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引败兵退回洛阳,问计于李儒,李儒献计道:“主公,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为今之计,不如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
“哦!是何童谣?”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此谣何意?”
“臣以为此言‘西头一个汉’,乃汉高祖兴旺于西都长安,传至十一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光武帝兴旺于东都洛阳,今传至十一二帝。此乃天运合回,主公唯有迁都长安,方可渡过此难。”
董卓听后大喜,笑道:“呵呵,若非汝言,我实不悟也。”遂聚文武百官于朝堂之上,言迁都之事。时有太尉黄琬、杨彪、荀爽三人劝谏,皆言迁都长安,恐令百姓骚动。俗话说: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董卓听后大怒道:“我为天下计,何惜小民哉!”当日罢杨彪、黄琬、荀爽皆为庶民,遂下令迁都长安,限来日便行。众官告退,李儒又谏道:“如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乃是袁绍等门下,不若杀其宗党而炒其家财,必得巨万。”董卓从其言,即令铁骑五千,到处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余家,无一幸免,皆斩于城外,取其钱财。
次日,郭汜、张济尽驱洛阳百姓,约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将士一队,互相拖押;可怜洛阳百姓死于沟壑者,不计其数。二将又纵军士淫百姓妻女,夺百姓之粮,顿时啼哭声四起,震天动地,亦有誓死不从者、反抗者,皆被军士所杀。若有行军慢者,背后有三千军士摧督,手持朴刀,于路杀人,致使洛阳百姓苦不堪言。
董卓临行时,令将士诸门放火,焚烧百姓房屋,并火烧宗庙宫府,大火铺天盖地,以排山倒海之势蔓延至整个洛阳城,好似一条火龙,所到之处皆为一片废墟。董卓又令吕布挖掘先皇及后妃之陵墓,取其金宝数千余车,劫天子、后妃望长安而去。
却说主公与孙坚、曹操飞奔洛阳而来,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皆无鸡犬人烟,主公等率先发兵灭了火,令众侯各于荒地上驻扎军马。
坏了,只想着庆功,竟将此等大事忘了。董卓为了权位真将洛阳尽皆焚烧,片瓦不留,实乃魔王下凡,此贼不除不足以平民愤;对了,曹操好像要去追击董卓了,是告诉主公派兵去救呢?还是让曹操中伏,半路派兵截杀,以除后患呢?哎!算了,还是告诉主公吧,也好让曹操欠主公一份人情。
曹操往见袁绍,尽说追袭董卓之事,袁绍不允,众侯皆言不可轻动。时我与主公耳语几句,唯有主公起身道:“孟德兄言之有理,备愿助汝一臂之力。”曹操亦喜亦怒道:“竖子不足与谋。”喜,有主公愿与之通往,怒,众侯皆莫敢动者。遂于主公统领各自兵马,追奔董卓而去。
董卓行至荥阳,太守徐荣出城迎接。李儒进谏道:“主公弃洛阳奔长安,需防有追兵;可令徐荣埋伏于荥阳城外山坞之上,若有兵追来,尽可放过,待我这里杀败敌军,可引兵截路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也。”董卓从其计,令吕布引精兵压后。
“主公,曹操追赶甚急,必中李儒之计。”我悠然道。
“若如此,备当亲往救之。”主公急道。
“主公且慢,属下观荥阳城外有一山坞,此处必有伏兵,主公可遣一将带干柴等物,放火烧山,敌军不战自乱,若有逃匿下山者,驱兵杀之。主公当速引精兵前往救援曹操,想必曹操此时已然被围。”言罢,众将依计而行。管亥领军五千携带干柴等物,悄悄向山坞摸去;而主公则带领其他将士,追赶曹操而去。
吕布正行间,见曹操赶到,大笑道:“果不出李儒所料也!”令军马摆开,准备迎战。曹操出马,怒吼道:“逆贼,尔等劫迁天子,流徙百姓,欲往何处?”吕布骂道:“背主懦夫,何得妄言?”夏侯听后大怒,挺枪跃马,支取吕布。两马相交,战不数合,郭汜引一军,从左处杀来,曹操急令夏侯渊引军迎敌,忽右边喊声四起,张济引军杀到,曹操大惊,急忙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各混战一处,势不可挡。夏侯本欺吕布受伤,跃马来战,不想吕布虽然受伤,然武力亦在自己之上,心中万分后悔。而吕布趁夏侯分神之际,全力使出一招“霸天斩”直劈下来,夏侯猛的回神,慌忙举枪挡之,却还是被震得虎口开裂。夏侯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吕布引铁骑掩杀,曹操大败。恰此时,主公率军赶到,张飞一马当先直取吕布。吕布知其英勇,遂抖擞精神,与之一战。两马相交,战的天昏地暗,二人好似战神下凡,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吕布用戟乃一“狠”字,张飞用矛乃一“猛”字,此二人交锋,招招致命,似有拼不完的力气,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因敌军士兵远远大于我军,二哥见荥阳山坞火起,知计成,后路已无伏兵,劝谏道:“主公,该撤退了,敌军势大,此事不可为。”
主公无奈,大声喊道:“全军撤退,云长、益德、汉升引军断后。”
“诺”言罢,大军后撤,关羽、张飞等将于路断后。吕布刚要引兵来追,李儒劝道:“温侯不可,徐荣伏兵已被发现,此时若追,恐中敌军之计。”
“汝怎知徐荣已被发现?”吕布疑问道。
“温侯且看,荥阳城外山坞处微有火光,此必是敌军发现徐荣,放火烧山。”言毕,吕布向山坞望去,见此处实有火光,信其言,引军向长安赶去。
却说,徐荣见山坞起火,大惊,遂引兵下山想杀出重围,不想在山下正遇管亥,二人交锋,战至二三十回合,亦不分胜负。此时主公待援军赶到,徐荣见大势已去,虚晃一枪,夺路而逃,张飞眼尖,挺矛跃马,直取徐荣,将其生擒。主公本欲招降,徐荣断不肯降,主公遂令杀之祭旗。我劝谏道:“主公不可,若斩杀此人,恐敌军莫有敢降者,且属下观察,其素有将帅之风,此等赤心之人,主公正当留用。”主公乃亲解其缚,延之上座,徐荣感其意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