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家乡寄来的腊肉和香肠怎么办?”父亲还惦记着腊肉和香肠呢。
“明天我把它们都丢海里喂鱼去!”母亲威胁着说。
“那些年饿饭的时候,你怎么不把它们拿去喂鱼呀!”父亲急了。
“那是因为老家那山沟沟穷得连海都没有。”母亲幽默感随时都有。
“哈哈!妈,能说出这话来,你可真行!你太有才啦(学着宋丹丹的口气)!”王老五的口气把两位老人都逗乐起来。
“另外,李博士还说,你两位老人家的骨密度也很正常,没有骨质疏松,说明平时喝牛奶补充钙片很管用,要你们坚持吃着。早晚的运动不能少,因为天冷,到海边散步可要穿暖和点。”
王老五真真假假的说完这次体检的事,看得出父母都听进去的,愿意接受。看来搬出李博士还挺管用,只要管用,那钱就花得值,自己的头毕竟还得别人来剃。之所以今天就回来,是为了尽快让父母重视他们的身体。
母亲去厨房炒菜,客厅里就他和父亲,父子俩看着电视,王老五想抽烟也只能忍住。
“爸,想不想和妈去海南度假?那里温暖。”他问父亲。
“不就看海嘛,这里天天都看得到,跑那么远干嘛。”父亲不爱旅行,认生,到不熟悉的环境里就常犯病。
“想回老家也可以,如果想弟弟妹妹,和妈一起回去看看吧。”
“你妈提过这事,也有三年没回去过,她想你外公外婆呢。”其实父亲也想回去,又不好意思明说,于是抬出母亲来说事。人常说知子莫如父,反过来,知父莫如子也是成立的。作为儿子,虽然中断多年没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大树的枝叶再怎么茂盛,可也永远连着根哪。
“那就回吧,我过几天给你们准备。你和妈在老家可以多呆些日子,见见亲戚和朋友,也顺便和你们的孙子们热乎热乎。”王老五让父母回去过年,首先当然是考虑他们多年没回老家的缘故,其次也是与他在回家路上决定要做的事情有关,怕父母知道误会,以为是自己找了女朋友。
“吃饭吧。”母亲已经把饭菜做好,摆上了餐桌。
母亲的厨艺王老五永远认为是最好的,即使在最高级的餐厅,他也没吃饱过,只有吃母亲做的饭菜,才会填饱他的胃。
“妈,我想给爸买鱼杆,你们可以常到海边钓鱼。”他边吃边说:“爸爸没什么爱好,这样可不行,得培养他兴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
“钓什么鱼,散散步就蛮好的。”父亲是心疼钱,他知道好的鱼杆得几千上万。
“你买吧,我保证完成好你交代的任务。”母亲一向很乐观,就是在他小时候,家里最困难阶段,母亲也是很积极的毫不消沉去面对,所以王老五才有今天。
“刚才我和爸说了,过几天我安排你们回趟老家,看看都要带些什么回去,给谁谁买什么礼物,列个清单,找个时间我陪你们一起去买。”他的这点细心周到,完全就是母亲的遗传。
“是啊,是该回去一趟了,不知道你外公外婆身体怎么样,都快九十的人啦,见一次少一次。还有你弟弟和妹妹的孩子,我还怪想他们的。”母亲提起回老家,心里就不好受,说明真的是想回。
“那就这么说定,这个月末吧,还有十几天时间,准备准备应该足够了。”他说着也吃好饭,准备离开桌子。
“你不回去吗?一个人在这里怎么过春节,你和我们一起回吧。”母亲不想让心爱的儿子孤零零的过节。
“和你们回去,谁挣来回机票钱哪。”他给自己倒杯水:“你们先回,我等快到春节的时候回。”
“儿子说的没错。”父亲是穷怕了的人,一听说回去会耽误挣钱,就附和着他说。
母亲没话可说,只是埋头吃饭。王老五看得懂母亲那颗疼儿子的心。
等父母都吃完午饭,知道父母有睡午觉习惯,所以王老五说:“我得回市区办几件事,还要到超市买点吃的,公寓里的冰箱都空了,爸妈好好休息吧。”说着上楼换衣服。
8烛光晚餐
王老五回到市区后先到中国银行办了张银联卡,并从自己原来的卡上存入二十万,再到移动通讯大厅,办个手机号,交两年话费就拿到一部预存话费送的诺基亚手机。最后去了趟超市,除购买大米、蔬菜、水果、牛奶外,还特别买了电动牙刷和毛巾,还给杨汇音买了双拖鞋,完全是做着让她常住的准备。
回到公寓都快到四点钟,于是脱光衣服关上手机,钻到被窝里倒头便睡。
杨汇音等母亲透析结束回到病房,买份鲍鱼粥看着母亲吃完,到医院食堂订好母亲晚上吃的面。
坐在公交车上,就想:要不是他偷偷装在我包里的钱,今天妈妈的透析恐怕做不了,他真是个好人。下车后去菜市场买了些菜,提着到公寓。
王老五睡觉有个习惯,就是要光着身子才睡得塌实,这是从小养成的毛病,农村的孩子别说睡衣,就连裤衩都难得有穿。
当他被门铃惊醒时,还迷糊着哪,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就去开门。
“来啦。”还打着哈欠,没睡到自然醒实在不舒服。
“有人在里面吗?”杨汇音看着他的下身问,没有马上进门,因为看到那挺着的大家伙让她觉得他可能和某个女人在约会。
“没人啊,就我一个。”王老五还没意识到自己不但光着身子,那‘炮口’还雄赳赳的对着一个提着袋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