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银蝴蝶钗_玉麒麟_奇书网
返回

玉麒麟

首页
62、银蝴蝶钗(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沈绉将涉案寺僧移交大理寺审理,向永寿帝上奏了事件的始末。

相国寺土中长出观音石像一事原是寺中僧人捣鬼,将大量黄豆和观音石像一起埋入土中,每日往土中浇水,黄豆发芽,将石像顶出土面,这才造成了神迹。

而沈绉以其人之道,往发了芽的豆芽上浇上蜜水,又在石像上用蜜水写字,引来大量蚂蚁,从而揭破骗局,使得真相大白。

百姓得知被骗后,愤怒不已,打砸了相国寺,虽有禁卫军制止,牡丹园的花儿还是惨遭摧残,被人挖走大部分。

被传言为继位之君的齐王和越王,在真相揭露后,被民众视为意图愚民的野心家,遭到狠狠唾弃。

经此一事,沈绉被赞为机巧多智的驸马,加上不久前难倒兰图穆尔王子,使其放弃求娶灵仙公主,成了聪明智慧的代表,坊间纷纷流传其各种逸闻。茶馆说书的人要是每天不讲几段驸马的事,茶客们都不买账。

可现实中小心谨慎的沈绉,哪有那么多的逸事供百姓们茶余饭后消遣,被公主打出洞房已经是很老旧的段子了,没人好意思再讲。

不过八卦是人类的天性,不独现代才有,娱乐新闻更是古已有之,只是那时通常被叫作《稗官野史》,主角们要么是权贵名流,要么是文人墨客,如果长得再俊俏些,和从事娱乐服务行业的女性擦出些火花,可真就对精神生活极度贫瘠的广大民众做出贡献了。

于是,诸多条件都符合的沈绉,于宫宴上和胡姬共舞的事情流传到民间后,大大激发了民众制造八卦的热情。沈绉被炮制出诸多风流韵事,成为风流多情的代名词,人们渐渐忘记了他最初的痴情形象。

观音石像事件后,安平想起最初遇到沈绉时的情景,重新对他有了兴趣。沈绉只好绞尽脑汁地陪安平玩,给她设计玩具,滑板、轮滑鞋、超级大风筝、超级孔明灯、气雾喷壶,甚至改变鲜花的颜色。

安平对沈绉的期待越来越高,沈绉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完全是找罪受,白天忙于处理政事已经够累了,回府后运转了一天的脑子还得不到休息,黔驴技穷后差点把马桶造出来。最后决定改变策略,带爱玩的安平出去玩。

时已入秋,沈绉先带着安平和李月娥到自己的风雅斋里,顺便处理店里账务。

安平觉得无聊,和李月娥先出去逛。安平已经养成了无论到哪儿都带着李月娥的习惯,用她的话来说,她喜欢打抱不平管闲事,李师父会武功,带上李师父可以更好地伸张正义。侍女们却都知道,自从公主带上李师父,闯祸更加有底气了。

沈绉正处理店务时,风雅斋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是位很有气质的女子,穿着素色长裙,腰身纤细,往店中一立,如一株淡雅的百合。只是女子头上戴着遮面的斗笠,看起来既讲究又神秘。

女子到店中来是要买折扇,折扇是读书人所用,看来是要赠人。看了一圈,没发现有中意的,提出能否为她特制一把。店员告知定制时间较长,客人须先花钱购买扇面,请人题画之后再交到店中装裱制作,建议女子直接买已经制作好的、扇面空白的扇子回去,题字不影响,题画有点困难。女子同意,买了两把,留下一把,要求风雅斋请翰林编修唐明义大人题诗,润笔费为十两银子。

店员闻言吃了一惊,店中最贵的折扇是卖给皇亲国戚的,才十两银子一把,还得请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和诗人题画题字。卖给世家公子的也不过二两银子一把,除去给画家、书法家的酬劳,风雅斋还能大赚一笔。而单写一幅扇面就能收到十两银子,这样的待遇就是当今最著名的诗人和画家都没遇到过,何况是诗名不显的前探花。

店员不敢做主,报告给掌柜,掌柜见东家恰好就在店里,且东家跟翰林编修唐大人还是好朋友,忙把情况说了。

沈绉一听有十两银子作润笔,抵得上唐明义一个月的薪俸,忙替他应承下来,派人将空白折扇给唐明义送去。不想唐明义右手意外受伤,无法题字,送扇人只好又把扇子带回来。

定扇的女子已经离开,沈绉考虑到女子花钱的手笔,不想失去这个高端客户,更不想影响风雅斋的信誉,便提笔在空白扇面上写下薛涛的《春望词》,署名某探花,让店员等女子取扇时告知缘由,并说此扇系店家免费赠送。

沈绉处理好账务,赶上安平和李月娥,二人正在金银玉器店里看首饰。

掌柜的见安平衣着不俗,卖力地介绍着店中物品,可惜安平虽然贪玩,看女人饰物眼光却很好,对店中钗环挑剔不已,就是没有看入眼的。掌柜无奈,拿出一只用绸布包裹的锦盒,小心打开,锦盒中是用江南湖绣围衬着的一只银蝴蝶发钗。发钗制作精美,整体造型是一只蝴蝶停留在枝头,翅膀纹路清晰,蝶翼如真的蝴蝶般薄,似是由真蝴蝶镀银制成,却又不是纯粹的镀银工艺,因为掌柜一动锦盒,蝴蝶的翅膀就因此而动,像是要展翅飞走一般,单纯镀银是没法做到这个工艺的。

安平眼睛一亮,立刻叫过沈绉:“你家是靠金银玉器起家的,听说你在这方面造诣也颇高,你来看看这银钗的工艺,比你家的器物如何。”

沈绉上前,看到栩栩如生的银蝴蝶,顿觉心脏被人攫住,尚未愈合的伤口又被撕裂,鲜血汩汩而出。

这正是他亲手给江桐设计的银蝶发钗,因为太过漂亮,先是沈络沈绎,后是有家中所有年轻的女眷,一致要求他批量制作,好分一支给她们。后来发钗被其他人家的小姐和夫人见到,纷纷到沈家的金银器店中要求订做,沈万昌见有利可图,开始批量制作,银蝶发钗由此风靡江南,深得官家、富户小姐和夫人们的喜爱。

后来江桐罹难,沈家不再制作银蝶发钗,银蝶发钗愈发显得珍贵,夫人小姐们得到后都视若珍宝,根本没有多余的流传到外地。难怪掌柜的得到后异常宝贝,用锦盒装置,以湖绣围衬。

安平见沈绉面色阴沉,默不作声,以为是沈家领衔的先进金银工艺被这支银蝴蝶发钗压住,以致他心情不好,不由得意道:“看吧,京城就是京城,这工艺全天下可是无出其右的。”

掌柜闻言对安平竖起大拇指,赞道:“这位夫人不愧是行家,这银蝴蝶发钗正是独步天下的江南沈家工艺,全江南也不过二十几支,京城中是独一份。”

安平挑眉,问道:“沈家的?我怎么没听说过沈家还有这个?”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