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目主题的定位很失败
主持人张绍刚先生在节目结束的时候,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同时也是这个节目的最终定位。他认为,有些女士是爱美的,她们会选择做隆胸手术,而这样的手术有可能付出代价。所以,他希望女士们在做隆胸手术之前,应该先权衡利弊,以免得不偿失。
张先生的观点看似正确,实际上是有问题的。问题就在于他把女人隆胸的行为解释为“女人追求美的行为”。恰恰这一点,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编导的,还是张绍刚先生本人的。不过,这些都并不重要。我关心的是这个观念本身。这种错误的观念并不是一两个人所有,而是整个社会的一种普遍观念。每个人碰到类似的社会问题,都会把原因归结于此。这也正是这类社会问题“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把女性隆胸这一行为简单归结为追求美,实际上是把隆胸行为看作是女人的一种个人行为。按照这个思路,女性所遭受的不幸,就应当由她们本人承担,而社会不必为此而做任何检讨。也就是说,社会不必去倾听女人的声音,不必去顾及女人的遭遇。而这,正是女性最大的不幸。
其实,女人隆胸并不是因为追求美,而是一种被逼无奈的行为。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后文中具体论证。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聆听女性声音、顾及女性感受的第一步。
如果我所讲的这一点是有道理的话,那么,这期节目的主题定位就确实应该改变。它应该探求,导致女性选择隆胸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这种社会因素给女性带来了什么;全社会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新的社会问题。
我想,以上这三句话可以大致概括我对“隆胸问题”一系列定位。因此,我将在本章后几节中具体回答我提出这些问题。
当然,我的解答也未必能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但我认为自己至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症结。因此,即使我的分析还不够到位,我也希望它能促进和启发更多的人来思考这个问题。而这,正是本章的目的之一。
3,隆胸不是为了追求美
在上一节中,笔者提出了一个观点。女性隆胸并不是为了追求美,而是一种被迫无奈的行为。在本节中,笔者将对此加以具体论证。在这之前,我们先应明确一个词的含义,追求。
什么是追求呢?我举例来说吧。有一个男人,身体很强壮。他想征服大自然,来获得成就感。于是,他选择了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他自愿的行为,没有任何人对他进行鼓动或强迫。后来,这个男人真的去登了珠穆朗玛峰。至于他有没有成功,就不是我所关注的问题了。他的这一行为,在我看来,就叫做追求。
而女人隆胸是出于这样一种心态吗?我们不妨看看本片中的主人公,陈琳女士。看看她为什么要隆胸。陈女士说,一直以来,平坦的胸部是自己内心最大的自卑。有时同事、朋友拿这件事和她开玩笑,使她愈加抬不起头。看着一个个小姐妹挺着胸骄傲地走过,她总是既羡慕又自卑,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变得“挺美”起来。
从这句话中,我们看出,陈女士隆胸的真正原因:害怕别人嘲笑;感到自卑;希望与她人一样,从而摆脱自卑情绪。陈女士的行为显然更多地来自于群体的压力,而不是一种个人选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句话,实际上是片中已知条件,而并不是笔者所编写。也就是说,张绍刚先生已经读到了这句话。然而,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对此视而不见。这里,笔者并不是想批评张先生个人。我之所以要强调这一事实,原因是这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态度。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女性已经发出的声音视而不见;二是对女性尚未发生出的声音缺乏关心。女性的地位之所以低下,感受之所以受到忽视,在很多情况情况下,都与这两个因素有关。
到目前为止,笔者不过只是聆听了女性已经发出的声音,但并没有探求女性尚未发出的声音。接下来,笔者将进行这一工作。
实际上,陈女士做隆胸手术,还可能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只是她不好意思说罢了。笔者猜测,陈女士隆胸还因为她想吸引男人。但是,这样的话,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极难说出口的。因为如果这样讲,一是证明你没有魅力;二是人们会认为你很贱。所以,女人出于自我保护,是不会这样讲话的。但我们还是能从前后文中,推断出陈女士的这个想法。
片中有这样一个条件。陈琳,34岁,上海浦东人,平时独自带着儿子和父母住在一起。这个信息从侧面告诉我们,陈女士还过着单身的生活,并且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因此,陈女士很可能想找一位男士作为依靠,共同分担家庭的负担。然而,陈女士的乳房却太小,她认为,这是男人不追求她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找到男朋友,她也要冒险做一次隆胸手术。
然而,不论是从女人已经发出的声音,或尚未发出的声音来看,女人隆胸都不是为了追求美,而是令有原因。不论是从哪个原因来看,她们都是被迫的。
而且这还不是一般的被迫,而是有着一股极其强大的压力,虽然它是无形的,但并不比有形的压力小。陈女士说,手术之痛,比她生小孩还要痛苦几十倍。但一想到如果坚持下去自己马上就会获得大乳房,陈琳咬咬牙挺了过来。
我们看到,陈女士为了获得一个大乳房,她竟然能忍受比生小孩还大得多的痛苦。那么,乳房小本身带给她的痛苦又会是多大呢?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