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多谢尊者教化!”三兄弟又俯拜了下去。
“你们甘愿下界以身证法,确是功德一件,但毕竟下界不同于天界,下界之后你们将失去千年的道行,如若你们下界之后遇上邪魔外道,弄得你们形神俱灭魂飞魄散,那就对不住你们这份心意了!为以防不测,现各赐你们保元丹一粒,这样能让你们在遭遇不测的时候,仅仅只是肉身受损,而不会累及到元神!这保元丹本是天界仙家的宝物,不能流落至下界,因此我将它们直接封印在你们体内!”释尊说道。
“多谢释尊体恤!”三兄弟刚谢完,也没见佛有什么举动,就觉得有什么东西进入了自己的体内,一种安全和踏实的感觉立刻遍布全身。
“你们现已修得人身,甘愿下界悟道就得遵从人事,须得有个姓氏,你们都是莲子的化身,就赐你们姓连,名字就按照长幼顺序取个谐音,老大就叫连义,老二就叫连仁,老三就叫连善,你们觉得如何?”
“多谢释尊!释尊赐了我们姓名,从今往后我们兄弟三个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三兄弟满心欢喜溢于言表。
“另外还有一点,你们兄弟三人下界之后将天各一方、互不相识,为了方便你们兄弟相认,我在你们身上点上一个记号,按照你们的长幼顺序依次在你们左眉上的眉尖、眉心、眉梢点上一颗朱痣,以便今后你们兄弟相认!当然你们兄弟能不能团聚要看你们下界之后所造的业力了!”
“多谢释尊美意!”三兄弟再次俯身拜谢。
“你们下界之后托生为人,为了体现上天的好生之德,现赐你们每人一种神通,以保自身平安,还能济世渡人!目连,他们就师从于你,你负责在他们下界之前教会他们各自想学的神通!”
“释尊慈悲!目连谨尊法旨!”(目连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从释迦牟尼佛出家,以“神通第一”著称,后被反佛教的婆罗门打死。鲰生注)
“多谢释尊慈悲!我们三兄弟一点好好修习,决不辜负释尊的圣意!”三兄弟再次俯拜在地。
等他们抬起头来的时候,堂皇的庄严的圣殿上只剩下了他们自己的身影,正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天界半空传来了佛的声音,听起来依然是那么的祥和而不失威严,“你们各自想学的神通,目连已经种进你们的心里了,你们的神通并非与生俱来,不是所谓‘生通’,而是等到机缘成熟的时候自然开启,也既是所谓的‘业通’,万望好自为之!至于下界之事你们只要心念一动就能如愿了,你们的投生之地也因你们各自的疑惑而定,你们下界虽属自愿,但一旦你们进入轮回兄弟能否聚首、能否修得正果重返天界就得看你们自己所行的业力了!预祝你们此行功德圆满!”
“谨尊释尊教诲!弟子谨记!”三兄弟再次俯拜在地,三人直到听不到任何声音了,才慢慢地直起身来。
“二弟、三弟,释尊的教诲,你们都听明白了吗?”连义对两兄弟问道。
“都明白了!”兄弟两人答道。
“我觉得像现在这样能看见一些自己想看见的东西就挺好的,所以我想保留这个神通,你们想学什么呢?”连义问道。
“我觉得能明白别人的心意特别有意思,所以我想学他心通!”连仁回答道。
“下界有许多美景,如果我能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就非常满意了,所以我想学如意通!”连善回答道。
“我们何时下界呢?”连义问道。
三兄弟本是同根生的莲子,此刻谁都没有开口,但兄弟三人都是一样的心意,心里默念:兄弟本是同根,此番下界历练,从此各奔东西,因缘聚首分离,多行善事义举,早日明辨曲直,以解心中疑惑,平息口舌之争,若能###证果,重返天界为仙。
念毕兄弟三人都把胳膊抬了起来,分别搭在其他两人的肩上抱成一团,互道了珍重,按照佛陀的法旨心念一动,俱都沦落凡尘了,莲花三子由此在尘世历练《圆缘记》应运而生!
诗云:汝本佛前三莲子,佛理奥义聚汝意,日月之光赐汝形,天地之气汇汝神,万物之灵融汝识,十方之华合汝智,三界之精施汝身,五百修得天眼开,又历五百人形具,觉察下界纷争事,感悟不同起争执,佛前辩论三界事,平息风波遣下世,尽历凡尘满三世,功德圆满返天庭,求得正果终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