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原因是过度刺激当。我们感到爽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比如当你在游戏里拿到战绩或者不停刷短视频的时候,或者你的视频文章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多巴胺就会蹭蹭往外冒,所以你懂得我们每天被各种app包围,手机从早刷到晚,相应的大脑会一直分泌多巴胺,大脑具有强大的适应机制,他会慢慢习惯这种大量多巴胺的环境,大脑觉得高多巴胺的环境是常态,它的兴奋阈值不断的在调高。
当你回到现实生活,比如开始学习或者工作干正事的时候,大脑会觉得这啥那啥的都不刺激,从而进入一种索然无味的状态,于是你开始走神想东想西,发现自己越来越浮躁了,做5分钟就想干点别的想要集中精力,脑袋像是蹲在地上久了猛然站起一般晕乎乎,其实问题很简单,就是大脑被过度刺激了。
在说第三个原因之前先问自己个问题,你你觉得自己长得好看吗?
---这里思考两秒钟。---
现在你再设想这样一个场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而且从出生开始你就没有见过任何人类,现在在回答这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好看吗?发现没?
这个时候的答案就不确定了,因为你没有了比较对象,这就是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提出的经典概念:
也就是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啥意思?我们经常觉得自己不好或者担心别人有什么看法,是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一直在跟别人做比较,比如有的女生明明非常瘦但,但是他看到网上那些身材热辣的小姐姐会觉得我好胖,从而开始焦虑和自卑,我们的很多烦恼其实都不是真的,只是因为你在比较的过程中把它给放大了,
说到这儿如何走出内耗方法也就出来了。
第一,每天抽一段时间远离一切电子设备,放空你的大脑,多巴胺才能回到正常水平,才能重新找回注意力。
第二,当你又开始灾难化思考的时候,立刻拿出一张纸把你所有的想法都列出来,分成两类,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你的想象,针对想象的部分,每一个都写出你这样想的理由,你会发现很多理由都站不住脚,这就是经典的认知行为疗法。
第三减少跟别人的比较,因为没有用。别人不会因为你的比较而改变现实具像中的你,相反你会在比较过程中方放大自己的缺点,变得患得患失,甚至开始自卑。
第四,把目标从做好变成做完,很多喜欢内耗的同学都是完美主义者总,总是在想我要等到一个好的状态,我要学会这个技能,我要再准备一下更加好的姿态做好这件事情。
现在开始把目标改成做完做掉,而不是做好,开始会变得非常简单,有一句话我想送给你可能有点鸡汤,但是激励了我很多年,那就是:
永远不要因为害怕收回想你想要触碰的手。
想做就干掉他。立马。
如果该剂良方失效了,请重新看这几句精炼的金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啥也不干耗自己。
人类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的烦恼。
把目标从做好变成做完,将目光放的太长远,那么万事皆悲。
永远不要因为害怕收回想你想要触碰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