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两天,齐校尉就有了好消息传来,杂货铺的那伙人果然是太平军在城内的密探。杂货铺老板姓钱,并不是本地人,在广州城已经有多年,看来的确是太平军在城内苦心埋伏的一颗暗棋。
“柳参军,近日在那杂货铺中进出的人员共有一百三十余人,其中多为旁近购买货品的本地居民,可疑人员共六人,均已安排人手监视,随时可以抓捕。”齐校尉恭敬的站着向柳风禀告。
柳风现下是广州守备军的参军,职位在仅次于卢郡守和宋老将军,军职比他要高,刘拓和赵常在守备军中还没有职务,所以仍然还是镇北军建威营的普通士卒。
不过镇北军已经到达广州城的消息,整个城中只有卢郡守和宋老将军两位大人知晓。
汉朝的军队,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守备军这种地方部队,平时负责守城、保卫地方、剿灭匪患,各个城镇都有,人数因地方重要性而异,但一般不会超过两万人,受当地郡守直接管辖,守备军粮饷由朝廷负责,人数需由朝廷议定,地方政府不得私自增加,否则就会被视为谋逆。
还有一种就是镇北军这种朝廷直属军队,战斗力、装备都比守备军强些,只受朝廷调派,主要用于对外征讨、镇压叛乱等,战时,直属军主将持皇命可调动地方守备军,军中士卒若需要补充,一般都是从守备军中抽调,守备军再从百姓中招募,以保证中央军的战力。
两军的军职设置基本是相同的,但同阶的直属军军职是要高于守备军的,但由于带兵人数的限制和为防止地方军队过于强大,守备军中尚没有高阶将领的,象宋老将军这种军阶,在守备军中已是极少的了。
目前,汉朝的直属军除了陈庆的镇北军外,还有保国将军杨无惧率领的西军五万、驻扎在建康的十万京军,镇南大将军袁辛平麾下原有十万军马,可惜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损耗殆尽,仅剩三万败军,也已被陈庆编入镇北军,所以,直属军中陈庆的镇北军有十三万人,人数最多,战斗力也最强。
柳风摆摆手,仔仔细细的理了下思绪,太平教在城中不知还有何布置,倘若现在就实行抓捕,必然会惊动其他细作。
这两日他正忧心张松动向,不知他会否按预计攻广州,倘若不来,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张松,你到底来不来呢?”,柳风低声自语道,真恨不得跑到他的面前劝说他一番。
柳风思前想后,也没个定计,突的把两件事情串在了一起,自己何不用眼前这些暗探送张松一份“薄礼”,坚定他的决心,同时利用张松逼使这些城里的虾兵蟹将浮出水面,也好来个一网打尽呢?
而今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也不妨好一试,反正便是不成功也没什么损失,想到这里,不再犹豫,对齐校尉问道:“那些细作先不要动他们。齐校尉,咱们军中可有死士?”
齐校尉被他问得一愣,暗想这柳参军莫非是想用死士捉拿奸细,未免有些不着边了。口中却答道:“军中编了一个死士营,也有百多人,参军若有需要,我去叫人送他们过来。”
死士营中这些人原为士卒,后在军中犯了重罪,被专门囚禁,有需要时则让他们执行一些九死一生的极危险任务,任务若能成功,就可将功折罪,得到赦免,此次城中将临大战,卢大人本想让他们戴罪立功,一起参与守城的。
柳风笑道:“哪里用得了这许多,你去帮我挑选一名武艺高强、果敢些的,我自有用处,快去快回。”
齐校尉已知这柳参军定然别有用处,否则也不会只要一人,点点头出去挑人去了。
柳风趁着这个空闲,找到卢隐之,请他给大将军陈庆写一封信,卢隐之听了柳风的意思,皱眉道:“文远,咱们是不是有点。。。”。
柳风见他不甚同意,只有一阵苦笑:“大人,这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了江南之地早日安定,也只有顾不得其他了。”
卢隐之为人方正,但也知道战场上无所不用其极,眼前这点事情,还算不上什么,还是勉强提笔写完,盖上戳印,拿着信交给柳风,又长叹一声,自己闷声看书去了。
柳风回到原处,却见齐校尉已带了一人候在那里,那人大概三十来岁,样子略瘦,身上衣衫破旧倒也还干净,一双眼睛颇带神采,看来进来前整洁了一番,见了柳风进来也不下跪,只是不住的打量。
齐校尉见他模样似对柳风颇为不屑,登时来气,一脚踹在他的膝上,喝道:“好胆,见了参军大人还不下跪,做死么?”
那人没有躲避,受了一脚,单膝跪地,怒目瞪着齐校尉,不住的冷笑,齐校尉见他仍不驯服,挥拳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