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珠没有坐下,她说:“你先下地吧,我自己拿去。”她说着,就掀起了挨着炕柜趟着还没起来的于成龙的被子,假装骂着说:“没出息!一宿没睡觉啊?还不起来。”
马玉洁的脸刷地就红了,说:“哪呀?他黑天吹灯不大一会儿就睡着了,睡的可实了。”
于成龙一股神起来,不好意思地去穿衣服。
何明珠没有看他穿衣服,而是拽起他们的被,给他们叠了起来,顺便搜索着什么。她把麻花被叠起,露出的褥面上,没有垫多余的褥单,还干干净净,没有一丝什么渍迹。她的心里就有了一些想法,她在柜底下找到了剪子,什么也没说就出去了。
吃完早饭后,于成龙说他要和他爹和二叔商量点事,他们就到于德江的屋里去了,屋里只剩下了何明珠和儿媳马玉洁。何明珠一边绞着鞋底,一边若无其事地跟马玉洁说起了悄悄话。她问儿媳:“身上的过去多久了?”
马玉洁想了想说:“有十二三天了。”
何明珠又问:“你们昨晚没做事儿?”
马玉洁觉得婆婆怎么什么都问,脸一红,说:“做了。”
何明珠停下手里的活,问:“你们不是吹灯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马玉洁更感觉婆婆问得奇怪,说:“是呀,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何明珠想,怎么小两口一点也不恋战呢?她又试探着告诉马玉洁说:“你们不总到一起,冷丁做起事儿来要注意点。”
马玉洁不懂问:“注意啥?”
何明珠说:“小心弄疼的。”
马玉洁支吾着,半天才难为情地说:“不往里弄不疼的。”
“啊?”何明珠终于明白了一切,难怪他们小两口还没有怀孕!感情也不像人家新婚燕尔,如胶似漆。何明珠亲切的拍着马玉洁头说:“你们这对儿傻孩子!哎――”她开始耐心细致地向儿媳传授起传宗接代和男女之间私房里快乐的秘诀。
于成龙和他爹到了二叔于德江的屋里,刚坐下于成龙就问:“咱们家现在还有多少粮食?”
于德江知道了侄儿成龙的来意,是为昨天十三崴子东头一户姓陈的人家来借粮的事。他说:“也没有多少了,大水淹后就抢出来两石多苞米。咱们一院子里九口人,这一冬都要靠这些粮食活命呢。”
于得海说:“是啊,不是我和你二叔心狠,没有往出借,的确咱家也得靠这些粮食活命呢。”
于成龙说:“那说明咱们家还是比老陈家强的,他家都快揭不开锅了。我们也不能眼看着他家饿死啊?”
二叔于德江说:“咱们借给他了,咱们不是要和他一块儿饿死吗?”
成龙说:“不会的吧?他家是新逃荒来的户,家里没有积蓄的。咱们家手里还有钱,可以买粮食吃的。”
于得海说:“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大水过后咱们家又重新修房子,添农具,家里的积蓄也不多了。”
成龙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们家咋地也比他家强,就救救他家吧,大家互相帮助,相濡以沫,肯定能共度难关的。”
于得海说:“我懂得相濡以沫,可是咱们家现在也只有维持生命的沫了。”
成龙说:“有沫咱们就不能只顾自己活命,不能让人说咱自私不仁。想当初咱们落难的时候,要是没有金家的救助,咱们哪有今天?”
于德江说:“咱们不是不愿意帮他,咱家剩下的那点钱,还留着你明年上学用呢。不信你问你爹是不是?”
于成龙说:“那好,我上学的事可以不上,先救命要紧。不然他家真要饿死了人,咱们心里永远也不会安的。”
于得海说:“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想的?那么就先救济他们粮食吧!你上学的事到时候再想办法。”
于德江一看他们父子统一了思想,便说:“那就先量给他们五斗苞米吧。我一会儿让赵老业赶车给他们送去。”
于成龙和他爹于得海回到自己屋里,马玉洁看到丈夫时,她的脸红红的,不敢抬头,直躲着。于成龙莫名其妙,追着妻子马玉洁问:“咋地了?”
何明珠看着于得海,脸上神秘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