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国通过老师了解到,原来,当常乐穿着浅色碎花新衣,顶着酷酷的发型,等着同学赞美的时候,有几位调皮的同学议论起来“穿的什么衣服?是要采蜜么?”
“哈哈,头发还分开了,中间能过一辆小汽车,真难看!”
本来就很腼腆的常乐剥开取笑他的同学,闷闷不乐的坐到座位上。一天下来,老师讲课的内容他一句也没听进去,放学后撒腿就往家里跑。
老师说“上课时,发现常乐心不在焉,还没来得及找他谈话呢,”
问题了解清楚以后,常国回家开始做儿子的思想工作。沟通艰难又漫长。
“儿子,你还未成年,书一定要读”常国尽量让语气平稳。
“我不想让他们嘲笑我!要离他们远一点。”儿子反驳。
“你连初中都没读完,将来拿什么立足社会?”他问。
“我就在家待着,不出去惹事。”乐乐认真地保证。
“你会在家待一辈子么?我们老了,你怎么办?”他再问。
“…………”乐乐不说话了,低头搓着手嘀咕着“一想到走进学校,我就心烦。”
一次又一次无果的沟通,让常国很苦恼。都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尹君的厉害在儿子的固执面前威力全无。她苦口婆心,儿子没上心,等于白说。她大声训斥,儿子转头就钻进房间,总不能绑着儿子去上学啊。
这样的车轮战持续了一个月之久,毫无效果,而落下的课程也越来越多。常国和尹君心急如焚。
“眼看暑假来临,要不让乐乐九月升学时,留级重读,不和嘲笑他的同学一起学习,会不会要好一些呢?”尹君把这个想法说出来时,常国表示同意,因为目前也想不出其它办法,怎么也要说服儿子去上学。
“什么?降级?我才不去呢!多丢人!”乐乐听了常国的建议后,不屑地仍下这句话,甩开步子溜进房间,只留下咣当一下的关门声。
算起来乐乐已有俩个月没回奶奶家了。为了避免老人惦记,每次都是常国或尹君一个人回去看看,说乐乐学习忙,没时间回来。
谎言终究是瞒不住的,半年后,在得知孙子辍学在家时,常国的爸爸病情加重,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妈妈说爸爸临走时眼睛一直望向门口,他渴望见到孙子,可最终未能如愿。
父亲的离开对常国打击太大,他自责不是一个好儿子,让老人家为他操碎了心。他自责不是一个好父亲,使儿子走上一条“不归路”。
转眼儿子宅家一年了,他和尹君各种各样的方法都试过了,就是打动不了儿子的心。同龄的孩子都在读高中,可儿子天天与电脑为伴,足不出户。
让尹君焦虑的是儿子白天睡觉,夜晚打游戏,整个一个黑白颠倒。还不让他们走进房间,孤僻得让人难以置信。
这样的生活局面,让尹君崩溃。在儿子宅家的第三年,她病了。常常莫名发火,和常国吵架,把他推出门外。嚷着:“别回来了,看见你就心烦。”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症。
眼看着这个家就要支离破碎,常国身心疲惫,他要尽自己所有的耐心包容媳妇,照顾好她,还要想办法劝说儿子走出家门。哪怕去找一份很简单的工作,也好过与社会脱节啊。
儿子的抵触情绪在他成人后更为坚决。他拒绝和父亲沟通,眼睛里写满“你说的我都懂,别烦我!”
一次次的沟通无果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怕没有结果而放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