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老王说得保守,但听到这话的老魏却眼睛一亮——这也正好对的上之前的那些考古资料!
大量的侧殿用途根本无法推测,没有祭台也没有座位,更没有什么雕像或是装饰品,建出来像是摆设一样!结果居然是为了用石墙来记录内容吗……结合“侧殿的结构十分简陋,看上去就像找了些大石板靠在一起”这种说法,魏安生觉得老王的猜想很有可能是对的。
甚至,那些都不应该被称之为“侧殿”,而是“记录石碑的堆积体”。
但他没有过多地把这种想法写在脸上,而是相当严谨地说了一句:
“先假定是这样。”
“好!假定是这样,那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了!既然是‘为了’刻下这么长篇大段的符号,才建了这么多侧殿的,那我们可以把这种长篇大段固定的情况当作这种语言的……‘特点’!对,特点,这种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繁琐。”
“……繁琐……是目的么?”
“肯定不是!这种负面的结果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是附带的。但我们可以反向推理,想象为什么它会如此的繁琐。”
这一点魏安生确实从未想过,他饶有趣味地说:
“……有趣。作为一种语言来说,过于繁琐不是意味着有效信息变少么?对于我们而言,如果只想表达‘吃过了’这一信息,‘身居高位的我在今天晚上七点和老王吃了晚饭’这句话,和‘我吃了饭’是没什么区别甚至还要麻烦许多的。但我们肯定不会用前者的方式说话的。”
“对了!表达目的。如此繁琐的语言,如果用来日常交流,那这些‘神的子民’肯定会失去他们的声带的。”
“没准人家不用声带呢?用手写也有可能。毕竟是神的子民,不会像我们一样爆开。”
“那他们聊个天能从早上聊到睡觉。所以我猜,这种语言本来就不是用来‘交流’的。可能他们对于很多事物都必须加上极其繁琐的修饰……或者说‘描述’。这意味着,这很可能是我们发现的第一种没有指代的语言,对于事物的描述十分……精确。”
魏安生沉吟小许,心中默念:不为交流而诞生的语言……那是为了什么?记录?又或者……等等!
魏安生突然想到,“先驱者”小队写下这些符号,结果当场爆开的例子。这会不会意味着,这些文字本身就有一定的力量,在被表达的时候会产生影响——
“这不科学。”魏安生脱口而出,但随即又自我否定:“但很魔法,而魔法也是一种科学。”
老王反倒比刚才平静了不少,想着,老魏的脑子确实比我转的快。随即,他恢复了那副笑呵呵的表情,继续笑呵呵地说:
“那你想想,我们认识到的,有什么东西,普通人不能接触,要经过极其繁琐的吟唱,才能产生力量呢?”
而魏安生想都不想,直接脱口而出:
“原仪秘法。”
一切现代魔法的源头,据“原初魔女”伊莎贝拉所称,需要大量繁琐且精确的吟唱才能完成的……“呼唤神明注视的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