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佛法在世与人同_天下正道_奇书网
返回

天下正道

首页
第六章 佛法在世与人同(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柳风往旁一看,身边站了个褐衣书生,约莫二十来岁,正朝自己施礼,模样极为俊美,端的是位翩翩佳公子,让人一看好感顿生,只是眉宇间有些疲倦之色。忙还礼道:“在下对绘画所知甚少,只是有感而发,倒让兄台见笑了。”

那书生只道柳风谦虚,又说:“在下秦泰先,字栖之,敢问兄台大名?”

柳风见他对绘画之道似乎颇有研究,不敢再冒失多言,只拱手说:“不敢,在下柳风,字文远。”

那叫秦泰先的书生默了片刻,想是的确没有听过柳风的大名,又展颜道:“江南果真是人杰地灵,处处藏龙,请恕在下冒昧,还要敢问文远兄方才那句‘难画’所指为何?”

柳风见他说的客气,也不推搪,说道:“栖之兄抬爱,在下就抛砖引玉了。对三绝先生而言,维摩诘居士形好画,而神难似,所谓人有人性,佛有佛性,即便是不同的佛,也有不同的佛性。在下虽与三绝先生素未谋面,却也猜得先生欲将佛理入画。”

说罢,停了停,低声唱到:“(2)佛法在世间,在与世人同,人伤我也痛,人苦我亦悲。”此时募然想起了清脆悠扬的钟声,和着柳风低沉苍凉的声音穿透了整个园子,整个园内竟突然静了下来。

刘拓心道不好不好,柳兄弟的间歇性疯癫症莫非此时又要发作,莫要惹恼了这寺里的和尚将自己几人打了出去,呆会说不得也只有拼上一拼了,正胡乱琢摸着,果然见两个老和尚朝这边走来。

这两个老僧须发皆白,宝相庄严,显见是寺里的得道高僧,为首那名老僧矮矮瘦瘦,先向柳风合十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佛缘深厚,大有慧根,老衲失敬了。”接着又朝秦泰先说:“时辰已到,还要劳烦秦施主了。”说完招了招手,就有两个沙弥抬了张长桌放在了画前,桌上,端放着一排各式的画笔画墨。

柳风心中恍然,不曾想这叫秦泰先的书生就是那天下闻名的秦三绝,只怪自己一直先入为主,以为那三绝先生成名日久,必然是位白发长须的长者,怎料竟是个弱冠书生?

想到自己刚才还在这位绘画大家面前高谈阔论,也觉好笑,不过他本性洒脱,也不以为意,只觉这秦三绝难怪有痴绝之称了,心中钦佩之情不由多了几分。

秦三绝倒十分客气,向众人告了声罪,走到桌案前,竟以黑布蒙上自己双眼,沉思半晌,举笔而画。此时园内静得针落可闻,人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自己呼气声大了些,搅了画作,未免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不过秦三绝倒似胸有成竹,略一抬手,数笔而成,倒也没让众人憋得太久,待他停笔,园内众人定睛看去,心中都觉这哪里还是画?分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维摩诘居士正看着自己,眼中充满慈爱、同情,在自己耳边娓娓讲着佛偈,化解着心中的悲与苦,竟没有一人说得出话来。

秦三绝反复观看,自己也觉得是平生佳作,十分欢喜,向那老僧道:“道元大师,在下终不负所托了。”

几人听了心中一惊,没想到这瘦小老和尚居然就是兴善寺的方丈道元大师,却不知身后这位又是哪位高僧了?

道元大师虽嗔怒不形于外,但想到困扰寺院多日的老大难题终于解决,也不由面露微笑,口中不住念佛,向秦三绝谢道:“此番多亏施主出手相助,这一个月来秦施主为敝寺殚精竭虑,敝寺上下不胜感激,日后秦施主若有需要效劳之处,敝寺自当竭尽所能。”

道元大师贵为兴善寺方丈,此番代表全寺说出此等承诺,自是不同凡响,日后那些要打秦三绝主意的人,怕是要在心中多加掂量了。园内许多人听了,心里又是羡慕,又有几分嫉妒,只恨自己没这个天分,白白错过了这个名利双收的大好机会。

秦三绝心情极好,连连摆手:“道元大师折煞晚辈了,倒是晚辈在贵寺白吃白喝了一个月,还反而弄花了贵寺一面墙壁,还望佛祖莫怪才是。”园内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秦三绝又笑着对柳风说:“其实今日能够功德圆满,还要多谢文远兄提点,日后在下定当登门道谢。”柳风视他为青年才俊,心里极为佩服,听他这么说自是求之不得,满口答应。

园内众人纷纷围在画前细细欣赏,赞叹连声,竟都舍不得离开。

此时天色渐晚,兴善寺这百两银子的观礼钱也没白收,为园内嘉宾备妥了素食斋菜请众人享用,虽无酒无肉,但也清淡素雅,十分可口,只有刘拓吃得味同嚼蜡,眉头大皱,心中骂娘不已。秦三绝席间与柳风高谈阔论,彼此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可天下也无不散之筵席,用过了斋饭,柳风几人起身告辞,秦三绝十分不舍,直送到山门外方才与众人依依分别。

注(1):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注(2):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他勤于攻读佛经,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终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此句概出自《维摩诘经》。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