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商品交易会,在成都展览馆举行。
展厅里,各种商品琳郎满目,参观的人摩肩接踵,洽谈生意的声音此起彼伏,展厅热闹非凡。
在一处展台上,挂着醒目的展标:巴山市香港思乡茶叶公司《巴山夜雨》茶叶馆。展架上,摆着各种包装精美的《巴山夜雨》牌茶叶;展台上,一杯杯清沏绿润、形似雀舌、散发着浓郁清香的绿茶,令人垂涎欲滴;一个戴着近视眼镜的姑娘,一边端茶请人品尝,一边热情地介绍说:“《巴山夜雨》茶,是大巴山的青茶树,在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巴山夜雨浇灌的生态环境下,吸收了土壤中的稀有元素硒,经过科学加工的绿茶。这种茶不仅有提神清目健脑的作用,茶中含的硒元素,能促进人体内分沁的分沁,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功能,是茶叶中的绝品。当您一边品着《巴山夜雨》茶,一边吟着唐朝诗人李商隐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时,那诗情茶品,该是多么的绝妙!欢迎大家品尝。”
很多人争先恐后的品茶,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先生,长得又高又瘦,闭着双眼,一边品茶,一边听介绍。他慢慢地品尝了一杯,又向姑娘要:“姑娘,能再给我一杯吗?”
姑娘叫林燕,是香港思乡茶叶公司的职员。她急忙请老先生进展馆坐下,又送上一杯香喷喷的《巴山夜雨茶》,说道:“老先生,请慢慢品尝!”
老先生又品了几口茶,问林燕:“姑娘,你们公司为什么取名香港思乡茶叶公司?”
林燕笑着说:“我们公司老板原来是大巴山人,后来去了香港,成了亿万富翁;由于他思乡心切,又想为巴山父老脱贫致富出点力,就回巴山创办了茶叶公司,他把公司取名为香港思乡茶叶公司。”
老先生听了更加感兴趣,又问:“请问,你们老板贵姓?”
林燕说:“老板姓刘。”
老先生激动地放下茶杯,脱口而出:“姓刘?是不是叫刘伯平!”
一直在旁边注视着老先生的思乡公司董事长刘伯平,看到这里,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上前指着老先生:“您、您是李、李、……”
老先生看着刘伯平:“我就是李富城,巴山中学高61级二班三组,睡您下铺的李富城呀!”
刘伯平指着李富城,激动地叫起了李富城的绰号:“您就是萝卜干李富城?”
李富城指着刘伯平,也激动地叫起了刘伯平的绰号:“您是冒儿头刘伯平?”
刘伯平和李富城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两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分别三十多年后突然不期而遇,一边拍打着对方的肩膀,一边叫着对方的名字,喜极而泣。
刘伯平松开李富城,对林燕和几个公司职员介绍说:“这是和我分别了三十多年的老同学和救命恩人李富城先生。你们在这儿经管着,我回酒店与老朋友叙叙旧去。”
回到酒店,刘伯平泡上两杯《巴山夜雨》茶,一边喝茶,一边叙旧。
李富城急切地问:“伯平,你是怎么到香港的?”
刘伯平长叹一声,呷了一口茶,回忆起那难忘的峥嵘岁月:……
一九六一年,三年没下过雨的大巴山,庄稼枯槁,满目荒芜;生产队的公共食堂,早已揭不开锅盖;社员们一个个饿得头晕眼花,还拖着浮肿的身子,在“人定胜天”的口号下,伴着喇叭里《社员都是向阳花》的歌声,从十多里的山下,担水上山抗旱。很多人挑着挑着,就倒在抗旱的路边上,再也没有醒来。
初夏的一个夜晚,巴山中学高中六一级二班的同学,支援人民公社抗旱回来,每人喝了一碗照得见人影的稀饭,就躺下睡觉了。一碗清稀饭,对这些十八九岁、又劳累了一天的年轻人的肚子来说,简直是沧海一粟。他们睡下后,议论的中心就是一个“吃”字。
睡上铺的刘伯平,在黑暗中吞了一口口水说:“现在我什么都不想,只想现在能吃上几个冒儿头!”
冒儿头,是大巴山的土话,就是舀得尖尖的一碗大米干饭。
这几年因天旱吃不饱饭,对于长着一副大肚皮的刘伯平来说,真是苦不勘言。他经常吼饿,开口要吃三个冒儿头,闭口要吃五个冒儿头,冒儿头成了他的口头禅,同学们苦中寻乐,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冒儿头”。
睡下铺的李富城,这几年本来就吃不饱,加上又有胃病,长得又高又瘦,同学们也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萝卜干”。萝卜干是大巴山的土特产,就是把新鲜萝卜切丝后晒干,变得又细又长。萝卜干听了冒儿头的话,吞着口水说:“冒儿头,别说了,再说今晚就别想睡觉了。”
半夜时分,冒儿头刘伯平被饿醒了。他饿得实在睡不着,就去学校厨房找水喝。他还未到厨房,老远就闻到一股馒头的香味。他忽然想起,明天是星期三,是学校每周打牙祭的日子,每人两个麦麸馒头。打牙祭,也是当地的土话,就是加餐吃肉。当时没肉吃,就吃两个麦麸馒头。当时的两个麦麸馒头,比今天的两席山珍海味还珍贵。
俗话说,饭饱生淫欲,饥寒起盗心。此时的刘伯平,从闻到馒头的香味起,他脑子里其他什么也没想,只想到三个字:“吃馒头”。他趁吹事员离开之机,抓起两个馒头就溜,躲到屋角里,三下五去二地就吞下肚,然后悄悄溜回寝室,倒下就睡。
天亮时,萝卜干悄悄推醒冒儿头说:“冒儿头,不得了哇,刚才我从厕所回来,看见厨房外有很多人,还有公安局的人!”
刘伯平一下坐起来问:“出啥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