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违背历史的古代字_末代天师_奇书网
返回

末代天师

首页
15 违背历史的古代字(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一大清早,大伙收拾完一切,这才看清楚了这个鼎到底是何模样,那鼎四方而立,鼎上边沿有很多被刀砍过的痕迹,更奇怪的,这鼎既没有雕龙画凤也没有太多的修饰,鼎口粗糙不堪,一看就是年代太过久远,鼎面上下只有两条细纹,中间雕了一个没有带头盔的将军站在城楼上,后面接着是一大群的士兵在城楼下背着弓剑,全部跪在一旁,仿佛在等待最后的命令,画面格外生动,士兵一个个视死如归,让人胆寒,大家知道这是文物,慌山野地,本想重新埋了,可宋老实说什么都要抬回去,晓鹏仔细看了半天,没发现有什么蹊跷,觉得这东西拿回苗寨当个镇寨之宝对苗区也是功劳一件,见大伙没有太在意,宋老实嬉皮笑脸的叫了叫昆华帮忙,天云为感谢宋老实当向导带路,也一起帮着宋老实,三人费劲了九牛二虎才勉强的把这鼎搬回了苗寨.

晓鹏把火枫参一分为二,熬了2份,一份给孙哲治病,另一份留给了宋老实的女娃,这女娃命魂被自己亲娘降术逼出体外已经多年,魂早散了,这血枫参虽不能治好她,但她有果珠在身,可保不死,这次喝了火枫参至少可以百毒不侵,成为整个寨子的有福之人,宋老实在一旁感激的说不出话来,非要什么三跪九叩的对大伙道谢,事情终于平息下来,由于孙哲身体还没有彻底康复,大伙便决定留在寨子几天,等他康复便踏上归途!

苗寨热闹非常,新的一届构罗的选举展开了,全寨都知道宋老实带来的人救了寨子,揭露了构罗的恶行,在欢呼声中,新的构罗也诞生了,宋老实把山里的鼎也贡献了出来,大伙在接龙桥举行了格外隆重的祭天仪式,为了感谢晓鹏,新的构罗把血葫芦送给了晓鹏,晓鹏本一再拒绝,但苗家本不识这东西的用处,看着全村的一番盛情下,晓鹏也就没有再拒绝,忙活完了祭天仪式,大伙便帮着宋老实往回抬鼎.

由于上次搬动的人少,只能看到了鼎身,这次村里的人们把鼎举了起来,不想,这鼎底一片苍棘,七横八竖的几条剑痕下,醒目的刻着:“彭越之臣,定克守死节,籍托恩重于将军,此沛无信,籍愧于心乎,独毁盟诺之谊,对峙于前,诛之,大善,不然,则使返始会稽,追本逐元.取其发迹,后突而起,待回出师,若无据土,可再谋堆积,是为下计也.”这一段大字清楚的刻在了鼎底,而就在大字的下侧,还刻了一段非常模糊的小字.依稀的还能看出上面写的是:“遗一人之力,较兴亡而裂矣,哀声天禀,嚓呼,听鲁所陈之诧异,奈何霸王陔围不渡,后计何谓人何恨焉,只可降城保民,葬主安息,李自随之,特此之报主忠矣!”

晓鹏,天云,昆华一行人都围在了宋老实家的院子里,大家都仔细的观察着这突现的文字,大伙都分析了许久,始终带着不解的表情,熟悉历史的昆华说起话来:“这东西我也没完全看懂,但我已经可以断定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留言,大概的意思是这样,彭城的将士们,都是忠心无比的,项羽(项籍,字羽)我托付了情意或事情给将军你,因为刘邦没有信用,项羽我愧对自己的心,只因为刘邦一人破坏了楚河汉界的约定,现在我项羽与他宣战,杀了刘邦,则是好事,若不成,将军就回到会稽当年起兵的地方,找回原来的东西,用此就可以再发动兵士而起,去攻击刘邦的后方,待我项羽回来,就算失去了所有的地方也无所谓,还能拿积蓄再夺天下,不过这是最坏的准备.”晓鹏和天云听的有些困惑,昆华也翻译的有些吃力,而下面这一段的小字,昆华继续说道:”我理解这下面的小字应该是一个姓李的将军自杀前回答的,他说就一个人的力量,又怎么能改变这兴衰破裂的局面,这样的悲鸣只能对着苍天哭诉,嚓呼(感叹词),我(李将军)在鲁城听到他人的诉说,得知了霸王你(项羽)在陔下被围本可渡江而放弃渡江自刎乌江的事,我不明白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留给我(李将军)命令,这种遗憾下去的恨让人无法甘心,现在大事已去,只有开城投降不再让百姓受难,埋葬完你(项羽),我(李将军)自会追随而死,保证对您(项羽)的忠诚.”

