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灵清观中悄相会_天下正道_奇书网
返回

天下正道

首页
第十四章 灵清观中悄相会(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杨家不仅是有名的大户人家,而且在建康周围口碑极好,你就是随便找一个人相问,那人也会肃然起敬,伸出大拇指,称赞一番。

杨家在建康百多年来,每逢有大灾小难,便会向受灾的百姓捐钱捐米,就是逢年过节,也会搭起粥棚,接济那些饿着肚子的穷人。就连建康周围周围许多的庙宇道观,也有许多是杨家捐资修建的,这灵清观就是其中之一。

灵清观就在离杨府再往南二十多里处,这里地方偏僻,但周围绿树荫荫,野花漫漫,环境很是清幽。灵清观规模极小,就是住在附近的百姓,知道的人也不多。整个道观仅有一间大殿和数间可以落脚的厢房,道观中也只有两个道士看护,平时,虽偶尔也有些踏青寻景的文人,或是游方的出家人光顾,却难得有什么贵客临门。

而此时,就有一位贵客正站在大殿中望着老君像出神,他,正是杨家家主杨老生,两个道士也在观内,只是二人扫院的扫院,擦像的擦像,都忙着手中的活儿,竟似没看见这个人般。

杨老生站在老君像前足有一炷香的时间,突然举步走到大殿神像后面,伸手在神像背后用力一推,只听“咔啦啦”一阵响,神像后居然打开了一道暗门,里面露出一条黑漆漆的狭长通道。

两名正洒扫的道士似乎对此司空见惯,还是毫无反应。

通道两边的墙壁上,孤零零的挂着两盏油灯,灯光昏暗,刚好照得过道隐约可见,尽头,是一间颇为宽大的密室,也只点了一个火把,火光跳跃,衬得室中愈发的昏暗难明。中间幔低垂,两个黑衣蒙面的汉子垂手站立,默然无声,仿佛入定了一般。

一个声音从幔后飘忽而出:“朱雀,你来了,我可等你好久了。隐月门的人可曾去找过你?”

杨老生神色平静,负手而立:“搂主所料果然不错,昨日秦通和他的徒弟秦四远深夜赶来,言辞切切,欲让我杨家臣服于周国。看来周国已蠢蠢欲动,蓄势待发,其志不小啊!”

那声音道:“周国此次蓄谋良久,势必是谋定而后动,秦通到了建康,与朝中大臣多有接触,恐怕还另有目的,咱们只需静观其变,非万不得已,不得出手,免得被人看出了破绽。”

杨老生默然片刻,说:“秦通此次来劝我杨家归顺,语尽威胁,只怕若我杨家不答应,将会引来杀身之祸。未知搂主有何示下?”

那声音轻笑一声,道:“周国那边有玄武照应,你若是投了过去,怕是作用不大,况且你两位公子在汉为官多年,素有忠义之名,秦隐月为人谨慎,岂可轻信于你?到时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受制于人,倒不如明确回绝于他,也彰显杨家声名。”

杨老生说:“如此自然最好,只是隐月门势力非同小可,背后又有北周撑腰,惹急了他,我杨家后患无穷啊。”

幔后那人劝道:“杨家声名来之不易,你大公子现在在汉朝又是镇守一方的大将,若倒向北周,声名败坏不说,那边有隐月门中人压着,且不说难保富贵,就是保得性命也就不错了。想玄武在北周费了多番功夫,也难以扳倒隐月门,朱雀先生又何必去自取其辱呢?”

杨老生微微一笑:“阁下也是怕杨某去抢了玄武的地头吧?”

那人也是轻轻一笑:“两位一南一北,大家各凭本事,谁又能断言汉国不能重现往日盛世呢?”

他接着说道:“若是玄武想投靠汉朝,请问先生又当如何去想呢?还望先生多加考虑才是。”

杨老生又是一阵沉默,那声音似是看穿他的心事,又道:“你放心,杨家不会有事的,咱们结盟之时击掌立誓,绝不抛弃盟友,既然在一条船上,自是要保得各位周全,若周国欲对杨家不利,想来也不会明刀明枪,假使使些阴谋手段,咱们又怕得谁来?”

杨老生听了心中稍感宽慰,说:“如此自是最好,杨家上下可就指望楼主和贵使照顾了,在下就先谢过楼主与贵使的大义支援了。”他自知以自家之力,应付隐月门与周国怕是力有不及,就先出言将背后这个靠山搞定,以免有事之时没了外援。

暗中那人又说道:“朱雀先生过谦了,楼主对先生向来推许有加,便是无我等相助,以先生之能,自也可逢凶化吉的。”

杨老生不知他出言相赞是何意思,一时也没说话。

忽听那人又肃声道:“而今天下乱象已现,万事艰难,咱们还需得同心同力,小心行事,方可保得周全,断不可因小失大,为一家之利而背了盟约,朱雀先生需当谨记!”

杨老生听了心中一凛,心想这七星使者是楼主的得意弟子,此时说出这番话来,定是楼主的意思,多半是怕我另有异心,心有所想,于是开口答道:“请楼主放心,杨某定与诸位共同进退。”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