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嘉陵厂的老总谈到重庆的摩托车水平时,说重庆现在仍停留在仿制阶段,所获专利,多是外观造型。也就是说,没有自己的开发创新能力。
尽管有那么一、两个企业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但规模和投入与国外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在大批量生产摩托车的二十年间,我们始终是跟在人家的后面一步一趋的爬行,不难想象这样的名牌当走进世界时,只能是廉价货的代名词。可见,现今的名牌、名企、名企业家,不靠科技投入,进行深度的开发,你这个名牌“板凳”的厚度够吗?能维持得久吗?
如果我们重庆的摩托邦,能集中资金建立相应的科研中心,共同使用避免重复购置的高精尖设备,而各个大集团公司的博士组成的小组,既可以独立列题研究,又可以组织攻关,像日本的彩电攻关一样,某项成果大家投入,利益共享(实际上长虹和菲利浦就是联合开发,利益共享,这种开发模式世界通用)。
重庆的汽车生产也大致如此,庆龄也好,长安也罢,哪一家不都是靠日方开发一种,就引进一种,生产一种,就靠那种卖钱。显然,开放的世界,这条路,走起来更加艰难。
这种所谓的名牌,连脚都站不稳。事实上,只有当自己开发生产的汽车,其水平与韩国相当,且从政府官员开始,不迷恋洋货的时候,中国的汽车业才长得大。靠什么?只能靠中国自己的人才,坚持不懈的开发研究,当我们下决心并付诸实践引进百名博士研究汽车的时候,我们的对手才能感到些许害怕和担忧。
名人,用不着去挖掘,也用不着一门心思去寻觅,在这三、四百个或更多的博士集团中,难道出三、四个或更多的名人,会很难的么?
事实上,你就把王蒙引起重庆,并不能代表你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成百成百名博士的引进不仅开创了中国企业界的先河,而且只要提供现今足球运动员享受的礼遇,我想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这些博士一定能在自己的国土上,干出自己人生的辉煌。
孔雀不只会东南飞,那就看你怎样对待它。当袁隆平的收入不如符宾的时候,袁隆平不计较,但博士呢?他不寒心!
善待知识,这是一个球迷对寄希望于名牌、名城战略的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忠告。
01-12-21p10:45
第1条回复:作者:阳关(2001-12-2321:05:49.0)
为重庆医科大学的气魄鼓掌
财大气粗的重庆企业家、乃至于政府官员,对引进人才的大投入兴趣不大的时候,重庆医科大学却捷足先登。报载:重医大立志“造星”。该校的“造星计划”包括“名家名医工程”和“人才工程”:准备培养和引进一批40岁左右获博士学位,在国外学习过的教授和副教授,同时培养一批30岁左右的年轻博士和硕士,为科技强校注入新鲜血液。
5年中,该校年度科技投入预计将达到2千万元,并为科技人才提供最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通过该计划培养出该校自己的院士。(见晨报01-12-23a4)
话又说回来,人各有志。投资足球的老板自有他的打算,比如我们的尹明善老总也称,要加大足球的投入,只不过是为了继力帆庆功酒的销售后,力帆洗衣机、力帆电视机登场。这洗衣机也好,电视机也好,在国人中并不新鲜,家庭拥有两、三台后,好象不再想要?你能搞点新鲜的吗?最好世界没有的?要知道中国自有的一类药物一共才三个,所有的二类药物,都是仿制,引进别人的技术生产。一个大国,创新和开发连韩国都不如,真的感觉好悲哀!01-12-23p2:15
第2条回复:作者:首席评论员(2001-12-2321:16:13.0)
重庆
直辖市的牌子
中等省份的架子
单列市的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