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使张松求见丞相!”主簿杨修禀报。
正处理繁忙军务,构思统一大业,却被不速之客打扰。心中虽有些不喜,但是曹操还是召见益州来使,毕竟,益州是平定江东之后的目标之一。
听闻这个三国著名的相貌奇丑的过目不忘的卖主之人来了,一直为曹操传递书信、符令等琐事的周不疑立刻来了精神。毕竟,自己前世也是相貌丑陋,来了这个过去的“同志”,自然兴致高涨,何况自己早想打这个人的算盘。
只见来着者虽文士打扮,却长得实在对不起观众,其人生得额镢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
曹操见了张松面貌,待其见礼,立即责问:“汝主刘璋连年不进贡,何也?”
张松答道:“为路途艰难,贼寇窃发,不能通进。”
曹操喝叱:“吾扫清中原,有何盗贼?”
张松不慌不忙,答道:“中原虽平,奈何南有刘表,北有张鲁,带甲皆不下十万。今闻丞相平定荆州,我主刘璋立即遣某进贡朝廷。并且我主愿为朝廷出夫出军、助粮助饷,只求永镇益州。”
岂能承诺刘璋永镇益州!这不是阻碍我一统天下吗?先处理繁忙的军务被张松打断,三分不喜;接着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后闻张松语言不对路,曹操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透透气。
见曹操没给张松好脸色,曹营上下官员就都责斥张松。主簿杨修善察言观色,深明曹操之意,便劝其早退。岂料张松笑道:“吾川中无诌佞之人也。”
本是好心相劝,不料反遭嘲笑,杨修不由大喝一声:“汝川中不会谄佞,吾中原岂有谄佞者乎?”
一时间,两个自持其才之人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斗嘴。杨修虽然博学能言,智识过人,中试不敌,便叫左右在箧中取书一卷,以示张松。只见书封上题了四个隶体大字――孟德新书。
曹操果真著有兵书!这兵书可以说是最适合当今的兵法教材,周不疑见了,十分想据为己有。可惜自己只是一个供曹操使唤之人――曹操帐前使。
张松接过兵书,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张松看毕,问杨修:“公以此为何书耶?”
杨修答道:“此是丞相酌古准今,以《孙子》十三篇为基础,联系当今战例而作。”
张松大笑道:“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
杨修斥道:“丞相秘藏之书,虽已成帖,未传于世。公言蜀中小儿暗诵如流,何相欺乎?”
张松说道:“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
杨修大惊道:“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当下张松欲辞回。杨修说道:“公且暂居馆舍,容某再禀丞相,令公面君。”张松谢而退。
杨修入后堂见曹操,周不疑立即去追张松,两名暗卫不紧不慢地尾随追。在长江酒楼,周不疑追上张松。
“小白脸,你追我至此,所欲为何?”张松在曹操这个老白脸碰壁了,便有些厌恶他身边这个小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