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生说,那时的人成熟的早,十四五岁时就懂得了人类的伟大。依据是他十五岁时就和媳妇睡到“金箭银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了。这时,马先生的学生们都到了十四五岁这个“成熟”的年龄,连最小的于小红也已经十三岁,快要“成熟”了。
这时谁能有理由叫春花不开,秋月不圆,禁锢尘世的情欲呢?
马先生开始逐步给弟子们讲解《诗经》,以此来启蒙他们对男女爱情的理解。可令马先生遗憾的是,收效不是完全理想,不管他怎样地启发,他发觉于成龙好像缺少感情这方面的器官,只知道刻苦读书,将来报效国家。
马先生在讲解《诗经》“野有死麇――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时,是这样讲道:“在初春偏僻的树林中,吉士(小伙子)打死一只獐,用白茅草捆起来,引诱心中的女子到来。两人就要搬运了,这时侯,那个女子既有点累,又有点热,娇喘微微,吐气如兰,衣服也敞开了一点,真个是面如桃花,肤如凝脂啊。那颗怀春的心啊,跳得是扑通扑通的。面对此情此景,吉士急了,开始脱衣服了――这个女子说:‘你慢慢来啊,不要这么着急啊,不要碰歪了我的头巾啊,不要惊吓了跟来的小狗让它叫起来啊。”
马先生有声有色的讲到这里,于小红和马玉洁都听得面如桃红,赵中子已听得垂涎欲滴,金宝也听到入了迷,只有于成龙举手,愤然地说:“老师,这个吉士没有君子之风,行为苟且!这个女子也是品行不端!我辈不应该效仿。”
马先生在讲“关雎”时是这样讲道:“这是一首爱情诗,首前两句是说,在河中的小洲上有两雎鸠在关关的鸣叫,传递爱慕之情。这是诗经的比兴写法,作它来引出要写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后两句,才是全诗的关键,窈窕淑女是这样解释:心美曰窈,形美曰窕,善良曰淑,外貌美兼心灵美的善良女子就叫做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说文静美丽温和善良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弟子们听得如醉如痴,马先生也得意得摇头晃脑,可于成龙又是提出异议:“老师,君子应该是道德高尚的男人,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是大丈夫,大丈夫应该以国家社稷为己任,不应该沉湎于儿女之情。也不应该以外貌美来衡量配偶的标准。”
马先生看见檐下的燕子在堂前翩飞,他指着,让弟子们以燕子每人作一首五言咏志诗。待他们交卷。
于小红作反应快,第一个交卷:
“翩翩起舞飞,
展翅衔春辉。
繁忙筑新巢,
装点如翠微。”
马玉洁也紧接着交了卷:
“昨日别江南,
今日绕堂前。
来去云中路,
无惧风雨还”。
金宝憋了半天,写得还是像顺口溜,勉强交了上来:
“春天来这里,
冬天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