车,往西边走了。

一路上走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那片参地。这个时候,参地里的雪还没化多少呢,一片白茫茫的。来到了靠近路边的这栋房子,这是五间房,也是土坯的,还挺结实。大家全都下了车,挨样的往下搬东西,屋子里早就收拾了,所以家具什么的,直接搬进去就好。

陈氏看了看这房子,比家里的小了些,叹口气,如今也只能将就了。五间房子,老两口住在东屋的里间,外间住着四个女孩。西屋的外间给文翰他们四个男孩住着,里间留着放东西。而志新夫妻和志明夫妻则是住在了其余的两栋房子里面,说是房子,就跟个窝棚差不多。矮矮的,只有两间的大小,外间是锅灶,里间是一铺炕,也就是两口子住还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比没地方住好吧?

于是一家人也就算是安顿了下来。薛氏和朱氏赶紧的收拾东西,然后准备烧火做饭。

外头帮忙搬家的村里人,一看东西全都卸下去了,就全都告辞往回走。志新一看现在这个样子,也没法留人家,就说等以后有机会请大家喝酒。家兴自然是跟着来的,“大哥,你也不用想这些,赶紧的把东西归拢了,然后好好干活才是。等你们的日子缓过来了,咱们兄弟,想怎么喝都行。好了,我们回家去了,反正过几天我们就就得上来做棚啥的,又能见面了。”说完。,打击赶着车全都回去了。

村子里,许家的大门前,志德带着妻子和孩子看着空荡荡的房子,有些不知所以。好不容易找了个人一问,才知道家里把房子卖掉,上山去看参去了。

志德的眼睛都红了,冲着韩氏喊了起来,“都是你这个败家的娘们,大哥去咱家借钱,咋地还不能拿点出来?这下好了,害的爹娘连房子都卖了,而且根本就没告诉咱们,他们这是把我给当外人了。”

韩氏瞪了志的一眼,“你少在这胡扯,当时你不也没说借给他们么?再说了,怎么就是我害的了,分明是你那三哥害的好不好?要不是他出了事,家里好好的,哪会有想这些事?说来说去,都怨你三哥。”

志德垂头丧气的说了句,“走吧,这里都不是咱家的了,还在这干啥?”说完了,就没精打采的往镇上走了。

韩氏一边走一边嘟嘟,“这老两口可真是的,要卖房子也不吱一声,好歹这房子还有我们的份儿呢。就这么卖了,真是拿我们不当一回事啊。还有,家里那么些的柴禾,山上也用不着,不知道都送给谁了,咋就不想着我们呢?”

“行了,你就闭嘴吧。你都不肯拿出钱来帮忙了,还想着家里的柴禾,你咋寻思的?你那心眼里就你自己了是吧?”志德在前面听了,回头喊道。

“咋了?还不让我说了?我告诉你,这许家可是没分家呢,所有的东西,都有咱们一份,凭啥他们不吱声就把房子和地给卖了?”韩氏犹自在那不依不饶的。

志德也不听,就在前面越走越急,恨不得马上回家去才好。后面韩氏还领着孩子,自然是跟不上,就喊道,“你倒是慢点啊,谁能跟的上?”志德也不管那些,就是个闷头走。

文星和静和两人都是孩子,哪里能够跟的上大人的速度,静和一下子没注意。摔倒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气得韩氏就要打人,志德只好回头,抱起了女儿,继续往前走。一旁的文星看到爹爹抱着妹妹,就不依了,“娘,为什么爹爹只抱妹妹不抱我?我也走不动了,我要抱抱。”

韩氏无奈,只好抱起来文星,慢慢的往家里走。

☆、第四十八章

许家在山上安顿了下来,正好现在也是该做棚了,如今就在跟前,这活计倒是干的些。老爷子和志新志明两兄弟,没几天就把棚子给做好了。

渐渐地,村里的人都来给棒槌做棚了。这个时节,天气依然很冷,村民们都是带着干粮来干活,就在外面那么吃,冷飕飕的风直往肚子里灌。静涵看到了,就让薛氏烧上一大锅的热水,然后让人家到屋子里面来吃东西。以前的老刘头从来都不管这些的,如今许家来了,大家还能有个地方喝点热乎水,这一下子,就有跟多人都称赞起来。

薛氏听了静涵的话,告诉大家,以后来干活的时候,可以把饭放到这边。等中午就帮着给热一下,省得总是吃凉的。

这些人听了,都挺高兴的。“哎呀,嫂子,要是以后真的这样,我们可就享福了。尤其是这个时候,不带饭吧,到了下午就饿的受不了。带饭吧,吃了呛一肚子的凉风,难受。这可得谢谢嫂子了。”庄稼人都实在,你对他有一点好,他都会记在心里的。

“这有啥谢的,我们在村子里也没少麻烦大家伙儿,这点小事,不值得说谢。”薛氏笑着就回屋了。

时间过得很,一转眼,许家人来山上就要一个月了。天气渐渐的暖和了,外面的树木都开始泛青,而地上的小草也渐渐的吐出了新绿,为春天增加了一抹亮色。

这个时候,也是参农最忙碌的时候了。棒槌的池面子上,每年冬天都要往上盖厚厚的一层土,这叫做上防寒土。为了防止冬天太冷,把棒槌冻坏了。因为这时都是用木板在池面子上面搭上棚子,用来给棒槌遮风挡雨。不像静涵前世的时候,是用塑料薄膜,冬天把薄膜揭开,就能让雪吧池面子盖住。这木头的棚子,做好了就不能拆掉,直到最后要起棒槌的时候才能拆,所以雪落得不是很厚,就要上防寒土。

开春的时候,要把这些防寒土全都用耙子楼下去,这叫耧池面子。耙子就是那种类似西游记里面,猪八戒拿的那种。六棱的木头上面,钉上一排的大钉子,然后在另一个面打通个孔,把耙子的把安上就行。这样,耙子的齿儿和耙子把之间有一个角度,用的时候不会直接插到了地里,而是斜着的,不会伤到棒槌。

用耙子把池面子上的土楼下来,然后把底下的土也能耧的松一些,这样棒槌出土比较容易。一般都是先耧那些要做货的,然后在耧打冻的,最后才耧新栽。这些都是参农的一些专业的话。一般去年刚栽上的棒槌叫做新栽,第二年的叫做打冻,第三年秋天就能起了做货了,所以叫做货。由于做货的已经生长了两年,所以萌动的比较早,要最先耧出来。其次才是打冻,新栽是去年栽的,要缓苗,所以最晚。

这些活儿,由于许家今年就在这住着,所以干的很,爷三个没几天就全都楼好了。而村民们则不然,每天都要从家里过来,下午再回去,所以天天起早贪黑的,也要比许家晚两天才能干完。

耧完了池面子,暂时就可以歇几天了。可是志新他们并没有歇着,而是干起了另一件活,就是把整个参场子夹上杖子。因为这山里,不时的有动物会闯进来。

有天晚上,静涵她们睡得正香的时候,就听到了外面有动静,文翰打着火把出去一看,差点吓着,竟然是一头野猪进了参场子,在那找东西吃呢。还是老爷子起来,拿着铜盆使劲的敲,这才把野猪吓跑了。还有几次,睡得正美的时候,忽然听到了狼叫,吓得大家全都醒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