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匪夷所思移宫案_新视角读明史_奇书网
返回

新视角读明史

首页
66、匪夷所思移宫案(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匪夷所思移宫案

明光宗当了不到一个月皇帝就死了,他的长子朱由校继位,成为明朝第十五位皇帝,被称为明熹宗,年号天启。

朱由校还没有登基,就遇上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引起朝野震惊。原来,明光宗生前宠爱的李选侍,私欲膨胀,胡搅蛮缠,控制了年少的皇帝,竟然赖在皇帝居住的乾清宫不走,要挟大臣们同意封她为皇太后。以东林党人为主的大臣们用尽各种办法,才逼迫李选侍移居别宫,这就是明末三大疑案之一的移宫案。

朱由校的生母姓王,是朱常洛当太子时候的一位选侍。选侍是选入宫中但没有名份的侍女,地位很低。王选侍生下了长子朱由校,才被封为才人。朱由校十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了,父亲觉得他年少体弱,把他交给李选侍抚养。

李选侍色艺双绝,受到太子朱常洛的宠爱,于是恃宠骄纵,盛气凌人,飞扬跋扈。朱由校后来对大臣们说:“李选侍殴打圣母致死,怕罪行暴露,不让朕与外人接触。她对朕也是侮慢凌虐,朕昼夜涕哭。父皇知道以后,很后悔把朕交给她抚养,常常劝慰朕。”看来,朱由校的母亲就是李选侍殴打致死的,他自己也常受虐待。朱由校性格软弱,十分惧怕李选侍。

明光宗朱常洛继位以后,带着他心爱的李选侍住进了乾清宫。当时,乾清宫里还住着一位万历生前宠爱的郑贵妃。李选侍与郑贵妃都不是善类,她俩勾结起来,互相吹捧,一个想当皇后,一个想当皇太后,整天在明光宗耳边吹风。

李选侍一心想当皇后,可是,明光宗是有正妻的,就是太子妃郭氏,但郭氏不受宠爱,也没有儿子。所以,李选侍天天缠着明光宗,要他废掉郭氏,以便自己能当皇后。明光宗觉得郭氏没有过错,不好废了她,便想封李选侍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这已经很不错了,李选侍等于是一步登天。可李选侍不干,大哭大闹,非要当皇后不可。

不料,明光宗很快死了,李选侍落了个鸡飞蛋打,连皇贵妃也没捞着,依然还是一个选侍的身份,她心里十分窝火和恼怒。

郑贵妃受到红丸案的牵连,被迫搬出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皇后居住的宫殿,按照礼制,李选侍也必须搬出去。李选侍却不管那一套,她缠着朱由校,非让他答应封自己为皇太后不可。朱由校尚未称帝,自然不敢答应。李选侍就大耍无赖,令太监扣住朱由校,不让他登基,也不许他见大臣。太监魏忠贤等人,与李选侍是一伙的。朱由校当时已经十六岁了,却毫无办法,十分软弱窝囊。

大明王朝出现这样的怪事,真是不可思议。这种事情,在正常时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明朝已经混乱,什么样的怪事都有。

大臣们听说李选侍扣住朱由校不放,一个个义愤填膺。于是,东林党人杨涟、刘一燝带领一伙大臣,来到了乾清宫,要求面见朱由校,商议登基的大事。

李选侍却把朱由校扣在暖阁里,不让他出来,自己去面见大臣。李选侍态度强硬地提出,要大臣们承诺,封她为皇太后,否则的话,就不放朱由校走。

李选侍既不是皇后,也不是朱由校生母,仅仅是名义上抚养了朱由校,就想当皇太后,这是异想天开,完全属于非份之想,大臣们自然不能答应。李选侍便使出了惯用的市井泼妇的手段,大哭大闹,大臣们一时也拿她没有办法。

太监当中也有正直之人,有个叫王安的老太监,当过明光宗的伴读,他平时就看不惯李选侍的霸道作风,如今见大臣们来了,便悄悄地把朱由校领出了暖阁。

魏忠贤等几个太监看见了,赶紧来追,抓住朱由校的衣襟,想把他抢回去。王安一边厉声喝斥,一边也扯住朱由校的衣服不放。双方互抢朱由校,朱由校被吓呆了。大臣们听见了动静,赶紧赶了过来。魏忠贤一伙见势不妙,只好退走了。

大臣们见了朱由校,一齐跪倒,山呼万岁,保护着他离开了乾清宫,到文华殿接受群臣礼拜,商议登基大事。礼拜结束之后,群臣不能让朱由校再回乾清宫了,只好由王安陪伴,暂时住进了太子府。后来,魏忠贤得势以后,王安惨遭杀害。

李选侍见朱由校被大臣们抢走了,心里恐慌,急忙派魏忠贤去见朱由校,要他回乾清宫商议大事。大臣们早有防备,根本没让魏忠贤见到朱由校。

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仍然不甘心,她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对朝廷发号施令,说自己有抚养皇帝的责任,皇帝年少,所有朝廷奏章都要经过她过目,企图垂帘听政。当时,李选侍只是明光宗当太子时候的一名选侍,连妃子都不是,地位低下。大臣们都嗤之以鼻,根本不予理睬。

不过,李选侍如果长期霸占着乾清宫,确实是个问题。于是,以东林党人为主的大臣们发起了逼宫运动。他们一方面纷纷上书,谴责李选侍,骂她有武则天的狼子野心心;一方面组织了大批人员,站在乾清宫门外请愿高呼,造成了强大的声势。

当时,朝廷派系林立,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赞成逼宫,也有一些大臣攻击东林党人,说他们行为过激,违背孝悌之道。于是,朝野议论纷纷,形成了派系斗争。

有些大臣采取软的办法,劝李选侍说,如果适可而止,可以劝皇帝封她为皇妃;如果她执意胡闹下去,可能什么都捞不着。李选侍听了,有些心动,不敢再强硬了。后来,朱由校果然封她为康妃。

李选侍霸占乾清宫长达一个多月,没有达到目的,终于在朱由校登基的前一天,在强大的压力下,灰溜溜地搬出了乾清宫,移居仁寿殿。荒唐滑稽的移宫案,这才落下了惟幕。

移宫案与梃击案、红丸案并称为明末三大疑案,影响深远。不过,移宫案与前两案相比,事实清楚,过程简单,并不复杂,也没有疑惑之处,只不过是反映了明末乱象的一场闹剧罢了。

李选侍恃着明光宗生前宠爱,蛮横霸道,撒泼耍赖,特别是犯下殴死朱由校母亲、挟持皇帝之罪,理应受到惩处。朱由校也曾经有过这个意思,他下诏批评李选侍的罪责,还逮捕了她身边的几个亲信太监。可是,有些大臣不同意。最后,李选侍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封为皇妃,后来日子过得还相当不错。

不久,魏忠贤专权,对李选侍照顾有加。魏忠贤倒台以后,李选侍也没有受到牵连。李选侍一直活到明朝灭亡三十年之后才死,高寿八十多岁,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后妃之一。

明末三大疑案,是明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案件本身并不特别重大,但引发了宫廷斗争和党派之争,造成朝廷混乱,人心涣散,国势就更加衰弱了。因此,明末三大疑案,实际上是反映了明朝末年的乱象,是大明王朝灭亡的前奏。

万历时期是明朝最为混乱的一个阶段,趁着明朝混乱,地处东北的大金国迅速崛起,很快就成了明朝的大敌。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