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近来可好?感谢挂念,我一切安好。
二中的课业虽紧,倒也在我可应付的范围之内。
嗯,周末下午我们不上课,我一般会去学校千米外的小树林走走。
操场的边上有一棵新栽的银杏,我时常去问候它是否又长高了几分?
平日里我多喜欢些散文,同学们多喜欢读三毛,我偶尔也读,但是个人更爱张晓风。
那些失去的,后来再也未能找回,不过,青青,失去的只是物品,那些赠与我物品的人们对我的关爱之情将永存我心。
在信的最后,纠结半晌,周如心还是轻轻的说了句:“及时需努力,岁月不待人。”大抵是想与青青共勉之意。
第二天一大早周如心就去寄了信,与寄出去的第一封信全然不同的心情。从寄走信件的那一刹那开始,周如心发现自己就有了隐隐的期待。
第10章来信二
10、青青的回信来得很快,那个年代,邮递员还是很勤奋的。
青青回信中很认真的表扬了周如心的“乖”,真真有一问就有一答的好孩子啊。至于信的后半段那些共勉的文字,青青并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很真诚的应承了说“那就一起努力吧”。
后来的日子里,周如心就有了这唯一的笔友。当初到底都在信里说了些什么呢?
周如心仔仔细细回忆,也都想不起太多了。
当初离开乡下去省城念大学的时候,那些内心里认为很珍贵的物件自然都好好的收藏在了家中,那两年里青青写给她的信件自然是好好的收藏在了家里的小木柜中。
只是世事难料,父亲的骤然逝去,茫然的周如心如同木偶一般任由族中长者安排,那么多的人来来去去,等到丧事办完,一切尘埃落定,周如心才发现家中早已经被那么多来来往往的人弄得一片狼藉,家里莫名的不见了太多的东西。
后来的几年里,虽然有着亲友的偶尔照看,那个屋子倒也不至于倒塌,但是屋子里很多的物件都在逐渐莫名的消失不见,周如心那几年一直过得混混赫赫,也没有多少心思去清理些什么。
大学宿舍里也不可能放下什么东西,她当初也就只是将父亲的一些证件和一些留有父亲字迹的信件笔记之类用一个小小的布包包裹好时时带在身边,其他的都只能放在老家,于是,也都散佚了。
后来的后来,老家被地产大鳄看中,穷了多少年的村民们被那十几万的拆迁赔款所诱,早早的签好了拆迁合同。等周如心知道消息回去的时候,看到了是面目全非的家乡,而那个承载了她过往所有的小房子,早已经消失在隆隆的拆迁机器声中。
散了吧,散了吧,而今而后,再也没有家乡,过往的一切如水过无痕。
周如心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拆迁赔款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到那个物非人也非的老家。只是多少次的午夜梦回,总是那记忆的山水,记忆中言笑晏晏的人,等醒来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周如心是真的希望世间有遗忘药可以吃的,太多的过往她完全不愿意去记得。
父亲走后,自小疼爱她的舅舅陪着她去山中看风水,努力为父亲选一块风水宝地。一路上,舅舅轻轻跟周如心闲聊。
如心啊,你父亲走了,我自然是伤心的,只是,我自有家庭,有自家儿女长辈需要照看。至于你的其他亲人们,相信也都如我这般一样,我们都有各自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