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是董启龄,脸上虽然带着笑,但笑得很勉强。那天她到郑羡清办公室来邀他吃饭时,董启龄脸上也是这副无表,只是那时还有无奈。当郑羡清的目光落在董启龄身上时,董启龄会不自觉地回避。
而董父一个劲地劝郑羡清多喝点,郑羡清不敢多喝。这其间,董父一直在跟郑羡清讲董启龄的事,说董启龄还那么年轻,这么早就死了丈夫。
董妈妈跟着在一边应声,说自家女儿是个漂亮的姑娘,而且还没有孩子。以后的人生不应该让她一个人走下去,总归是要从悲痛中走出来的。
郑羡清不傻,可他怀疑自己是不是会错意了。他怎么感觉董父和董母的话,像是在他给相亲,而对象是董启龄。一个刚死了丈夫的女人。郑羡清慢慢抿了口红酒,难道真如自己所想?他再次将目光投向董启龄,这次正好对上董启龄的目光。
董启龄应该是知道父母用意的,但她没有能力去反抗了……不像她和孙哲。对于这一点,郑羡清有所耳闻,还是他鼓励董启龄要追求自己所爱。所以董启龄才有决心一定要和孙哲结婚。
在孙哲死后,郑羡清曾一度怀疑过自己当初鼓励董启龄是否正确。
那么董父董母是怎么了,想要搓合——郑羡清看到董启龄,而董启龄却将目光投向董父。好像在说这一切,都是父亲的主意。
“羡清这个年纪还没有结婚,家中父母会不会催。”董父笑眯眯地问。
终于,要转入正题了。郑羡清说:“我爸爸他对这方面的事,不会催我,说一切都是按着缘分来。缘分没到不用着急。”说着他看董启龄,仿佛在说董启龄并不是他的缘分。
可董父没有会意到郑羡清眼神中的含义,他确实一心想让董启龄和郑羡清结婚。一开始董妈妈也反对,可后来,还是被董父说服,连同董父一同劝董启龄同意。
那时,董启龄的丈夫才过世没多久啊。她就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会说这样的话。为什么对孙哲的死,一点也不感到悲痛。
“有件事,实在很难开口。”董妈妈故作扭捏的说,“启龄还年轻……不知道羡清有没有这方向的意思。”
这话说得很明白了,董家父母是希望郑羡清能和董启龄结婚。这餐饭果然不是那么随便能吃的。郑羡清说:“伯伯,这不是很合适吧。我跟孙哲也算得上是朋友,这样说出去,恐怕会招人闲话。”
“不着急不着急。”董父说,“先定个婚,结婚的事可以慢慢来。”
郑羡清差点要无奈地笑出来,这个董伯伯是听不懂他的话是在婉言拒绝吗?“我对启龄,更像是哥哥对妹妹……”
“没关系,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先把这个事定下来好。”董妈妈说,“你先回去跟你爸妈商量一下,看看哪天可以一家人一起吃个饭。”
看到董妈妈在笑的样子,郑羡清突然觉得这家人,不,应该说是这家的父母,思维异于常人。郑羡清苦笑,这种事根本不能强求。既然这样,还是得正式的回绝掉,让他们死了心才好。不然拖拉下去,对她不好。郑羡清想到了石茵。
作者有话要说:
27
27、约会·约会。。。
对董家父母抛出来的这番美意无少消化,董家是明里暗里都希望郑羡清能娶董启龄。郑羡清本身对董启龄并没有什么偏见,而且认识也有些年,深知对方为人。可正因为如此,他对董启龄的感情中没有“爱情”的成分在里面。
郑羡清并没有急于把这件告诉父母,到不是怕父母会答应,而是他觉得这件太荒唐。再者,对郑羡清而言,眼前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和石茵一起吃饭。
郑羡清把这次吃饭当成一次正式的约会,所以他精心作了准备,西装不是新的,是上次石茵选的那套。在中午时特意出去简单理了个头发,还回家洗澡洗脸。站在洗脸台边时,郑羡清抬头看镜子中的自己,怎么感觉像是头一次约会的愣头青,充满了期待。
石茵不知道郑羡清如此看重这次吃饭,石茵只把这顿饭当作普通的感谢。可郑羡清很看重。明明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可面对这次吃饭时,却有手足无措的感觉。郑羡清擦干脸,将毛巾挂到毛巾架上。
和他的看重不一样,这里的石茵仍属于上班时间,根本不可有像他那样抽空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石茵去敲郑羡清办公室的门时,郑羡清正以犹豫要不要买好的礼物送给石茵。
郑羡清不是一个犹豫的人,可这次他下不了决心。终于在石茵进来时,他把礼物放回了抽屉。
“郑总要下班了吗?”石茵问。“现在方便一起去吃饭吗?”
郑羡清说可以。
地点是石茵定的,是一家据说能做各地风味美食的餐厅,在一家百货公司的七楼。石茵说她来过一次,这里的装潢还有环境都不错,是个朋友小聚的地方。原本两人可以各自开车,但郑羡清提出由他来开车,石茵只能同意。
到了餐厅之后服务员把两人领到一张桌边,并递上菜单。石茵问郑羡清需要点什么:“郑总要吃辣的吗?还是广东菜。”她一边翻菜单一边问。郑羡清让石茵作主,因为她才是请客的主人。
郑羡清静静地看着石茵点菜时,想到了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