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兵变杨广被杀
公元618年3月10日深夜,江都宫外,一队队士兵全副武装,正在悄悄地集结,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凝重的气氛。
这些军队,是专门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禁卫军,如今发动起来,却不是为了皇帝去征战,而是准备打进皇宫,杀死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江都兵变。
《隋书》记载,隋炀帝迁都江南的消息传开后,立刻引发军心大乱。这些朴实的北方士兵,跟随皇帝来到江都,都盼望着能够早日打回北方去,返回家乡,如今希望破灭,一个个心灰意冷,他们怀念故乡,思念亲人,无奈之下,只好开始三三两两地逃跑,开了小差。
杨广心里只有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他见士兵们开小差,十分生气,下令予以严惩,凡是逃兵,一律抓回来,砍头示众。
不料,杨广的强硬手段,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逃兵反而越来越多了。杨广更加恼怒,又下达命令,凡有逃跑者,长官也要追究连带责任,结果军官惧怕,许多将领也随着士兵们一块跑了。有个叫窦宪的将领,无法阻止士兵逃跑,又担心自己受到处罚,干脆带领部下一块逃走了。杨广大怒,出动大批骑兵追赶,把他们全部诛杀掉,一个不留。
在这军心涣散之际,杨广又做了一件大蠢事,惹恼了大臣们。原来,李渊占领关中以后,留在关中的官员,有些不得已投靠了李渊。可是,他们的兄弟子弟和亲属,有不少人跟着杨广去了江都,如今都在杨广身边。杨广迁怒于他们,有的入狱,有的被杀,搞得大臣们人人自危。杨广的暴行,让人们的失望情绪,迅速转化成了怨恨。杨广是在自寻死路啊!
有个禁军将领,名叫司马德戡,出身于关陇贵族集团。司马德戡战功卓著,一向受到隋炀帝的信任,长期担任禁卫军将领。司马德戡与另外两个禁军将领裴虔通、元礼是好朋友,三个人常在一起议论时局,都认为军心人心已经涣散,没有希望了。他们打算合伙逃走,又怕被杨广抓回来砍头。
司马德戡说:“不如我们多联系一些人,一齐逃走,人多势众,就不怕朝廷追赶了”。于是,三个人分头联络其他禁卫军将领和士兵。没想到一呼百应,有几万人愿意跟着他们一起逃走。
由于联络的人多,难免走漏风声。有个宫女,听到将士们在私下里议论逃跑,赶紧报告了萧皇后,萧皇后让宫女去报告隋炀帝。隋炀帝很生气,认为这不是宫女该管的事情,下令把宫女杀了。
不知道隋炀是真糊涂,还是觉得无能为力了,此时他只愿意听好话,不愿意听坏消息,所以再没有人敢对他说实话了。将士们逃走的风声,越来越大,有些人毫无顾忌,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公开议论返回关中之事。
杨广似乎感到大势已去,来日无多。有一天,他对着镜子照了半天,顾影自怜,忽然,回过头来,对萧皇后说:“好漂亮的头颅,不知道要被谁砍去?”萧皇后吓了一跳,觉得太不吉利了,赶紧劝慰了他一番。杨广苦笑着说:“人世间的贵贱苦乐,都是轮着来的,就算我们失去了,又有什么难过的?”
司马德勘手下有个将领,与宇文智及关系不错,想拉他入伙,一同逃跑。宇文智及眼珠转了几圈,心里有了主意,马上去找司马德勘,说:“你们已经联络了数万之众,还逃跑干什么?如今天要亡隋,英雄四起,不如趁机造反,干一番大事业,也不枉活一生。”
司马德勘本来一心想要逃跑保命,并没有考虑过造反的事,现在听宇文智及一说,猛然醒悟,觉得很有道理,但仍然有些迟疑。
司马德勘说:“这么多人造反,总得有个领头的。我们的官职不高,就由你们挑头吧。你们宇文家族位高权重,势力庞大,一定可以服众的。”宇文智及说:“我哥哥宇文化及是长子,就推举他当头吧。”
宇文智及去找哥哥宇文化及,告诉他造反的计划。宇文化及虽然骄横不法,却没有才能,胆子也不大。《隋书》说,宇文化及“初闻大惧,色动流汗,久之乃定”。意思是说,宇文化及一听要造反,非常恐惧,变了脸色,汗也流了下来,过了很久才平静。经过宇文智及一阵鼓动,宇文化及同意了。但宇文化及只是挂名的,江都兵变的主谋和指挥者,实际上是禁军将领司马德勘。
由于宇文家族的介入,禁军的行动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准备集体逃跑改为兵变了。可是,如何让几万将士自愿参加兵变呢?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四下里大造谣言,说隋炀帝知道了禁军逃跑之事,准备了很多毒酒,要把他们全都毒死。禁军将士们本来对隋炀帝就心怀怨恨,也知道他残暴不仁,自然都相信了,结果人人愤怒,群情激奋。
禁军要造反的消息,又被一个宫女知道了,她神色惊慌地报告了萧皇后。萧皇后长叹一声,说:“大厦将倾,无法挽回,就不要报告皇上,让他心烦了”。在这危急关头,连萧皇后都不敢对杨广说实话,可见杨广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公元618年3月10日下午,司马德勘把他联络的禁军头目召集起来,宣布起事,并分配了任务。宇文化及兄弟率军在宫外策应,防止其他隋军救援,宫城里边则由裴虔通、元礼负责。他两人本来就是殿内宿卫,负责保卫皇宫,所以在宫中活动十分方便,可以任意来往。
守卫宫城城门的将领叫唐奉义,司马德勘令他晚上虚掩城门,不要上锁,保证城内外来往畅通。司马德勘亲自率领大批禁军,集结在东城,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各将领领命而去,分头做好了准备。到了夜里,司马德勘点燃火把,发出了行动信号。在漆黑的夜里,火光分外耀眼。隋炀帝看到了,问身边的裴虔通是怎么回事。裴虔通撒谎说,是外面的草料场着火了,没什么大事。裴虔通是杨广多年的侍卫,在杨广没当皇帝之前就跟随他,所以,杨广丝毫没有怀疑,安心睡觉去了。
宇文化及兄弟见到了行动信号,迅速在宫外集结部队。这自然会闹出不小的动静,也无法保密了。宰相裴蕴得知发生了兵变,心中大急,赶紧去禀报皇帝,可已经来不及了。裴蕴想假传皇帝圣旨,调动附近其他隋军紧急救驾,不料,负责皇帝诏书的虞世基胆小,不敢伪造圣旨,结果失去了唯一救援皇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