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南城的驿馆当中,易青按着腰中的宽剑,看着面前的刘御史,一脸坚毅。
刘御史为难的问道:“你真打算留在兴国陪伴公主?”
易青回答道:“是的,刘大人不用再问了,易青心意已决。”
“可是……你即使是留在兴国也没有办法进宫,回了胤国,自有你施展才能的地方,你又何苦留在这里继续做个小侍卫?”
易青回答说:“少将军出征前将公主嘱托给属下,如今少将军仙去,我更要遵守答应他的事情,护公主周全。公主被皇上欺瞒即将嫁给毓王,毓王毫无能力保护公主,属下怎么能将公主一人丢在异国?”
“罢、罢,既然你这样决绝,我回国后自会想办法帮你在皇上面前开脱。公主命苦,你留在这里能照看一分是一分吧!”
刘御史叹气离开,张罗着下人将嫁妆清点出来送进兴王宫。公主入宫仓促,这一切还未来得及张罗,他本以为公主在大婚后才会入宫,没想到昨晚才到这里,便一去不复返了。
回想起昨天晚宴的事情,刘御史纵然迂腐,也察觉出兴王看公主的眼色不对,他难道是看上公主了?刘御史在心中笑道,可怜这兴王无眼,当初他那样费尽口舌让兴王娶公主他都不要,如今要将公主嫁给自己的胞弟了,又何苦那样不舍的看着她?
同样的疑问在几人的心头徘徊,轩辕誓辰昨晚的异常施太后自然也看在了眼中。她卧在睡榻上揉着太阳穴,心中觉得不安。轩辕誓辰的妃嫔虽多,但她从未见儿子专宠过哪个妃嫔,更没有见过昨晚那样炙热的眼神,难道……
长长的指甲忽地被她摁断了,一旁的侍女急忙过来帮她修剪,修剪完毕后,她心烦的喊来一个太监:“小别子,去看看皇上在做什么,有空就请他过来一趟,哀家有话要说。”
一个面色嫩白,眉目清秀的太监应声出去,不一会便回来说:“回禀太后娘娘,皇上正在和秦大人商量毓王爷的婚事,他说一会就过来。”
施太后点点头,又问这个太监:“小别子,你昨晚跟在我身边,也看到皇上的举动了,你是怎么想的?”
太监回答说:“奴才不敢乱猜。”
施太后冷笑一声说:“在哀家面前,你还摆出这样一副老实的样子做什么?”
这个叫做小别子的太监在入宫前名叫“思别”,是太后娘家施丞相府中养的一个食客,会些市井的小伎俩,也读过两天书,丞相大人想在宫中安插些人手,便将他送到了太后身边,慢慢的,便成了太后的心腹了,太后同他说起话来,自不同旁人。
思别嘻嘻笑了,一双桃花眼更是飞扬,他说:“太后英明,奴才跟太后心里想的是一样的。那胤国公主跟天仙一般貌美,就是我这样算不上男人的人都要心动了,何况皇上呢。”
施太后脸色阴冷的说:“我本以为融轩娶了胤国公主能让我心里舒坦点,没想到引来一个大麻烦,实在头痛。”
思别又说:“是太后您太心软了,二皇子就算一辈子讨不到老婆,太后也不用觉得难受,何必为了他的婚事那样操心?您当年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皇上好,只这一点,就够了。”
施太后点点头,便听传报说皇上来了。
她扶着小别子的手臂走到大厅外,轩辕誓辰向她问安后问道:“母后急忙找我来所为何事?”
施太后说:“我昨晚想了很久,如今融轩快要成婚了,年岁也这样大,是不是该在宫外给他置办一处王府,让他自立门户了呢?”
轩辕誓辰心中一跳,自然不同意,若轩辕融轩自立了王府,那乐宁必然会跟着搬出宫去,他们再想见便难了,于是说:“我看这样不妥,融轩什么都不懂,一直都随舒太妃住在宫里,此时贸然将他搁到宫外,我实在不放心,想必舒太妃会更不放心。”
施太后又说:“融轩堂堂一个成年王爷,常年住在宫中,早已遭人质疑,成婚后再让和王妃一起住在宫中成何体统?不说众大臣如何说,单是你的那些妃嫔,怕是也会无风不起浪,到时候传出些不好听的话,对你们兄弟还有胤国公主的清誉都有碍。”
轩辕誓辰脸色一冷,说:“母后多虑了,后宫有母后坐镇,只要您不说想必没人敢胡说,您的威仪,朕放心的很。至于朝中大臣,他们一定会体谅皇弟的不便,自有朕来应对,您就不要再多想了。”
施太后还想说什么,轩辕誓辰已经站起身来说:“朝中事务繁忙,朕就先告辞了,晚些再来看母后。”
施太后平静的看着轩辕誓辰大步离开,心中却不如脸上那样平静。思别在太后身后垂首站着,嘴角却高高的弯起。
轩辕誓辰从太后的慈安宫中走出,心中愤懑,这两日他本就为了乐宁的事心烦不已,太后还偏偏要在中间插一手,叫他心中怎能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