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初露尖尖角_玉麒麟_奇书网
返回

玉麒麟

首页
46、初露尖尖角(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没想到沈兄如此坦诚。其实沈兄对自己的剖白正是他人对我老赵的评价,没想到我们竟是一路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赵更想交沈兄这个朋友了。”赵长眼睛发亮,对着沈绉道。

“赵公子紧追不舍,是不是看上沈某了?沈某可没有龙阳之好。”沈绉做出一副戒备之态,他觉得赵长很有狗皮膏药的属性。

“实不相瞒,老赵我确实喜欢娈童,但对沈兄纯粹是欣赏,绝无非分之想,沈兄切勿疑心。”赵长语气平缓道,丝毫没有觉得难为情,倒是小厮听到后惊诧不已。

“赵公子如此坦诚,令人佩服,可惜沈某很快就要回乡了,就算是喝茶也没有时间。”

“沈兄何出此言?”赵长不解。

“落第了可不就得回原籍么?”

“大比尚未开始,沈兄为何说此丧气话?”

“沈某不想做官,一定会落榜。”沈绉微笑道,在他看来,这世上最愉快的事莫过于落第了。

“既是不想做官,为何又来求取功名?”赵长更加不解。

“唉,赴考是奉国君之命,可父母业已年迈,实在不忍心弃之远行。”

“沈兄倒是孝顺,若能高中,令尊令堂也会高兴的。”赵长劝道。

“说的也是,那沈某吃完馄饨就回去温书了,赵兄请。”说罢埋头吃起混沌来。

自从遇到赵长,沈绉不再外出闲逛,捺着性子待在住处温书。时间过得很快,初九、十二、十五,三场考试过后,沈绉再次获得殿试资格。

由于永寿帝在青龙节祈福时受了风寒,一直没好,殿试改由太子主持。

相较于野心勃勃的秦王父子,温厚仁和的太子显得很弱势,太子的儿子们也不如越王出色,世子沉闷寡言,二子平庸无奇,三子浪荡不羁。秦王父子本就实力雄厚,还四处招贤纳士,网罗人才,在朝堂中影响日隆,太子一脉在储位之争中落尽下风。在此情况下,太子获准主持殿试,追随者振奋不已,而秦王一伙也不甘示弱,朝堂又是一番暗流涌动。

沈绉参加殿试,交完卷后,太子没有立即放生员们回去,而是即兴提了几条治国方面的问题,考察生员们的临场反应。有胆大生员阐述了“治国之道,务在安本。民为天下之本,农为民生之本。而商贾低买高卖,压榨农户,盘剥不已,近年更有囤积居奇之举,致使灾年民无所救,建议弘农抑商”,太子点头称赞。

见太子称赞,更多的生员阐述了如何弘农抑商,听得沈绉直摇头,恰好被太子看见了,问沈绉为何摇头。

沈绉上前参拜,奏道:“微臣不才,愿阐述一己浅见。安本安农都没错,打击囤积居奇者也没错,只是抑商却错了。弘农与抑商是两回事,抑商无益于弘农,反倒有害。农民都知道粮商是低买高卖,为什么还愿意把米粮卖给他们呢?因为当地的米粮价格就是那么低,想卖高是不可能的。粮商又是如何高卖的呢?当然是到缺少米粮之地出卖。同理,所有商贾都是在货源地低买,到稀缺地高卖,他们所获利润只是大家能接受的差价而已,并非盘剥民众所得,还要负担着运费、人工等成本,以及意外风险。试想,如果打压商贾,天下将变成何样?微臣是南方人,如果要买一支人参,就得千里跋涉到北方,不说路途艰险,单说路费就要花费不少,而这路费已足够采买多支人参。以此类推,如果诸位想要穿江南的锦缎,则要亲自到江南,诸位的夫人若要采买胭脂,则要远赴阴山,这样大家整天就不用做事了,把时间都花在赶路上吧,而国库也将收不到任何市税,这样必将加重农桑税捐,谈何弘农?更不要说还会导致民怨沸腾。所以,微臣不赞成抑商。”

太子摸了摸胡须,道:“依卿所言,不但不能抑商,还需加以扶持?如此纵容,灾年又当如何?”

沈绉禀道:“微臣以为,凡事出,必有因,循果推因,方能对症施治。微臣家院中有一桃树,每年都结很多味美多汁的桃子,可有一年桃树生了虫,把桃子全吃光了,还把院中弄得很脏。请问殿下,微臣能因为桃树生虫就把它锯掉吗?不能。虫子犯的错,为什么要惩罚桃树呢?所以,微臣就把树上的虫子全捉光了,第二年桃树又结出了甜美的桃子。同理,囤积居奇的奸商必须严厉制裁,但不能牵连到奉公守法的商户,每一个商户都是国库税银的贡献者,他们应当得到国家的尊重和保护。若是遇到灾年,可视情况由官府统一定价,规定粮价不得超过某数,违者重办,也可由官府出面,向大户约好回报数额,再购买或是商借,以济灾民。当然,微臣只是粗浅地建言,是抑是扬,还须圣上和殿下裁决。”

太子呵呵地笑起来,温言道:“言之有理。你叫什么名字,何处出身,可在士籍?”

沈绉垂首道:“微臣沈绉,出身江阴商贾之家,祖上曾做过官,四代以内无人出仕,不敢妄攀士籍。”

太子点点头,道:“嗯,今科殿试就到此为止,都退了吧。”

有太监高声宣读太子旨意,众生员谢了恩,退出大殿。

殿试结束后,沈绉不再外出游荡。仆从们见沈绉整天闷在屋子里,以为他们的公子又落第了,伺候的时候愈加小心,日常做事都不敢弄出大一点儿的声响。

直到放榜,官差敲锣打鼓地上门报喜,仆从们才不敢置信地得知,他们的公子竟然中了探花,还是大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探花。

金榜传遍天下,沈家得知喜讯后一连舍了好几天的白面馒头。贺喜之人绵绵不断,沈宅热闹非常,沈万昌醉了好几天,沈夫人好似年轻了几岁般容光焕发,江桐满心欢喜,每天数着日子盼着夫妻相聚。

永寿帝在宫中麟德殿宴请新科进士,因病体未愈,仍由太子代劳。

沈绉给太子敬酒时,方才看清他的样貌,中等身材,体型略瘦,白面长须,五官端正,四十岁上下年纪,随侍在侧的是他的三个儿子,长子河间王赵攸、次子淮南王赵致、三子汝南王赵敞。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