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骨打点头道:“不错!”当下派心腹习古乃等到辽国索要阿疏。
阿疏是女真星显水纥石烈部人,其父从多年前就归顺了阿骨打的祖父,两个家族交情深厚,但阿疏的势力逐渐强大以后却有自立山头之志,成为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的最大障碍。阿疏被当时完颜部的当家、阿骨打的叔叔盈歌设计打败后,流亡于辽国,族人财物尽归完颜。完颜部一直要求辽国归还阿疏,但辽国却一直拒绝。从此完颜部一遇到需要借口的事情,就派人去辽国索要阿疏这个“叛徒”。
习古乃等人极为灵活,他们没能见到辽主,因为辽主当时正在散水原避暑呢。在辽国官僚公式化地回复他们之前,习古乃等人已经把辽国各方面的情况看了个够。而契丹人竟然没发现有什么不妥。
习古乃等人回来后道:“契丹人武备废弛,和赵先生说得没有两样。”自从赵端完成了“三国”这部巨著之后,女真人都尊称他为赵先生。
赵端又道:“我与契丹各地的商人有联系,得知渤海人、汉人等都深受辽政压榨。西边的蒙古、阻卜等部更是时叛时降。辽国虽大,其实已是外强中干。”
撒改道:“辽主骄惰于上,万里河山无不有怨,若要举大事,就在今日了。”
阿骨打当即道:“好!那就干吧!各自回去,整顿部属,等我号令!”
最近汉村越来越繁荣了,常居人口已经超过八百,而流动人口也日有一二百人,隐隐成为一个市集了。
新附的人里面有许多是辽国境内的逃奴――这些人只要懂得汉语,赵端和林玲便一一收留,并安排工作,其中数十人已经被训练成了兵。至于女真各部的逃奴,赵端则劝他们回去,以免和女真人发生矛盾。一些体格健壮、头脑灵活的,则花钱把他们赎了回来。
在民部人口大增的情况下,兵部却依然维持在二百人。萧末一直要求扩充兵部的队伍,赵端却没同意,只是把兵部的训练进一步加强,不但要他们学会打仗,还要他们学会带兵。这半年中有十几个相对蠢钝的人都被撤了下去,换上一些新到的好兵员。这种更换给了其他人很大的震撼,人人卖力,不敢懈怠。
赵端发动部民,在汉村四周一共立起了八个村寨的坯子。宗雄见他的草图里面有十六个村子,汉村与会宁之间也有一个,问道:“你把地方选在这里,不是把会宁的大门给挡住了么?”
赵端道:“这个村子是最后才建的。我计划里的第一步是让汉村成为会宁的一个子城,在战时可以成犄角之势,互为奥援。将来渐扩渐远,汉村可以和会宁连成一片,成为一座全新的大城!汉部与女真容为一体,不正是国主当初的意愿么?”
撒改听说此事后道:“此诚善策。”
杨流芳听说之后问赵端道:“你真想和女真人住一起么?我们才几百个人,周围都是女真,住上个一二十年,就没人记得自己是汉人了。”
赵端笑道:“一二十年,我们哪里会在这里住那么久!”
杨流芳奇道:“若无长居的打算,你弄这么大的排场做什么?”
赵端道:“女真人筑城之术远不及我们。我们建起这片基业,乃是可居之奇货!弄得越有价值,将来换到的东西价值就越大。”杨流芳听了若有所思。
辽人再怎么迟钝,对这么大规模的武备行动终究还是有所察觉。派人来问女真人修城备兵到底是想防备谁,阿骨打听了之后淡淡道:“我们设险自守罢了,这些事情又何必来问?”
辽国又派阿息保来问,阿骨打一见是他愤然道:“女真是小国,契丹是大国,我们愿遵守小国对大国应有的态度。但你们包庇我们的叛国贼,实在让我国人愤恨不已。若契丹能将叛国贼阿疏还给我们,那我们愿意和契丹修朝贡之好。如若不然,嘿!”
阿息保听他话里已经不再以节度使自居,说道:“背叛大辽,你可知道后果?”
阿骨打冷笑道:“大辽若以兵压境,那我们也只有力战到底,决不束手待毙!”