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_(北平无战事同人)【北平双美】Shell_奇书网
返回

(北平无战事同人)【北平双美】Shell

首页
分卷阅读13(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大仙”将自行车笼头往自己这边挪过来,跨上车,讲,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势成之。

他踩上踏板,在那背光小巷中慢慢骑远了。

方孟韦定定站在那里,耳鼓里反复回响着那句《道德经》,脑海里却慢慢浮现出另一句少时念过的《孙子兵法》,“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若说到造势,各方关系中他确实还缺了一环。一时间好几个名字在他脑内闪过,第一个便是以前报社的刘经理。

*

庭审终于还是给压到了十月。

而转眼中秋一去,几场大雨之后,九月末的香港竟然也有了一丝寒意。

说来也怪,自从那“大仙”做了法后,方孟韦竟然终于也在夜里睡得踏实了,不再如之前一样频频惊醒或者一夜无眠。这天去拘留所见孙朝忠时精神便好了许多。

孙朝忠还是穿着灰扑扑的囚衣,短袖换了长袖,坐下来对着他脸上挂着笑。可转瞬又皱眉,伸手去够方孟韦的脸。

怎么了?方孟韦问。

自那次事故后,拘留所的人对孙朝忠留了心,加强了警卫,不许任何人靠近,也再没有叫人来提审他。他养好了病,每天还要再做几十个俯卧撑——这场病叫他学会,无论怎样凶险,身体不能先垮。

可眼下他望着方孟韦的鬓角,那里竟然翻出了几缕银丝,孙朝忠呆愣哽咽着,半响说不出话来。他知道,方孟韦是已经动用了所有能力来救他了。

方孟韦自然不知道他这番心思,便继续兴奋讲,我已经联络了几家报社,因为以前工作关系认识的一些编辑,都答应为我发文。可之前写了几天的稿子,拿去给编辑看竟然全部打

回,说我言辞紧密似檄文,哪有市民愿意看。最后还要吴小姐给我改稿润色,真是好笑极了。

这是要闹得满城风雨?

我还未闹,早就风雨满城了。只是这次闹了,更加再热闹点儿。

孙朝忠笑了,方孟韦眼中的火花哪怕是衬着他鬓角银丝几缕,哪怕映出他眼下的青乌一片,也仍让他想起在北平时那位英气勃发的故人。

你之前还吃吴小姐的醋。枉她现在这样帮我们。方孟韦开玩笑道。孙朝忠正色道,你若再同她去看戏,醋我还是要吃的。

不去了,都等你出来再去看。孙朝忠干咳了两声。

孟韦。嗯?

我病着的时候想了很久,有件事情得跟你交代一下。你尽管说。

四八年,八月十二号的事情。你听我讲,不管两周后的庭审如何,我得把这件事情跟你说一说。

方孟韦便知道他要说什么。只是这时间太敏感,孙朝忠这番话又似有交代后事的架势,方孟韦便站起身来,我不听,我还约了美国记者乔安娜,你有什么要说的庭审后出来再讲。孟韦……你坐下,你听我讲。

方孟韦便着魔一样又坐回原位,失神地想,若不是孙朝忠提起,这两个多月他竟然一次也没有再想起过谢木兰的事来。

我一五一十跟你说一次。天气已经不太热了,方孟韦却看见孙朝忠额角似有汗水流下来,蜿蜒顺着脖子流入那一道还泛着粉红的可怖疤痕。

好,我听着。他回答,看着那张木桌上的花纹。

那天凌晨,王蒲忱从保密局的监狱把我放出来,我们开着车到陈继承那里见到徐铁英,陈继承布置了发粮时的任务……

七年前的事情在孙朝忠的干涩表述中慢慢呈现出来。这南方港口独有的潮湿空气浸淫着刻意压低的嗓音,秋风缓缓地摇动窗外有着宽阔叶子的棕榈树。方孟韦仔细听着,心神却回到了七年前的北平城,回到了灰砖灰瓦的北平保密站,回到了发粮现场的玉米地,回到了方家大宅里那口摇晃的钟摆,回到了燕大湖边朗朗的读书声,回到了北平警察局铺着红木地板的会议室,回到了自西山飞起的漫天白鸽……

第19章

美国密西根州小镇里的古董店原本是费飞茜最喜欢惠顾的地方。那儿给她难以言喻的安全感,那些她在异国他乡或哪怕是东方故土也寻不来的安心,——她三心两意的丈夫当然亦不能为她提供这样的感情。历史啊,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和已经死去的人,那些感情与故事好似有着无比的鲜活和生命力,却都经过盖棺定论,总是不会再变的。

这位来自东方却讲着波士顿口音的夫人喜欢缠着店主讲每一盏灯,每一件西服马甲,和每一把梳子的故事。老法兰克进货的时候会留意打听,因此也从不缺乏这类故事——激情和爱,遗憾和亏欠。她买走的物件里有公爵夫人留给小女儿的嫁妆,有一战中同英国兵的定情信物,她都一一记录下来,如数家珍。

那时候费飞茜会在冬日不停的鹅毛大雪里,从口袋里拿出中国绿茶和老法兰克一聊就是一个下午。

我的国家也有很多这样有趣的故事。她常常拿出那本精致的牛皮笔记本,眼睛放光地同弗兰克讲。有一天我要坐下来将它们都写成故事,写成书,多么精彩!

干而热的夏日里,老弗兰克手手心略略出汗,特别是捏着那放大镜的木柄。放大镜对着当地报纸,他一个字一个字阅读,那再也不会惠顾他生意的年轻夫人的故事。

丑闻!

“Scandal”几个字母用血红的油墨印刷,这很少见,可见是有人刻意下了功夫要叫这新闻家喻户晓,大概是政敌——那红油墨好似将要往下滴下来,欲滴未滴地正好在费雷森几个字上方,好像正要浸染这古老家族的名字。

费雷森家死了太太,这本不是丑闻。可他们威胁当地政府处决一个有不在场证明的东方人。显然是既没能力,也没精力去给自家女人复仇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