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公司只剩下一个弹痕累累的门廊。一个国家的首都最起码的繁华与热闹景象在这里根本就难以见到。大街上到处都是难民、乞丐和伤兵。医院人满为患,饥饿笼罩城市。为了躲避日本人轰炸,几年来人们干脆把每一幢建筑物都抹上泥灰,把玻璃涂黑。入夜,全城几乎见不到灯火,连环绕城市半岛的长江和嘉陵江也死气沉沉,凝固在无底的黑暗中。
蒋介石的黄山官邸位于长江南岸,距市区20几公里。这是一座向阳的山坡,视野开阔,草木葱茏,站在观景台上可以鸟瞰重庆市区和两条夹峙在山谷里的弯弯河流。抗战期间,委员长一般都在这里会见来访的外国军政要人。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国远征军第一节(4)
蒋介石真诚地欢迎并宴请远道而来的英国客人。他身着戎装,满脸微笑,亲自在别墅庭院的大门口欢迎贵宾到来。美丽优雅的宋美龄则亲自为丈夫充任翻译。
中国军队参谋总长何应钦、美国陆军航空司令勃里特同蒋介石、韦维尔一道开始了会议。
蒋介石显然对即将开始的双方会谈持乐观态度,素日严肃刻板的脸上一反常态的笑容可掬。
结果并不象他所希望的那样,会议一开始,三国的“同盟关系”就出现了裂缝。
注重实际利益的美国人基本上支持中国的意见,没有异议。但是英国人却心存芥蒂。高傲的英格兰绅士决不会愿意让其他人染指自己在亚洲的殖民地。英国人从来没有忘记中国在历史上与缅甸曾保持过的那种宗藩关系——即使将缅甸丢给日本人,将来打完仗还能收复,可是如果中国人赖在那里不走,岂不是给大英帝国造成一个难以解决的隐患吗?
因此,韦维尔蛮横地拒绝讨论一项全面的计划,只同意研究加强缅甸防御问题。而且不顾起码的外交礼仪,会议刚刚开始,便趾高气扬的当面对中国的最高统帅宣读了一份态度强硬的备忘录,要求中国将囤集在仰光的租借物资,部分地转入缅甸防务,规定入缅中国军队必须由英国人指挥。
主人被客人来了一个下马威,原本还算轻松的会议气氛一下显得十分尴尬。
蒋介石听得怒火如焚。
中国全面抗战以来,英国人为了缓和与日本的矛盾,使日本人不损害他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一次次助纣为虐,做出了许多严重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最可恨的是应日本人的要求封闭滇缅公路长达三个月,给中国的抗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就在不久以前,驻缅甸的英军还公然将在缅境内的一批美国援华军需物资占为己有,并擅自闯入中国运输管理局,强行取走卡车150辆。面对这样的盟友,如何让人不气愤?
蒋介石其实十分瞧不起这个日薄西山的老大帝国,军队纪律松弛,斗志涣散,战斗力相当差,早巳被德国人打成了一只病猫,但在中国人面前,他们却依然处处显得强横霸道,目中无人。他们对中国轻侮巳至极点,实际上根本不愿意将中国作为平等合作的盟友对待,这更让民族自尊心极强的蒋介石厌恶透顶。
但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缅甸作战关系到滇缅路的安危,与中国的利益息息相关,蒋介石也只得强压怒火,努力挤出笑容:“韦维尔将军阁下,我们还是以大局为重,大家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研究在东亚最有效的陆海军行动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拟定完整的计划和组织永久机构无论对中国还是贵国都是有益的。缅甸问题,希望阁下能看得长远一点,不要只局限于一国一时。”
韦维尔根本不予理睬蒋介石提出的全面反击计划,独眼里流露的满是不屑:“缅甸的确防务空虚,贵国可以派兵入缅作战,但是……”他仅剩下的一颗眼珠子闪灼着狡黠的光芒,开始一一罗列对中国入缅的人数和入境时间的各种烦琐要求,“我们希望中国的盟友在开始采取你们的行动之前,能够严格遵守我们大英帝国的规则,我相信,这对我们在缅甸的合作都有好处,当然,可能你们散漫的中国人也许还不习惯……”
蒋介石的忍耐终于超过了极限,暗骂这只自以为是的独眼老狐狸,一脸愠怒地说:“我不知道贵国到底是如何看待形势的?照阁下这些规则拖下去,日本人恐怕没有这个耐心。他们威胁的可不单是中国!到底是否支持中国抗战,就看将军阁下的态度了!”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国远征军第一节(5)
何应钦在一边终于也忍不住了,讥讽地对独眼将军说:“不要中国人进缅甸阁下完全可以明说。中国也可以把在缅甸的所有租借物资全部退还美国,撤回中国驻缅甸人员,停止中、英、缅的一切形式的合作,坐视贵国和日本人抗衡,相信这应该是阁下乐意看到的局面吧。”
美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勃里特将军一看事情要闹僵,赶紧两边调解,一边作手势安抚蒋介石,一边转身递眼色示意韦维尔道歉。
蒋介石冷冰冰的对韦维尔说:“中英两国唇亡齿寒,形势不容懈怠,情况危急,贵国在东南亚现在的情况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我国派遣10万精兵入缅相助,也是帮助维护贵国利益。将军阁下请慎重考虑!否则,不要到时怪我们中国人不够朋友!”
同样被激怒的韦维尔,一只独眼瞟也不瞟蒋介石,涨红了脸,提高音调对勃里特将军说:“难道中国人希望来解放缅甸吗?那真是大英帝国的耻辱!我们根本无须中国人援助,只要将美国的援华物资拨给我们就可以了!”
重庆会议消息传到华盛顿时,罗斯福与丘吉尔在华盛顿也在召开阿卡迪亚会议,正在对盟国在全球的总战略作出规划,确立欧洲战场为重心。
重庆风波引起了美国的不安。
美国人再清醒不过的看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