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腹内五车书。”三公子江楠对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江太守继续出联。
“池亭人挹荷花风。”四公子江枫接对。
“柳绊长堤千万树。”
“花横野寺两三枝。”五公子江杉接对。
……
江太守按次出对,众人各有赏罚,不知不觉轮到江权,江太守出上联:“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
江权略一思索,对出:“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江浩摇头,对儿子还要思索才能对出不满意,江权只好饮下罚酒。
对得慢也要罚酒?沈绉登时紧张起来。轮到他时,江太守饮了一杯酒,才慢悠悠地说出上联:“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
沈绉内心狂喜,穿越后他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打猎了,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每次出猎时看到的风景,对出:“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江太守点点头,继续对沈绉道“听说世侄功课不错,能者多劳,今天就多对几个吧,让大家也听听。嗯,有了,我上联是‘百年诗礼延余庆’。”
功课好可不一定会对对子,沈绉叫苦不迭,看来岳父大人并非对他的讽刺不计较,不敢怠慢,搜肠刮肚道:“万里风云入壮怀。”
拍马屁的人分不清情况,见江太守点头,便为沈绉叫起好来。
江太守右手捻须,道:“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这典故沈绉听过,类似的传说也不少,可要对出符合意境且又工整的下联,最快也得一炷香的时间,顾不得了,蒙吧:“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江太守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对沈绉露出微笑,颔首表示肯定。拍马屁的人又叫起好来。
沈绉见江氏兄弟中有人露出不屑的神情,知道是在嫉妒自己,一看江太守又要出上联,忙道:“小侄早闻大人文名,心下一直仰慕,既然是对对联,有来有往方算尽兴,不知大人可有兴趣听听小侄的对联呢?”
话说到这份上,江太守不便拒绝,便道:“请出上联。”
“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自乐。请大人赐教。”
“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
沈绉不由泄气,本指望这个上联可以绊住江太守一些时间,不料却被其轻易对出,这回是真撑不下去了。
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江太守竟然自以为高明地夹起一片藕,说出上联:“因荷而得藕。”
马屁精们又喝起彩来,众人都觉得这个上联奇巧无比,谐音“因何而得偶”,暗含了太守和沈绉的翁婿关系,赞叹的同时也为沈绉捏一把汗。
沈绉却是心花怒放,这个对联可是很有名,过年时电视台专门策划的春节栏目中有讲对联知识的,曾特别提过,当即嘴角含笑,拈起一片蜜渍杏脯,朗声道:“有杏不需梅”,谐音“有幸不需媒”。
“哗!”宴席沸腾了,这么难的对联都对出来了,果然很有才,众人纷纷起身给江太守敬酒,恭喜太守大人得此佳婿。
江太守哈哈大笑,开怀不已,这才放过沈绉。
可宾客们却没打算放过沈绉,纷纷向其敬酒,赞其少年高才。沈绉顿时被灌了不少酒,喝得酩酊大醉,只好歇在江家,幸得沈富在旁照料。
第二天,沈绉酒醒已经是午后。沈富告诉沈绉,他醉酒睡着后,江家的丫鬟们特别热情,来回端茶送水多次,只是每次的丫头都不一样,有点奇怪。
沈绉一听即明白,丫头们频繁探视,八成是来看自己这个“一对成名”的姑爷的,看来江家的后院也不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