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自然呼吸:鼻吸鼻呼,为丹田自然呼吸,非常人之胸喉平常之呼吸。
诀曰:气是添年药,心为使气神。能知神气祖,便是得仙人。盖呼吸所从起者也,呼为父母元气7,吸为天地正气8。令气合形,神合气,则命在我矣。凡人不知收藏呼吸之地,强闭出入,与死静者无异9。又或任其出入,则元气随呼气而出,反为天地所夺10。是以有抽添之说,使气之呼吸至于根蒂。吸自外而内,呼之亦入内,吸刚来于子宫玉洞,呼则直上昆仑巅顶,呼吸旋为一气,成为胎息。虽然,一气如何至此盖呼吸久,但觉有一吸至于内,久之而并不觉气急,犹子在母腹时,即为胎息也(11)。但凡人只知吸之在内,不知呼之亦在内(12),知之则可夺天地之正气矣,而后方谓之“添年药”(13)。
6、放松入静:意念引导全身放松,在自然呼气中身体或某个部位摇晃几下,即可放松。注意放松不是松懈,须保持头正身直。要做到位,须下颌内收,如绳吊颈状,可保持头正身直。
尽量排除一切杂念。有“身静、心静、意静”三大层次,丹书云:“身不动曰炼精,心不动曰炼,意不动曰炼神”。待心无所想,心境清静,气息平和之时,即可开始练功。
初功在寂灭情缘,扫除杂念,除杂念是第一着筑基炼己之功也。人心既除,则天心来复;人欲既净,则天理常存。体会止念、入静、存想、回光、调息、吐纳、咽津、导引等要领。每日先静一时,待身心都安定了,气息都和平了,进入下一步修炼。
(二)行功正法(炼精化──炼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第一步、炼精化(行补身漏,筑基炼己,得却病延年之果)
1、静坐,双目微闭,返观内视,静中观想祖窍(两眉中心略下些,又名山根,但非天目)内现出一粒白色的明亮光珠,圆陀陀,光灼灼。光珠照亮整个上丹田,通明透亮,虚室生白。默想数分钟。
2、默想数分钟后,意想光珠降入下丹田内,化为一片光明,光明充满整个丹田,并用意微微观照住这片光明内景。如红日初升,照于沧海之内,如烟似雾,若隐若现,恍兮惚兮,静待玄关开窍,真阳发动。诀曰:身如太虚,真空妙有。回光返照,疑神丹穴,使真息往来。内中静极而动。动极而静。无限天机,即是炼气化神之功也。
3、不可过于着意,只下丹田时时有知觉即已。着意即落于“有”,无意即落于“空”,皆非道也。还须设想一切皆“无”,即自己身体,亦不自觉其“有”,惟有一点诚意,存于下丹田,不偏不倚,无念无思,方合于静坐之道,即抱定此旨,坚心做去,不见效验不止。
4、静坐一月之久,即觉心气平静,呼吸自和,渐而下丹田微觉震动,渐而胸中热液下降下丹田,渐而下田温暖,渐而震动,传及全身,达于四肢,渐而督脉血液,由背后起,过玉枕、上田、明堂、鹊桥、重楼,达于黄庭(中丹田)。
此系血液流通,与阳精过关入黄庭事不同,要明白心领。渐而全身血液,能随意聚于下丹田(意存则气血来潮,意散则气血分散。静坐日久,方能使全身气血,听命如意。又法曰血河车者)。渐而下田异常温热,而内肾如汤煎,睾丸通过热气,渐而目前发光如电。渐而华池玉液盈溢,渐而脑后震响,渐而血脉畅通,渐而外肾不举,渐而阳关紧闭,复返童身,气足体轻,目朗耳聪,百病不侵,延年之果得矣。
5、收功:渐渐地,缓缓地,听候内自然发动、自然运行、自然收敛、自然停止。眼球左右各转动7圈,搓热双手熨两肾,意注命门。恢复平常状态之后,再静坐数分钟,静养片刻,再深呼吸3次,然后收功下坐即可。
提示:
1、补身之理:人在母胎,以灵性一点,受母体气血生育,十月胎足.分离母体.遂有人形。由一岁至十六岁,阳气充足,丹田气满。有时气到阳关,外肾感发,即有情欲之思。一与妇人交合,于是十余年之元阳,遂至遗漏。此漏既开,最难复闭,为日渐久,则身体所生之精液,多由此窍遗漏,(精液一去,元气随之)故成为败絮其中之躯壳。风雨摧残,寒暑凌逼.疾病感染,丧亡渐至,此人之所以不能长生也。需补身之理,既如上述,于是补身之法尚焉。其法行于既漏之身,将所漏之窍,复行塞闭,并将已漏之精,再行补足,及至精满气足,补功已毕,即神爽体健,百病不侵,延年益寿,不求自得,此为修真中之第一步也。
2、补身之诀:凡为既漏之身,情欲一动,则身中精气,随情欲直奔阳关,于是外肾暴举,即顺行其生物之规道,此亦天理自然,为造化之机,非人故欲如此也。学习静坐,第一要注重精气,不使外泄,乃能补得身体。
3、欲使精化为,先要明白精与的相互关系。须知精与本是一物,为精之源,精为所化。未化精前为先天,既化后为后天精。所以化为精者,皆因后天情念之动,心火遂起,而先天化为后天精矣。欲使精化为,最易简的方法就要使不化精;欲使不化精,须使心念不起,不堕后天,自可摄精归源,这一点全仗性功之精纯。
4、年轻人可以直接从炼入手,而老年人就要从炼精起步。年轻人炼,其实就是炼化神之功,因年轻人精全旺,故须以神炼,以养神;老年人炼精,其实就是炼精化之功,因老年人精衰枯,故须炼精补精,以精补。老年人补足精,才能与年轻人一样起修。年轻人可以省略“炼精化”一步工程,较老年人修真为快。年轻人如果试图按老年人的路子修为,反而自走弯路,炼精不成,最易自伤命宝,可不悟哉!中年人则须适当掌握,兼而修之,介于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应有所取舍和侧重即可。先贤将年轻、中年阶段之人定为最佳修炼者。但无论老中青,在百日筑基内必须禁欲止漏,以后亦须节制,不可纵欲。
先贤将人类的年龄段按四等划分。钟离权真人曰:“凡时有四等。人寿百岁;一岁至三十乃少壮之时,三十至六十乃长大之时,六十至九十乃老耋之时,九十至百岁或一百二十岁乃衰败之时也”。从此可以看出衰、老、中、青四等中自己属于哪一时期阶段。
5、初学静坐,时间以半点钟至一点钟为宜。静坐日久.以一点钟至两点钟为宜。若不觉其苦,再延长时间,亦无不可。功纯则效速,功少则效缓,自择可也。古人静坐,每日以子午卯酉四次,约三月之久,即可将补身功夫完满,俗称百日筑基。惟因身体有强弱之不同,行法有得当与否,所以成效有迟有速也。
6、只有外部形体不动,内部机才会积聚发动。道家静功之法,总以身体不动为最大原则。丹法有一句口诀,叫做“勿忘勿助,勿疑勿惧”。
7、内发动,在半路上尚未停止的时候,不可用自己的后天意识做主将静功罢休,更不可受惊吓、被干扰、起妄念、动情绪,否则可能会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