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晨,江陵城南郡府中,光线突然暗淡起来。周不疑随曹操出郡府大堂,只见太阳之下有大量云层,阳光逐渐被突月亮挡住,天地逐渐变暗,待最后一抹阳光消失,江陵城顿时被黑暗所吞没。过了三四分钟,“完全的”黑暗过去了,月亮后面一线阳光仿佛一下于便蹦了出来。好像一下子又回到白天,仿佛一线阳光就扫除了黑暗,太阳慢慢被恢复原状。在新的阳光照耀下,这个冬天不太冷。这奇景就是日食?!周不疑前世听说过日食,但是似乎从未见过。不由感叹没照相机,将这一时刻留下。
太阳消失时,江陵百姓惊慌喊叫;太阳重现时,江陵百姓奔走欢呼。
天变!这是预示孤将取代汉帝吗?曹操仰首望天。
几乎兵不血刃,就入主了荆州,虽未擒住刘备,但尽获其辎重,并且顺利占领长江口岸枢纽重地江陵,收编荆州仅水师便三万余众,实是南征的空前大胜!论功行赏后,便天有异象。想必,这一统天下的时机确实到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老夫岂是那些见好就收一步一营的裹足不前之辈?“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曹操对抱病来江陵的总谋士长贾诩的谏言不屑一顾。
既然文和水土不服,抱病在身,就留在江陵好好休养吧。曹操嘱咐贾诩。周不疑暗道,竟不听总参谋长的话,合该赤壁被周瑜火烧。记得某位名人曾说过:“一听要听首席谋士的话!”
曹操的军略是兵分三路,一举消灭刘备,继而拿下孙权。
东路是牵制性进攻部队有三军,分别是:破虏将军李典自合肥进攻庐江郡,平东将军陈登进攻丹阳郡,威虏将军臧霸进攻吴郡。
北路为偏师,含有七军,由护七军都督赵俨、奋威将军程昱统率,受其指挥的七军分别是:虎威将军于禁,荡寇将军张辽,平狄将军张,平虏将军朱灵,折冲将军乐进,扬武将军路招,奋威将军冯楷。以及水军先锋讨逆将军、江夏太守文聘。每军兵卒五千至万余不等,总计水陆步骑超过七万。任务是沿汉水由襄阳向东南,直击夏口的刘备、刘琦军。
此偏师的阵容豪华异常,于禁、张辽、张、乐进都是后来曹魏的五子良将。程昱,字仲德,是三国有名的谋士。而赵俨此人,在三国演义中似乎没出过场,在三国历史中却是鼎鼎有名的乱世之能臣。
赵俨字伯然,颍川阳翟人。自小熟读经史,避乱荆州,州牧刘表多次辟其入仕,但坚辞不就。曹操迎帝都许,他认为“曹镇东(曹操当时为镇东大将军)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遂举家北还投奔曹操。被任命为郎陵长,其时郎陵混乱不堪,但赵俨恩威并用,局面迅速好转,从此取得曹操信任。在官渡之战时,劝阻了阳安都尉李通急于表衷心而急征赋税来支援曹操的扰民之举。战后,入为司空掾属主簿,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曹操便任命赵俨为三军参军,赵俨运用劝、疏导的方法消除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遂使三位大将消除积怨,团结亲睦。因治军有方,故今曹操方命赵俨为护七军都督。
西路由曹操亲自挂帅,总谋士长贾诩留在江陵休养,谋士还有田畴、娄圭、董昭等,这正师的将领却比偏师逊色不少。虎卫统领许褚因水土不服在襄阳养病,这精锐的虎豹骑宿卫军由曹纯、曹真、曹休统领。其余军主要将领分别是:奋威将军满宠,横野将军徐晃,水军都督蔡瑁,水军副都督张允。宿卫军两万精骑,满宠、徐晃各率步骑万余,蔡瑁、张允领水师三万,荆州新降的四万步骑中抽调一万精锐相随,共计水陆步骑达九万之众。自然是江陵开始,沿江而下,水陆齐头并进,荡除刘备、孙权。
荆州新定,留守及粮草运输部队自然也不能少。征南将军曹仁留守大本营江陵,厉锋将军曹洪驻守襄阳,军粮督运使夏侯渊以及汝南太守李通督运粮草。各将手中兵马五千到两万不等,总计四五万兵马。抽调后的荆州步骑纪律松散、战力低下,需要进行整编操练,依旧由各降将统领。
曹操的军令经差官送往各地,一场长江中流的大战即将开幕!正在这调兵遣将忙得不亦乐乎之际,曹操被一名不速之客打扰了。
*
天变!这是预示天下形势将变吗?孙权低头暗思。曹操一统天下的步伐将中断?若果真如此,孤应与曹操决一雌雄!不知西去荆州吊丧的子敬(鲁肃的字)打探了什么消息。想八月下旬,子敬听到刘表去世的消息,就对孤建议道: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使。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孤深以之为然,立即派子敬去荆州。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的名门。出生后没多久,便失去了父亲,由祖母养育长大。家里原本富裕,但他生性慷慨,出手大方,将钱财用来召集年轻人,供给衣食,在南山以狩猎为借口,进行军事训练。当地父老批评说:“出了这个狂人,鲁氏家道衰亦!”
年轻的周瑜那时当居巢县县长,偶尔经过临淮。袁术那时候还是霸者之一,这一带在其势力范围内,袁术有意招揽周瑜,但周瑜宁愿栖身在居巢县,主要是他规章袁术的人品,认为还是远离他为妙。
周瑜至居巢上任时,带领数百部下前往,他向临淮的鲁肃请求援助粮食。鲁肃家里有两座储存三千石(当时一石约二十七公斤)白米的仓库。鲁肃指着其中的一座仓库,若无其事地对初次见面的周瑜说:“里面大概有三千石的米,请任意取用。”
袁术看中鲁肃,任命他为东城的县长,鲁肃和周瑜一样,看袁术没什么前途,带着百余人去投靠居巢的周瑜,周瑜跟随东吴的孙策,鲁肃也随行,时值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周瑜二十二岁,鲁肃大他三岁。此后,即使孙策阵亡,两人一直都是孙权阵营的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