这几句话的翻译,让大伙一时摸不到头脑,宋老实一个老老实实的农民,更是不明白昆华在说些什么,孙哲听到大伙在院子里议论纷纷,喜欢凑热闹的脾气早忘记了生病时的痛楚,爬下床来,慢慢的扶着门墙,站在一边也嚷嚷起来:”云哥,你们倒是说呀,这个故事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天云看昆华已经说了很多,晓鹏似乎也不是太了解,便招呼了一下宋老实,大伙在院子里泡了一壶茶,天云接着昆华,兴致勃勃的给大伙大致的说起了这段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故事...!

距中国历史记载:“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失败,可这次起义掀起了各地的反秦,项梁(项羽的叔父)和项羽也开始了起义举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立他为楚王,封号仍用"楚怀王”为号,其实是为了煽动楚人怀念故国的心。也成了项羽这些人感召民心,壮大反秦队伍的一种方式!

项梁后来在定陶之战中大败,被秦朝大将章邯杀死,巨鹿一战,项羽大胜,命楚军在一夜间在新安城南坑杀了秦降兵二十余万人,就地活埋。入主关中后,沛公刘邦抢先一步占领了秦朝都城咸阳(实际刘邦可以先进咸阳完全是因为周围的秦军胆寒项羽在巨鹿一战中将投降的20万秦军全部坑杀而死,他们知道刘邦项羽是盟军,便纷纷害怕项羽而投降了刘邦,才使得刘邦先进了咸阳)谁知道刘邦进咸阳后,自作主张干了很多现在人说的越权的事,例如约法三章这个典故的由来,使得项羽大怒。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试探他的野心,但席间刘邦卑躬屈膝,项羽太过直率也便错过一次次机会没有杀他,刘邦平安离去,这就是所谓的“鸿门宴”。

汉王刘邦忍了一段时日,重用了被项羽抛弃的军事奇才--韩信,后来楚汉议和,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项羽率军东归,刘邦不久背约,出兵攻楚,前202年在垓下以十面埋伏之计大败项羽。而这时英雄末路,项羽的宠妾虞姬就在项羽面前自杀了,此处便上演了流传千古的“霸王别姬”天云感叹了一声,而昆华又接着天云说道“项羽率八百余人突围,汉军紧追不舍,项羽退至乌江,一亭长把船给他渡江,但项羽说他带领江东子弟八千,全部死了,没脸回去见江东父老,所以不肯渡过乌江,力战汉军,一个人杀死了数百人后自刎而死,死前还说是:“非战之罪”。项羽死后,西楚其余地方皆向汉投降,汉王在谷城以鲁公礼安葬了项羽。”说到这里,大家默默无语,仿佛也对这千古英雄都怀有了一番惋惜,故事是说完了,可是留下的是诸多的质疑...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史记项羽本纪)曾提到“据说有一次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羽跟项梁一起旁观皇帝出巡,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项羽口无遮拦道“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急掩其口,从此项梁对羽另眼相看,巨鹿之战,破斧沉舟,彭城之战,以一敌百,这些流传千古的经典战例,都充分的显示了项羽是文武全才,军事卓著,试想这样的一个人只是因为觉得对不起江东父老,而不过江便选择了自杀是不是太牵强了?项羽的多次大战每次都是以几万杀了对方几十万,乌江之败,本是刘邦背信使诈在前,数十万大军连番包围玩了个人海战术,而项羽的军队尽管失败还是在一次次的突围中杀掉了刘邦那边多出数倍的人,他的性格会甘心被刘邦欺骗?就算是如此,那今天这个鼎上说的又指的下计又是什么?如果有这下计,那历史记载项羽为什么不渡江呢?孙哲信纸地图上的神秘地划一下范围就在徐州附近,而这正是千年前的彭城,当年西楚霸王建都之地,难道也是个巧合?

大伙正在捉摸不透这事情种种,孙哲表情充满了怀疑"这个鼎会不会是后人仿制的,把字刻到鼎上,故弄玄虚呢”这话一下点醒了昆华,昆华拉着天云连忙走到鼎前,用着一些军事侦察技巧质疑的判断着鼎的真假,怎料晓鹏看也没再看那鼎一眼,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句:"这鼎一定是真的!”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