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独善其身的汤和_新视角读明史_奇书网
返回

新视角读明史

首页
20、独善其身的汤和(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独善其身的汤和

汤和,朱元璋的儿时伙伴,明朝开国功臣。汤和性格宽厚,为人沉敏,居功不傲,始终受到朱元璋的信任,最后得以善终。

汤和是安徽凤阳人,出身贫苦,小时候与朱元璋一块放牛。汤和比朱元璋大三岁,却从小就佩服朱元璋。汤和长大以后,身高七尺,举止洒脱,沉稳敏捷,喜欢骑马射箭。

公元1352年,郭子兴在濠州聚众起义。汤和看到天下大乱,元朝气数已尽,便带领十几个伙伴,毅然参加了起义军。汤和作战勇敢,处事稳重,受到郭子兴赏识,提拔他当了千户,属于中级军官。

汤和想起儿时伙伴朱元璋,便给他写信,劝他脱掉僧衣,参加起义军,以博取前程。朱元璋收到信后,犹豫不决,经抽签请示佛祖,才下了决心,投奔了郭子兴,从此飞黄腾达。汤和是朱元璋参加起义军的引路人。

朱元璋投靠郭子兴之后,很快得到信任和重用,升为将军,官职在汤和之上。汤和不仅没有嫉妒,反而很高兴,自愿到朱元璋帐下效力。由于朱元璋出身卑微,许多人看不起他,唯有汤和对他十分尊敬,事事听从他的指挥,朱元璋自然把汤和当成了心腹。

公元1353年,汤和跟随朱元璋南下发展势力,占据了滁州。当时,朱元璋势力弱小,领兵将领不多,只有徐达、汤和、周德兴、郭英等几个人。汤和在建立滁州根据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汤和作战十分勇敢,在一次战斗中,他被飞箭射中大腿。汤和忍住疼痛,一声不吭,拔出箭来,继续战斗。在又一次战斗中,他又被飞石击伤左臂,仍然带伤与敌人搏斗。经过多年征战,汤和身上伤痕累累。

朱元璋占领南京后,实力大增,常遇春、邓愈、冯胜、傅友德等一批猛将也云集于朱元璋麾下,汤和的作用日渐减小。汤和性格宽厚,不争强好胜,多数时候为副将,很少独领一军。不过,在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战争中,汤和还是立了不少功劳,朱元璋仍然对他很信任。

公元1367年,朱元璋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南方再无大敌,浙东只剩下了一个方国珍。方国珍地盘不大,势力不强,于是,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独自领兵去征讨方国珍,并让廖永忠协助他。朱元璋是想给汤和一个立大功的机会。

方国珍果然不经打,汤和率军渡过曹娥江,攻占余姚、上虞,直捣方国珍老巢宁波。方国珍抵挡不住,逃入海中躲避。汤和派人招降,方国珍走投无路,带四百艘船和二万四千多名士兵投降了。汤和平定了浙东,立了一大功。

汤和奉命继续南下,配合胡廷瑞攻打福建的陈友定。汤和与诸将一起,灭掉陈友定,平定福建,又立了一大功。

汤和待人仁厚,他将俘虏的陈友定部下悉数释放,不料这些人后来复叛,骚扰福建八郡。朱元璋不高兴了,将汤和的功劳抹去了一大半。其实,朱元璋的军队历来有释放俘虏的习惯,只不过是汤和的命不好,被释放的俘虏作乱了,给他带来了麻烦。

徐达、常遇春率军北伐的时候,汤和奉命在明州造船,负责供应军需。徐达、常遇春平定北方、占领大都以后,挥师西进,汤和又随军攻打山西。徐达令汤和率领南路军,常遇春率领北路军,南北夹击太原。常遇春一路顺利,而汤和命运不佳,遇上元军主力,吃了败仗。

朱元璋还想给汤和一个独自领兵立大功的机会,任命他为征西将军,傅友德为副将,率军攻取重庆。汤和率水师溯江而上,傅友德则从秦陇南下,两路夹击。不料,汤和水军遇到江水暴涨,停滞不前;而傅友德从陆路进兵顺利,一举攻占了重庆。在这次战役中,汤和虽然是主将,但副将傅友德的功劳比他大。

在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汤和没有被封公,而是被封为中山侯。不过,汤和位于二十八侯之首,俸禄一千五百石,是诸侯中最高的。汤和不计名利,对此并无怨言。

此后,汤和以右副将军的身份,跟随徐达多次北上讨伐北元,在平定宁夏以及大同、宣府等战役中,立有战功。到公元1378年,汤和终于被封为信国公,俸禄增加到三千石。

汤和并不感到功成名就,而是继续尽心竭力为国家效力。他镇守北平,修筑彰德城,又多次去中都等地,操练军队,修缮城墙,加强边防。

公元1388年,汤和已经六十多岁了,本想告老还乡,可当时倭寇经常在沿海一带骚扰,形成海患。朱元璋对他说:“你虽然年迈,但身体不错,还是替朕巡视一下海防吧。”

汤和没有推辞,又跑到东部沿海一带,部署防御倭寇之事。汤和组织人力,在沿海筑城五十九处,组建海防军五万多人,有效抵御了倭寇的侵扰。朱元璋很高兴,赐他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

汤和对朱元璋十分尊重,但不像徐达那样拘谨,说话也比较随意。两人常在一块喝酒,一起回忆小时候的往事。朱元璋对汤和有着特殊的感情,两人常在一起议论机密大事,汤和一句也不向别人透露。

汤和有时候也发发牢骚。有一次,汤和喝醉了,对人说:“我侍侯皇上,就像骑在屋脊之上,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朱元璋知道以后,把汤和臭骂了一顿。汤和也不计较。

汤和晚年的时候,心情更加平和,他得到的朝廷赏赐,大多数分给别人共享。家乡的人来了,汤和总是很高兴,留他们住很长一段时间,临走还要送给他们许多好东西。汤和有许多妾,但在他年老有病的时候,全都打发走了,给她们很多钱财,让她们另嫁他人。

汤和年老时对朝政之事不太过问,与其他大臣很少有私交。当时,胡惟庸案、蓝玉案大兴,许多人受到牵连,汤和却独善其身。

公元1394年,汤和患病,日渐严重。朱元璋去看他,用手抚摸着汤和的背,一件一件地说着小时候的事情。君臣二人都泪流满面,相对而泣。第二年,汤和病逝,享年七十岁。

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于蚌埠曹山南麓。

汤和独善其身,得以善终,而另一个大臣冯胜,却因为处事不慎惹了大祸。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